ELEVATE-TN III 期臨床試驗約5年的中位隨訪更新結果顯示,阿斯利康的 acalabrutinib(阿卡替尼)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中無論是單藥還是聯合療法相較于chlorambucil(苯丁酸氮芥)聯合obinutuzumab(奧妥珠單抗)治療,在無進展生存時間(PFS)方面保持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優勢,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都與已知情況一致。該結果6月4日在 2022 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 結果顯示,與苯丁酸氮芥聯合奧妥珠單抗治療相比,阿卡替尼聯合奧妥珠單抗療法在初治CLL成人患者中的總生存期(OS)更長。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見的類型,2019年全球確診患者超過10萬人。 在58.2個月的中位隨訪中,與苯丁酸氮芥聯合奧妥珠單抗相比,阿卡替尼聯合奧妥珠單抗治療可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89%,而阿卡替尼單藥治療可降低79%。OS數據尚不成熟......閱讀全文
ELEVATE-TN III 期臨床試驗約5年的中位隨訪更新結果顯示,阿斯利康的 acalabrutinib(阿卡替尼)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中無論是單藥還是聯合療法相較于chlorambucil(苯丁酸氮芥)聯合obinutuzumab(奧妥珠單抗)治療,在無進展生存時間(PF
實驗方法原理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 cbronic? lymphvcytic leukemia? cll)是淋巴系統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應用單克隆抗體對慢淋進行免疫分型,85%屬B細胞型,其他為非T非B型及T細胞型. 實驗步驟 血象: 1. 紅細胞和
實驗方法原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 cbronic? lymphvcytic leukemia? cll)是淋巴系統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應用單克隆抗體對慢淋進行免疫分型,85%屬B細胞型,其他為非T非B型及T細胞型.實驗步驟血象:1. 紅細胞和血小板在疾病早期可正常,后期減
引起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是一群無活性的淋巴細胞,其存活期長,增殖緩慢,逐步積累而浸潤骨髓、、淋巴細胞和各種器官,最終導致造血功能衰竭。可分為T細胞和B細胞兩種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本病多見于老年,90%在50歲后發病,男性比女性多2倍。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缺陷史者發生CLL的機會較多。我國發
癥狀和體征往往較血象發生明顯改變晚些出現。慢淋是一種中年以上人的疾病,約90%的患者年齡超過50歲,平均年齡為65歲。許多病人是偶然發現淋巴細胞增多。最早出現的癥狀常常是乏力、疲倦、體力活動時氣促。淺表淋巴結特別是頸部淋巴結腫大,常首先引起病人的注意,晚期成串成堆,直徑可達2~3cm,無壓痛、質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遺傳因素具有一定的作用,部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有染色體核型、數量和結構的異常,其中以12~14號染色體異常多見,以12號染色體三體最多見。B細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染色體易位(11;14),其11號染色體上的原瘤基因bCL—1(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一1)易位
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初診)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ICD-10:C91.1)。(二)診斷依據。根據2008年CLL國際工作會議(IWCLL)采用的標準(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
⑴ 病史提問:起病緩慢,病人多無明顯癥狀,問診應注意是否有低熱、盜汗,易感染表現。 ⑵ 臨床癥狀:乏力、消瘦、納差、盜汗、體力減退、發熱,偶有皮膚瘙癢。 體檢發現:全身淋巴結腫大,質中等硬、可移動,晚期相互粘連融合;肝脾輕度腫大,晚期脾臟明顯腫大。骨痛不明顯。晚期皮膚可見出血點。
1、血象:白細胞增多是本病的特點,最突出的發現是小淋巴細胞增多,白細胞計數大多在15~50×109/L,少數可超過100×109/L。早期、小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的65%~75%,晚期90%~98%,其形態與正常的小淋巴細胞難以區別。中性粒細胞和其他正常白細胞均顯著減少。早期,貧血可不存在,以后逐漸
慢淋分期的目的是為了指導臨床治療和估計預后。目前通用的國際臨床分期標準如下: A期:血液中淋巴細胞≥15×109/L,骨髓中淋巴細胞≥40%。無貧血或血小板減少。淋巴結腫大小于3個區域(頸、腋下、腹腔的淋巴結不論一側或兩側,肝、脾各為一個區域)。 B期:血液和骨髓同上。淋巴結腫大累及3個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