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消化不良中醫辨證分型論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范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病機主要為脾胃虛弱、氣機不利、胃失和降。正常生理情況下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而胃主降,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濕而惡燥,在五行屬土。肝主疏泄、性喜條達,在五行屬木,長期情志失調,抑郁不舒,使肝氣郁結,疏泄失司,肝木克土,脾胃失和;暴飲暴食,過食生冷,食谷不化,痰濕困阻,脾氣不升,胃氣不降;脾胃素虛或勞倦傷脾,脾胃氣虛,中焦不運,水谷不化,聚成痰濕,進而使中焦氣機升降失常;脾胃虛弱,健運失司,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濕滯久郁化熱,寒熱互結胃脘。以上終致胃腸運動功能紊亂,上則胸悶哽咽,中則胃脘脹痛,下則大便秘結;胃氣不降反升,則噯氣反酸,嘔吐燒心等;脾氣不升反降,則中氣下陷,出現胃脘墜脹,納呆早飽,大便自利不禁。所以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時,注意健脾和胃,疏肝理氣,使脾氣得升,胃氣得降,肝氣得舒,病則得治。 1.肝氣犯胃型 由于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閱讀全文
第379次香山會議研討“中醫藥基礎研究發展戰略”
“973”首席科學家、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梁繁榮在日前舉行的以“中醫藥基礎研究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第379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說,目前針灸臨床實踐中,簡單地套用中醫內科的辨證施治體系,不僅淡化了針灸理論的獨特性,同時也影響了針灸辨證治療的準確性和臨床療效的提高。把握針灸理論核心和治療特色,構建針
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是很多的,中醫治療有著很多的優勢。北京體壇中醫院專家組在老一輩專家的經驗基礎上,采用辨病施治與辨證相結合的方法,總結出“保心丹系列方劑”,治療冠心病、高脂血癥、風濕性心臟病療效顯著。即應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手段,在對心臟病作出明確的定位、定性、定量診斷,結合中醫學辨證論治
郁熱的辨證施治
? 初春人體陽氣開始升發,積蓄了一冬的郁熱從內外發,容易引起一系列臟腑郁熱的癥狀。郁熱積聚于不同臟腑會有不同的癥狀,如聚于肺部可見咳喘、咽喉干痛、口干舌燥等;聚于心臟可見口腔潰瘍、心煩失眠、心律不齊等。特別是中老年人易產生郁熱,這是因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怕冷,衣物穿得厚,透氣性較差,造成體內熱量難
白癜風分三型辨治
??? 白癜風,中醫稱為“白駁風”,與遺傳、自身免疫、神經化學因子、黑色素細胞缺乏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邪、肝氣郁結、肝腎不足,使氣血不和、肌膚失養所致。本病多見于青年,皮損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圓形或不規則形狀,膚色脫失成乳白色斑片,界限清楚。全身各部均可發生,但多發于手背、前臂、面
中醫辨證施治咳嗽
? 一 外感咳嗽??? 1.風寒襲肺??? 癥狀:咽癢咳嗽聲重,氣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惡寒發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三拗場合止嗽散。 方中用麻黃、荊芥疏風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氣;紫菀、白前、百部、陳皮理肺祛痰
痛經的中醫辨證治療
? 婦女經期或經前后小腹痛痛稱痛經。其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按病因分寒熱瘀虛四證。??? 氣滯血瘀證: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有塊。??? 方藥:當歸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元胡10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痛甚者加三棱10克,莪術10克。??? 寒濕凝
中醫臨床須堅持中醫主體地位
中醫現代化發展離不開西醫的支持,這是多數人認同的觀點。在現代中醫發展的進程中,西醫確實給予中醫很大的支持。但是,中醫臨床的主角不能因此而被改變。如果中醫臨床唱主角的不再是中醫,那么中醫院也就名存實亡,不再是真正的中醫院了。 因此,在中醫臨床上一定要擺正中醫與西醫的關系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肝硬化中醫辨證施治中的價值
肝硬化是指肝組織彌漫性的纖維組織增生、假小葉及再生結節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1]。2009 年WHO 報道,全世界死于肝硬化的人數達 91 萬[2]。對于本病的治療,目前臨床醫學主要為保肝、降低門脈高壓、控制腹水等對癥治療,尚無特異性的藥物和治療方法。中醫藥干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優勢因而突顯出來。
關于慢性咽喉炎的中醫辨證介紹
虛火上炎證,肺脾氣虛證,痰熱證,痰瘀互阻證 咽的急性發炎,跟扁桃體急性發炎很相似。咽炎及扁桃體炎都可由同一種細菌及病毒所引起,但咽炎的癥狀沒有扁桃體那么嚴重。有些醫學人士把這兩種疾病簡稱之為急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癥。多發于成年人,在城市居民中發
分型辨治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中醫歸屬為“心悸”或“怔忡”,臨床上分型辨治,可獲良效。??? 心脾兩虛:心悸氣短,面色不華,倦怠乏力,眩暈健忘,睡眠不安,思慮勞心則甚。唇舌色淡,脈細弱。治宜補血養心
中醫分型治療蕁麻疹
?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其臨床特征為表皮反復發作鮮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一的風團,伴瘙癢或燒灼感。可由多種因素引發,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大多數蕁麻疹屬Ⅰ型變態反應,少數屬Ⅲ型變態反應。??? 本病大致可分為以下數型:??? 1.風寒型? 風團色白或淡紅,稍沾冷水則可誘發,瘙癢異
再談腫瘤治療的辨證施治
腫瘤的中醫治療在我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其在控制腫瘤,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提高療效等方面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辨證論治是我國中醫治療疾病的特色,腫瘤的治療亦是通過辨證論治進行治療的。所謂辨證論治,就是根據腫瘤病人表現出來的癥狀、舌象、脈象以及各方面的變 化,通
中醫辨證治療甲亢的優勢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又稱甲狀腺毒癥,簡稱“甲亢”,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及機體代謝增高,表現為心悸、多汗、甲狀腺腫、眼癥及多食消瘦等的臨床綜合征。中醫雖無這個病名,但古人對此早有記載,相當于中醫中的“癭氣”、“肝郁”、“癭瘤”及“消渴”等范疇。現代醫學主要通過抗甲狀腺
中醫辨證治療玫瑰糠疹
?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后容易遺留難看的色素沉著。此癥好發于10~35歲人群。在高溫環境下,瘙癢感會更明顯。部分患者在發疹前會短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綜合整理和個人心得
? 中醫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病因??? 外因:外傷、慢性勞損、風寒濕邪??? 內因:職業工種、年齡、體質經絡、臟腑、氣血津液??? 西醫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1.神經組織壓迫? 機械性損傷壓迫對于神經可產生直接的機械效應和通過損害神經血供而產生間接效應。缺血對于神經的傳導功能的影響更甚于壓力本
分型辨治神經性嘔吐
? 神經性嘔吐,屬中醫“郁證”“嘔吐”范疇,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氣郁結,木氣橫逆,犯胃乘脾,導致脾胃納運失職,腐熟功能減退,水濕痰飲內停,終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的以飲食、痰涎等胃內之物從胃中上涌,自口而出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筆者將神經性嘔吐按以下四型辨治,并配合心理疏導常能獲得滿意療效。??
甲型H1N1流感與寒疫的治療
? 中醫學對疫病的認識與防止已有幾千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疫病又稱作瘟疫,按五行可分為五類,《素問·刺法論》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的論述。根據疫病的發生發展和病邪特點,疫病主要有溫疫和寒疫之分。??? 歷史上隨著疫病理論由傷寒向溫病的演變,以及現代醫學對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認識,溫疫理論漸臻
中醫分型治療支氣管哮喘
? 1.發作期??? (1)寒哮: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滑緊。???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處方:射干10克,蜜炙麻黃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15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細辛6~9克,甘草9~15克。??
常見燥證論治
? 燥為秋天的主氣。燥邪致病的特點主要是燥性干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灼傷肺津。因而臨床上多引發咳嗽、咳血、衄血、消渴、痿病諸證,總以清肺涼血,養血潤燥為治療法則。辨證施治可獲良效。??? 肺燥咳嗽??? 燥邪犯肺者,咳嗆氣逆,痰少而黏,或帶血絲,口干,唇鼻干燥,咽癢干痛,或兼身熱、鼻塞等表證。
肺病論治7法
《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氣之本也,魄之處也,司呼吸,朝百脈,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外合皮毛,開竅于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白色入肺,在五味為辛,與金同類,在五畜為馬,在五谷為稻,在五音為商,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肺與大腸相表里。凡呼吸不利,喘息少氣,咳吐痰阻等皆責之
從肝論治甲亢
? 趙某,女,34歲,2010年10月9日初診。3個月來,食欲亢進,消谷善饑,形體明顯消瘦,體重減輕5公斤。口苦且干,畏熱心悸,自汗,心慌睡眠不安,大便溏薄,日3~4次,精神萎頓。刻診:消瘦面赤,雙側甲狀腺呈彌漫性增大,舉手震顫,舌紅苔薄,脈細弦。西醫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證屬肝氣郁結,郁火生痰
中醫對慢性腸炎的辨證要點
(1)辨病緩急:慢性泄瀉發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日久,每因飲食不當,勞倦過度而復發,常以脾虛證為主。或病久及腎,出現五更泄瀉,腰膝怕冷,是命門火衰,脾腎同病,治療則脾腎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瀉,若脾胃不敗,飲食如常,多屬輕證,預后良好。若泄瀉不能食,形體消瘦,泄下無度;或久瀉滑脫不禁,致
清熱類中成藥的中醫辨證
造成里熱證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溫熱泄氣、六淫入禮化熱、情志過極化火、陽盛所生內火及飲食失調化火等。溫、熱、火三者本質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熱多屬外感,如風熱、暑熱、濕熱;而火多數內傷,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陽氣亢盛的結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溫者清之
檢驗技術在中醫診斷中的作用
??? 中醫是一門科學,中醫師善于在臨床實踐中摸索規律、總結經驗。檢驗給臨床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很多不能直接感知的體內生理和病理活動的信息,在臨床診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關于中醫能不能利用檢驗報告作為診斷的依據,一直是中醫人士爭議的問題。 ? ??? 有的中醫師認為,中醫診斷疾病最基本的方
關于中心性視網膜炎的治療介紹
1、中心性視網膜炎的西藥治療: 可針對全身疾病給予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及多種維生素,結合血管擴張藥物以解除小動脈痙攣,改善微循環,提高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常用的藥物有蘆丁、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也有人主張用鈣劑以減少毛細血管的出血,后期可加用安妥碘肌注,但療效均不明顯。 2、中心性視網膜炎的
液閃測量技術在中醫臨床研究方面的應用
中醫臨床以辨證施治為本,臨床醫生根據對患者望、聞、問、切所得資料,用八綱、臟腑辯證綜臺納丹型,又依據不同分型予以應治療,應用液閃測量技術對中醫疾病分型進行相關檢測以及對疾病病因、病理轉歸、預后予以科學分析.不僅為中醫臨床辨證施治提供科學依據,也闡明了中醫辨證實質和藥物作用環節。應用液閑測量技術檢測中
東方科技論壇研討中醫藥治療脂肪肝
在以“中醫藥治療脂肪肝的轉化醫學新視野”為主題的第238期東方科技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專家學者表示,中醫藥治療脂肪肝已經成為脂肪肝治療的重要選擇。他們建議從解決脂肪肝臨床的關鍵問題出發,建立基于臨床證據的脂肪肝病證結合個體化診療方案并加以推廣應用。“這是建設國家慢病防治體系
關于消化不良的簡介
消化不良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范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宜辨證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等法治療。
消化不良的基本信息介紹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種臨床癥候群,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范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宜辨證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等法治
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為什么要力挺中醫
?? 曹洪欣:醫學博士,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院首席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代表性傳承人。 記者:中醫藥話題總是不斷,詆毀者有之,力挺者有之,互聯網上更是聚集著一大批“中醫粉”、“中醫黑”,論戰不休。您怎樣看待中醫藥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