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皰疹病毒、痘病毒、流感、副流感、鼻病毒感染相鑒別。 1、流感 (1)潛伏期為數小時至4天,一般為1~2天; (2)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 (3)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后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 (4)呼吸道卡他癥狀輕微,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 2、痘病毒 如果人和動物感染,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膿性皮膚損害的病毒。......閱讀全文
與皰疹病毒、痘病毒、流感、副流感、鼻病毒感染相鑒別。 1、流感 (1)潛伏期為數小時至4天,一般為1~2天; (2)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 (3)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后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 (4)呼吸
本病主要是各種類型厭氧菌感染之間的鑒別,包括梭狀芽胞桿菌感染、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破傷風、放線菌病等。臨床還需注意與氣性壞疽及肉毒中毒癥相鑒別。
CRP在細菌感染發生后6~8h即開始升高,24~48h達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驟下降,一周內可恢復正常。CRP在病毒感染時無顯著升高。革蘭陰性感染:可發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時高達 500 mg/L。革蘭陽性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應,典型的是在100 mg/L左右。病毒感染:
診斷依據為: 1.右上腹或劍突下陣發性絞痛,尤其伴有鉆頂痛,緩解期如常人者。 2.腹部劇痛時伴惡心、嘔吐,少數病人有吐蛔蟲或便蛔蟲史。 3.癥狀重體征輕,僅在劍突下和右季肋部壓痛。 4.超聲檢查可見膽管擴張,內有線條狀游動的蟲體。 5.ERCP示膽道內蛔蟲,或內鏡直視下見十二指腸乳頭有
1、細菌性痢疾 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瀉膿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后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于和本病區別。 2、其它細菌所致腹瀉、如鼠傷寒、致病性大腸桿菌、耶氏菌、親水氣單胞菌、其他厭氧菌等、單從臨床有時很難鑒別。懷疑時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為眼部和胃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兒童。約半數患者為隱性感染。嬰幼兒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無特效治療。根據人群血清特異性抗體調查
診斷 葡萄球菌感染的診斷主要依靠各種不同部位感染的臨床表現和有關標本(血、膿液、痰、腦脊液、糞便、分泌物等)的涂片或培養找到病原菌。癤、癰、膿皰瘡、瞼腺炎、毛囊炎、甲溝炎等皮膚軟組織感染易于辨認,一般不會造成誤診。 鑒別診斷 金葡萄感染應與猩紅熱鑒別:猩紅熱的發病與以往比較,患者人數及典型
1、快速診斷法 用多價腺病毒熒光免疫血清對從咽部取出來的脫落細胞涂片進行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脫落細胞核內有明亮熒光,這說明該病毒為陽性。 2、病毒分離 在傳代的單層人上皮細胞接種不同臨床病型的咽分泌物、痰、結膜刮取物及新鮮尿液,2~7天后可查出典型的細胞病變。用血凝試驗定群,用中和試驗
全身化膿性感染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是對敗血癥和膿毒血癥進行鑒別。
潛在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劑量條件下,長期反復進入機體所引起的機體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學方面的改變,出現臨床癥狀、體征的中毒狀態或疾病狀態。 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短時間內經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使機體受損并發生功能障礙,稱之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臨床常見的急癥,其病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