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偏高,多數情況下提示腎功能衰竭,有時也和高蛋白飲食以及血壓降低有非常大的關系。尿素和肌酐一樣,都是腎功能的指標,如果尿素和肌酐都升高,這種情況腎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引起腎功能衰竭的原因還是比較多的,比較常見的就是應用了腎毒性的藥物以及得了結締組織病等。但是如果患者查尿素明顯升高,而肌酐在正常范圍內,這種情況考慮有可能和高蛋白的飲食以及血壓偏低有非常大的關系。因為尿素是蛋白代謝的產物,所以如果近期高蛋白飲食,生成的尿素也會增多,超過腎臟的排泄能力,就會引起尿素升高。而如果血壓偏低,會引起腎臟灌注不足,腎小管對于尿素的重吸收增多,也會導致尿素的輕度偏高。......閱讀全文
尿素(Urea,ure)是哺乳動物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在肝臟通過鳥氨酸循環合成,主要由腎臟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擴散力極大,故腦脊液、漿膜腔積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濃度基本一致。血尿素濃度主要受腎功能和蛋白質攝入量和分解代謝情況的影響。目前臨床實驗室測定尿素最常用的方法有二乙酰
1、增高: (1)腎臟疾病如急性腎衰、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腫瘤晚期等,腎功能輕度受損時,BUN可無變化。當60%~70%有效腎單位受損時,BUN才增高。因此BUN測定不能作為早期腎功能受損的指標,但對腎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癥診斷有特殊價值,并可判斷病情,估計預后。根據
1、二乙酰-肟法: (1)尿素不能直接與二乙酰-肟反應,加入二乙酰-肟和強酸的目的是生成能與之反應二乙酰。加入Fe3+ (或Cd2+)是為消除反應過程中生成的羥胺的干擾,硫氨脲可使反應的敏感度提高20倍。以前許多書刊介紹的方法是將二乙酰-肟與硫氨脲配在一起。但兩者可生成針狀黃色物質,用硫氨脲配
二乙酰-肟法: 1、試管分別標明空白管“B”、測定管“U”、標準管“S”。 2、分別于測定管加血漿(清)20μl,標準管加標準應用液20μl,空白管加蒸餾水20μl。 3、各加酸性試劑3ml、二乙酰-肟試劑3ml。 4、充分混勻,煮沸加熱10min,取出、冷卻。 5、520nm波長,空
尿素偏高,多數情況下提示腎功能衰竭,有時也和高蛋白飲食以及血壓降低有非常大的關系。尿素和肌酐一樣,都是腎功能的指標,如果尿素和肌酐都升高,這種情況腎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引起腎功能衰竭的原因還是比較多的,比較常見的就是應用了腎毒性的藥物以及得了結締組織病等。但是如果患者查尿素明顯升高,而
血清尿素介紹:???????? 尿素(Urea,ure)是哺乳動物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在肝臟通過鳥氨酸循環合成,主要由腎臟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擴散力極大,故腦脊液、漿膜腔積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濃度基本一致。血尿素濃度主要受腎功能和蛋白質攝入量和分解代謝情況的影響。目前臨床實驗室
【正常參考值】 酶偶聯速率法、脲酶-波氏比色法、二乙酰一肟顯色法:2.9~8.2 mmol/L。 【臨床意義】 血液尿素濃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兩個方面。 生理性因素:高蛋白飲食引起血清尿素濃度和尿液中排出量顯著升高。血清尿素濃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 mmol
血清尿素介紹:???????? 尿素(Urea,ure)是哺乳動物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在肝臟通過鳥氨酸循環合成,主要由腎臟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擴散力極大,故腦脊液、漿膜腔積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濃度基本一致。血尿素濃度主要受腎功能和蛋白質攝入量和分解代謝情況的影響。目前臨床實驗室
升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濃度在8.2-17.9mmol/L時,常見于UREA產生過剩(如高蛋白飲食、糖尿病、重癥肝病、高熱等),或UREA排瀉障礙(如輕度腎功能低下、高血壓、痛風、多發性骨髓瘤、尿路閉塞、術后乏尿等)。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于尿毒癥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
血清尿素氮介紹: 尿素氮為人體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產物,90%以上通過腎臟排泄,其余的則由腸道和皮膚排出。當腎臟發生各種病變,正常的排泄功能遭到破壞時,即引起血液尿素氮濃度升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是腎功能變化的一項重要指標。血清尿素氮正常值: 臍帶: 7.5-14.3mmol/L (21-4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