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惡性黏液瘤的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二維超聲心動圖(IDE),食道超聲心動圖,磁共振及病理組織學等檢查,診斷可確立,在下列情況下應想到左房惡性黏液瘤的可能: 1.突然或反復發生動脈栓塞,無其他原因可解釋,尤其在竇性心律失常病人。 2.難以解釋的發作性心慌,氣短,咯血或暈厥,尤其體位變化誘發加重或減輕。 3.不明原因的心尖或心底部雜音,而無明確的風濕病史,若雜音隨體位改變而變化的更有意義。 4.長期發熱,血沉增快,類似感染性心內膜炎,而培養陰性或治療無效。 5.內科治療難于奏效,迅速惡化的頑固性心衰者。 鑒別診斷 左房惡性黏液瘤常與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心房血栓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1.與風心病二尖瓣狹窄鑒別: 左房惡性黏液瘤多無風濕熱病史,癥狀與體征常突然出現或消失,發展迅速,癥狀與雜音隨體位改變而改變,多數無開瓣音,但可聞及舒張期“腫瘤撲落音”,并能在胸背部聽到。 2.與左房血栓和感染性心內膜炎:有......閱讀全文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二維超聲心動圖(IDE),食道超聲心動圖,磁共振及病理組織學等檢查,診斷可確立,在下列情況下應想到左房惡性黏液瘤的可能: 1.突然或反復發生動脈栓塞,無其他原因可解釋,尤其在竇性心律失常病人。 2.難以解釋的發作性心慌,氣短,咯血或暈厥,尤其體位變化誘發加重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鑒別診斷
左房惡性黏液瘤常與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心房血栓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1.與風心病二尖瓣狹窄鑒別: 左房惡性黏液瘤多無風濕熱病史,癥狀與體征常突然出現或消失,發展迅速,癥狀與雜音隨體位改變而改變,多數無開瓣音,但可聞及舒張期“腫瘤撲落音”,并能在胸背部聽到。 2.與左房血栓和感染性心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二維超聲心動圖(IDE),食道超聲心動圖,磁共振及病理組織學等檢查,診斷可確立,在下列情況下應想到左房惡性黏液瘤的可能: 1.突然或反復發生動脈栓塞,無其他原因可解釋,尤其在竇性心律失常病人。 2.難以解釋的發作性心慌,氣短,咯血或暈厥,尤其體位變化誘發加重或減輕。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概述
有關本病的命名尚不統一,因僅有個案報道,有的學者歸于心臟黏液瘤惡變,有的學者稱之為心臟惡性黏液瘤。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檢查
1.血沉增快,血清蛋白電泳異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和C反應陽性。 2.抗心肌抗體效價增高。 3.心電圖: 無特征性表現,可為正常心電圖或出現左房右室肥大和心肌損害的表現,也可有心律失常和ST-T段改變。 4.X線檢查: 兩肺野有不同程度的肺淤血,心界呈輕度至中度增大,酷似二尖瓣病變的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發病機制
肉眼檢查可分為3型: 1.團塊型:腫瘤呈實質性腫塊,腫瘤有完整包膜或瘤體碎片脫落可引起栓塞。 2.息肉型:腫瘤呈息肉樣葡萄串狀,外包以內皮細胞層,該腫瘤易碎,脫落后可引起栓塞。 3.混合型:上述二型混和存在。腫瘤生長迅速,鄰近組織往往受浸潤。鏡檢下瘤體表面覆以內皮細胞,瘤體內主要為多糖和黏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發病原因
心臟黏液瘤是心臟的良性腫瘤,起源于心房內膜,呈息肉狀生長,底部有蒂與心內膜相連,使腫瘤突出至心腔內并隨體位變化和血流沖擊具有一定的活動度。瘤體易破裂,脫落后引起周圍動脈栓塞及臟器梗死。心房黏液瘤雖屬良性,但切除不徹底,局部可以復發,可破壞血管壁。少數患者有家族遺傳傾向,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此類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臨床表現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臨床表現無特征性,一般可歸為三大類。 1.全身癥狀:由于左房惡性黏液瘤自身的出血、變性、壞死,可引起發熱、貧血、乏力、關節痛、蕁麻疹、食欲差、體重下降,甚至惡病質。左心房擴大,壓迫食道,可使進食受阻。尚有血沉增快、血清蛋白電泳異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和C反應陽性。出現癥狀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并發癥及檢查
并發病癥 本病常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力衰竭,動脈栓塞,心律失常;晚期可并發多臟器衰竭等并發癥。 疾病檢查 1.血沉增快,血清蛋白電泳異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和C反應陽性。 2.抗心肌抗體效價增高。 3.心電圖: 無特征性表現,可為正常心電圖或出現左房右室肥大和心肌損害的表現,
左房惡性黏液瘤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心臟黏液瘤是心臟的良性腫瘤,起源于心房內膜,呈息肉狀生長,底部有蒂與心內膜相連,使腫瘤突出至心腔內并隨體位變化和血流沖擊具有一定的活動度。瘤體易破裂,脫落后引起周圍動脈栓塞及臟器梗死。心房黏液瘤雖屬良性,但切除不徹底,局部可以復發,可破壞血管壁。少數患者有家族遺傳傾向,屬于常染色體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