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間隔缺損 (1)原發孔缺損與室間隔大缺損不容易鑒別,尤其伴有肺動脈高壓者。原發孔缺損的雜音較柔和,常是右心室肥大,伴有二尖瓣分裂的可出現左心室肥大。心電圖常有P-R間期延長,心向量圖額面QRS環逆鐘向運行,最大向量左偏,環的主體部移向上向左,有鑒別價值。但最可靠的是心導管檢查,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也是鑒別診斷意義。對左心室-右心房缺損的鑒別診斷應予注意。 (2)繼發孔缺損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較柔軟,部位在胸骨左緣第2肋間,多半無震顫。心電圖示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或右心室肥大,而無左心室肥大,額面QRS環多為順鐘向運行,主體部向右向下。 2、肺動脈口狹窄 瓣膜型的肺動脈口狹窄的收縮期雜音位于胸骨左緣第2肋間,一般不至與室間隔缺損的雜音混淆。 漏斗部型的肺動脈口狹窄,雜音常在胸骨左緣第3、4肋間聽到,易與室間隔缺損的雜音相混淆。但前者肺X線檢查示肺循環不充血,肺紋理稀少,右心導管檢查可發現右心室與肺動脈間的收縮期壓力階......閱讀全文
1、房間隔缺損 (1)原發孔缺損與室間隔大缺損不容易鑒別,尤其伴有肺動脈高壓者。原發孔缺損的雜音較柔和,常是右心室肥大,伴有二尖瓣分裂的可出現左心室肥大。心電圖常有P-R間期延長,心向量圖額面QRS環逆鐘向運行,最大向量左偏,環的主體部移向上向左,有鑒別價值。但最可靠的是心導管檢查,應用超聲心
1、X線檢查 中度以上缺損心影輕度到中度擴大,左心緣向左向下延長,肺動脈圓錐隆出,主動脈結變小,肺門充血。重度阻塞性肺動脈高壓心影擴大反而不顯著,肺動脈粗大,遠端突變小,分支呈鼠尾狀,肺野外周紋理稀疏。 2、心臟檢查 心前區常有輕度隆起。胸骨左緣第3、4肋間能捫及收縮期震顫,并聽到Ⅲ~Ⅳ級
本病為先天性疾病,無有效預防措施,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室間隔缺損不大者預后良好,其自然壽命甚至可達70歲以上;缺損小的甚至有可能在10歲以前自行關閉。缺損大者1~2歲時即可發生心力衰竭,有肺動脈高壓者預后差。及時地進行手術治療一般可以達到和正常人無異的效果。
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在胚胎時期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占先心病的20%,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畸形并存。缺損常在0.1~3cm,位于膜部者則較大,肌部者則較小,后者又稱Roger病。缺損若
1、內科治療 主要防治感染性心內膜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2、外科治療 直視下可行缺損修補術。缺損小、X線與心電圖正常者不需手術;若有或無肺動脈高壓,以左向右分流為主,手術以4~10歲效果最佳;若癥狀出現早或有心力衰竭,也可在嬰幼兒期手術;顯著肺動脈高壓,有雙向或右向左分流為主者,不宜手
根據缺損的位置,可分為五種類型: 1、室上嵴上缺損 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動脈瓣之下,少數病例合并主、肺動脈瓣關閉不全。 2、室上嵴下缺損 位于室間隔膜部,此型最多見,占60%~70%。 3、隔瓣后缺損 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約占20%。 4、肌部缺損
? 一、室間隔缺損直視修補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室間隔缺損(ICD-10:Q21.0)??? 行室間隔缺損直視修補術(ICD-9-CM-3:35.53/35.62/ 35.7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
室間隔缺損單純室間隔缺損(室缺,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先心病,約占總發病數的25%。缺損可位于:①膜部或膜周部,最多見,約占室缺的80%;②漏斗部(包括嵴上型及干下型)約占10%;③流人道,三尖瓣隔瓣下方;④小梁部。本病約有20%一50%患者缺損
1.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起病急驟,早期即以全頭劇烈疼痛起病,呈持續性,逐漸加重,有時在持續性頭痛的基礎上有炸裂樣強烈的頭痛發作,這種頭痛常放射到肩頸、背部,每當活動身體用力、咳嗽時都可使頭痛加重。 2.結核性腦膜炎 起病大多緩慢,多見于兒童與青年,起病前常有為時2~3周的結核中毒癥狀,可表現
1.肥厚性鼻炎 持續性鼻塞常較重,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膿性,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和嗅覺減退。 2.過敏性鼻炎 鼻塞程度輕重不一,多突發性出現。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癢、噴嚏頻發等癥。 3.血管運動性鼻炎 癥狀與變異性鼻炎相似,發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顯的誘發因素。 4.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