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分子是強氧化劑,因而是一種理想的末端電子受體。但氧的還原過程涉及有潛在危害的中間體。雖然四個電子和四個質子的轉移而將氧還原為水的反應是無害的,一個或兩個電子的轉移會產生超氧或過氧陰離子,這是危險的反應。 這些活性氧和它們的反應產物,如羥基自由基,對細胞非常有害,因為它們能氧化蛋白質并導致DNA突變。細胞的損傷可能會誘發疾病,并可能是導致老化的原因之一。 細胞色素c氧化酶復合體能高效地將氧還原為水,且只釋放極少量的部分還原中間體;然而,電子傳遞鏈卻會產生少量的超氧陰離子和過氧化物。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輔酶Q在復合體III中的還原過程,因為作為一種中間體,高活性的泛半醌自由基會在Q循環中生成。這種不穩定的物質可能會導致電子的“泄漏”,從而直接將電子傳遞到氧,形成超氧化物。由于在高膜電位時,這些質子泵復合物生成活性氧物質的速度最快,有人認為線粒體能調節自己的活動,使膜電位維持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以此平衡氧化劑和ATP的生成。例如......閱讀全文
氧分子是強氧化劑,因而是一種理想的末端電子受體。但氧的還原過程涉及有潛在危害的中間體。雖然四個電子和四個質子的轉移而將氧還原為水的反應是無害的,一個或兩個電子的轉移會產生超氧或過氧陰離子,這是危險的反應。 這些活性氧和它們的反應產物,如羥基自由基,對細胞非常有害,因為它們能氧化蛋白質并導致DN
磷酸化(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隨著ATP生成的作用。有代謝物連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鏈連接的磷酸化兩種類型。即ATP生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代謝物脫氫后,分子內部能量重新分布,使無機磷酸酯化先形成一個高能中間代謝物,促使ADP變成ATP。這稱為底物水平磷酸化。如3-磷酸甘油醛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有機物包括糖、脂、氨基酸等在分解過程中的氧化步驟所釋放的能量,驅動ATP合成的過程。在真核細胞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線粒體中發生,參與氧化及磷酸化的體系以復合體的形式分布在線粒體的內膜上,構成呼吸鏈,也稱電子傳遞鏈。其功能是進行電子傳遞、H+傳遞及氧的利用,產生H2O和ATP擴展:這
氧分子是強氧化劑,因而是一種理想的末端電子受體。但氧的還原過程涉及有潛在危害的中間體。雖然四個電子和四個質子的轉移而將氧還原為水的反應是無害的,一個或兩個電子的轉移會產生超氧或過氧陰離子,這是危險的反應。這些活性氧和它們的反應產物,如羥基自由基,對細胞非常有害,因為它們能氧化蛋白質并導致DNA突變。
對氧化磷酸化的研究起源于阿瑟·哈登1906年的報告,闡述了磷酸鹽在細胞發酵中的重要作用,但最初只知道糖磷酸鹽與此相關。然而在20世紀40年代初,糖的氧化和ATP的生成之間的聯系被赫爾曼·卡爾卡牢牢確立,同時在1941年,弗里茨·阿爾伯特·李普曼確認ATP在能量傳遞中起核心作用。后來在1949年,
活性氧化鋁球的制備與吸附能力詳細介紹,出產活性氧化鋁的質料、活性氧化鋁的首要制備辦法及其改性辦法。快脫粉經過迅速煅燒α-三水鋁石出產;擬薄水鋁石經過碳化法、堿法、酸法、中和法和醇鋁法出產。快脫粉經過滾動成型制作活性氧化鋁球;擬薄水鋁石經過油-氨柱成型、擠出成型和噴霧干燥成型制成(條形、三葉草形、蝶形
活性氧化鋁的吸附特性;空壓機干燥劑,干燥塔吸附劑,分子篩干燥劑,活性氧化鋁對水中的F-有較好的去除效果,符合準一級吸附動力學方程。用Langmuir方程擬合的大吸附量為4.39mg/g (25℃)。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ΔG)為-20.77~-22.05kJ/mol,吸附是一個自發的過程。活性氧化鋁對
活性氧化鋁一般由氫氧化鋁加熱脫水制得。氫氧化鋁也稱水合氧化鋁,其化學組成為Al2O3·nH2O,通常按所含結晶水數目不同,可分為三水氧化鋁和一水氧化鋁。氫氧化鋁加熱脫水后,可以得到γ-Al2O3。即通常所講的活性氧化鋁。 [1] [2]作用活性氧化鋁屬于化學品氧化鋁范疇,主要用于吸附劑、凈水劑、催化
1、概念: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隨著ATP生成的作用。有代謝物連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鏈連接的磷酸化兩種類型。即ATP生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代謝物脫氫后,分子內部能量重新分布,使無機磷酸酯化先形成一個高能中間代謝物,促使ADP變成ATP。這稱
1.ADP/ATP比值的影響 氧化磷酸化主要受細胞對能量需求的影響。細胞能量供應缺乏時,即ATP減少,ADP增加,ADP/ATP比值增大,氧化磷酸化速率加快,NADH迅速減少而NAD增多,促進三羧酸循環;反之,細胞內能量供應充足時,即ATP增加,ADP減少,ADP/ATP比值減少,氧化磷酸化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