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現新亞型或舊亞型重現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會經常發生細小變異,這種變異被稱為“飄變”(drift),形象地說,“飄變”就是病毒通過細小的變化偽裝自己,從而達到躲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的目的。甲型病毒“飄變”的結果是每年引發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們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流感疫苗進行預防。“移變”(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發生突變,導致一種新的病毒“亞型”出現。因為人體內幾乎沒有抵御這種新生病毒的抗體,所以“移變”的結果往往會導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發。流感病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體中特定蛋白的結合來侵入人體,因為通過這樣的結合,流感病毒能夠抑制人體本身對病毒感染的自然防御體系,為病毒有效地在人體內復制鋪平道路。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據H和N抗原不同,又分為許多亞型,H可分為18個亞型(H1~H18),N有11......閱讀全文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現新亞型或舊亞型重現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會經常發生細小變異,這種變異被稱為“飄變”(drift),形象地說,“飄變”就是病毒通過細小的變化偽裝自己,從而達到躲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的目的。甲型病毒“飄變”的
易感性 對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種疫苗后1周出現抗體,2~3周達高峰,1~2個月后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較低水平,流感病毒3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 季節性 同許多其它的呼吸系統病毒性疾病相似,流感也是一種季節性疾病,它在夏季的發病率較低,冬季的發病率較高,但在某些地方這種病毒一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為常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而人禽流行性感冒(簡稱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病毒基因變異后能夠感染人類,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
流感病毒的變異以甲型最為重要,常與世界性大流行有密切聯系。一般來講,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變異就是指H和N抗原結構的改變,在亞型內部經常發生小變異(量變),稱為抗原漂移。盡管它只是微小的變異,但可使病毒能夠輕易的躲過宿主的免疫系統。與以前面發現的毒株相比,如果在血凝素分子特異性抗原決定簇(抗原表位)上
預防流感,除接種流感疫苗外,還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1、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隨地吐痰,以防接觸傳播流感病毒。 2、居室和辦公室,都要經常通風,減少室內聚集的細菌和病毒數,保持室內清新的空氣。 3、疾病流行期應盡量避免
流感發病嚴重程度與個體免疫狀況有關,一般說來,僅約50%的感染病人會發展成典型流感臨床癥狀。流感典型癥狀以突然發熱、頭暈頭痛、肌痛、全身癥狀輕、同時可伴有喉嚨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癥狀。發熱體溫可達39~40℃,一般持續2~3d后漸退。一般是全身癥狀較重而呼吸道癥狀并不嚴重。
傳染源 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隱性感染者。動物亦可能為重要貯存宿主和中間宿主。病人自發病后5d內均可從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傳染期約1周,以病初2~3d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 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其次是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間接傳播,密切接觸也是傳播流感的途徑
最近幾天,H7N9的案例讓人們不禁發出“禽流感又來了!”的感嘆。 其實,禽流感跟人流感一樣,它一直都沒走,并時常在禽群里發生。而它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它一直的存在,而在于它“不斷的變異”和“從不傳染人,到禽傳人、人傳人”。 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
接種流感疫苗是避免患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每年9月和2月,WHO全球流感規劃小組分別建議南半球通常5~6月開始和北半球11~12月開始的下一個流感流行季節使用流感疫苗的成分。成分是基于國家流感中心和WHO合作中心的
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炎。一般以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較常見,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桿菌為多見。原發流感病毒肺炎較少見, 多見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或孕婦,病死率較高。 其他并發癥包括Reye's綜合征、中毒性休克綜合征。Reye's綜合征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