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轉到受體的反應,稱為質子轉移反應。反應是質子給體A和受體B間有質子轉移的反應。如HA+B-→HB+A-,故也稱酸堿反應。其反應機理有兩類:(1)質子直接轉移,大致有三步。酸堿碰撞絡合物的形成,質子通過水合結構與堿結合,水合結構的破裂。(2)有氫氧根離子參與的反應,這類反應的特點是快速,屬擴散控制,一般用弛豫技術及核磁共振技術研究其反應動力學行為及規律。......閱讀全文
質子轉到受體的反應,稱為質子轉移反應。反應是質子給體A和受體B間有質子轉移的反應。如HA+B-→HB+A-,故也稱酸堿反應。其反應機理有兩類:(1)質子直接轉移,大致有三步。酸堿碰撞絡合物的形成,質子通過水合結構與堿結合,水合結構的破裂。(2)有氫氧根離子參與的反應,這類反應的特點是快速,屬擴散控制
質子轉到受體的反應,稱為質子轉移反應。反應是質子給體A和受體B間有質子轉移的反應。如HA+B-→HB+A-,故也稱酸堿反應。其反應機理有兩類:(1)質子直接轉移,大致有三步。酸堿碰撞絡合物的形成,質子通過水合結構與堿結合,水合結構的破裂。(2)有氫氧根離子參與的反應,這類反應的特點是快速,屬擴散控制
為確保電離所需的質子轉移反應發生,待測揮發性有機物的質子親合勢需要比水高。大多數的揮發性有機物都滿足這個條件,也意味著可以被檢測到。另一方面,空氣中主要成分(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的質子親合勢都比水低,不會被電離。
在水溶液中,有幾類質子轉移反應。一類是兩種不帶電荷的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兩種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例如:H2O+NH3→OH-+NH4+一類是一種離子與一種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另一‘種離子和另一種中性分子。例如:NH4++H2O→NH3+H3O+一類是一種離子與一種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兩種離子。例如:H
在水溶液中,有幾類質子轉移反應。一類是兩種不帶電荷的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兩種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例如:H2O+NH3→OH-+NH4+一類是一種離子與一種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另一‘種離子和另一種中性分子。例如:NH4++H2O→NH3+H3O+一類是一種離子與一種中性分子相反應,產生兩種離子。例如:H
鹵仿反應在機理上可以分為三步。以碘為例?:1、羰基α-氫的連續鹵化:R-CO-CH3+ 3 I2+ 3 OH-→ R-CO-CI3+ 3 I-+ 3 H2O2、氫氧根的進攻:R-CO-CI3+ OH-→RCOOH+ CI3-3、質子交換,鹵仿最終形成:RCOOH + CI3-→ RCOO-+CHI3
質子轉移反應質譜法(英語:Proton-transfer-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縮寫:PTR-MS),是一種使用氣相水合氫離子作為離子源試劑的分析化學方法。使用質子轉移反應質譜法進行分析的儀器稱為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
化學家歷來認為:“為了制備一個弱酸,就要把一個強酸加到這個弱酸的鹽中去。”這個規律是對的。當強酸與弱酸鹽反應時,強酸向弱酸的共軛堿(弱酸根離子)給出一個質子而生成相應的弱酸。若在醋酸、氰化氫、硫化氫或碳酸的可溶性鹽中加入硫酸或鹽酸,就立即得到相應的弱酸:H3O++CH3COO-→CH3COOH+H2
在離子型反應中,按有關價鍵發生變化的先后順序不同,可分三種反應機理。E1消除單分子消除反應(E1)?反應物先電離,離去基團斷裂下來,同時生成一個碳正離子,然后失去 β氫原子并生成π 鍵。反應分兩步進行,決定速率這一步(決速步)只有反應物分子參加。故E1的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與堿的濃度無關。E1
在烷基化反應中,反應并不停止在一烷基化階段,由于生成的烷基苯比苯易于烷基化,還可以生成多烷基取代的芳烴。以苯的乙基化為例,除乙苯外,還生成二乙苯和三乙苯等。如果加入過量的苯,則可以提高乙苯的產率,抑制多乙苯的生成,這是因為傅列德爾-克拉夫茨烷基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傅列德爾克拉夫茨反應如果苯與過量的溴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