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我國首個企業碳資信評價標準發布
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上首個碳資信標準——《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正式發布。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鵬,上海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林文杰,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上海聯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小全,上海聯交所黨委副書記、總裁余旭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監事會主席倪耀明,上海環交所董事長賴曉明共同啟動發布。 《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標準是首個反應雙碳目標下企業償債意愿和能力的標準。該標準的發布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綠色低碳領域的切實舉措。該資信評價標準的發布為企業提供了全面刻畫企業碳能力的工具,是對企業雙碳適應能力的分析評價,是對企業主動進行減排降碳行為的價值進行評估,同時接軌傳統信用評級的財務因素并對接金融資源。 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采用“業務-資產”二元劃分架構,遵循四層推進邏輯。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通過將宏觀風險、區域風險、行業風險與企業地位分析相結合,......閱讀全文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我國首個企業碳資信評價標準發布
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上首個碳資信標準——《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正式發布。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鵬,上海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林文杰,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上海聯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小全,上海聯交所黨委副書記、總裁余旭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監事會主席倪耀明,上海環交所董事長賴曉
環保組織申請公開云南鉻污染企業融資信息被拒
推行6年的綠色信貸政策為何難落實 一環保組織申請公開云南鉻污染企業融資信息被拒 “不能向你(單位)公開此信息”、“目前僅限于內部使用,暫不能向社會公開和查詢”……指著6份書面復函上不約而同使用的類似字眼,云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廣中心(以下簡稱“綠色流域”)項目官員陳渝說,“這些回
《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范》發布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日前發布公告,批準并發布《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范》國家標準。 該標準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標聯檢驗檢測認證集團、《中國城市報》社、國測聯盟大數據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歷時三年研制而成,將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填補了檢驗檢測領
《技術經理人能力評價規范》發布
9月19日,全國首個技術經理人能力評價團體標準—T/CASTEM 1007—2022《技術經理人能力評價規范》正式發布,該標準由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聯合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等單位共同起草。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路徑,是推動科研成果實現
廣東出臺細則規范碳配額管理
最新制定的《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碳排放配額管理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管理細則》)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核查細則》)已經印發,于今年3月1日起實施。 據介紹,這兩份《細則》是為做好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根據《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制定
湖南:對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
6月5日,湖南公布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結果,46家“環境不良”企業被亮紅牌。此外,首批參評的包括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和非國控上市企業在內的企業中,環境誠信企業28家,合格企業833家,環境風險企業84家。 本次評價結果將通過媒體對外公布,并抄送相關部門,作為開展企業整體信用評級、招投標資格認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將推向全國 或影響企業上市
第三方與分類評價值得期待 對于“辦法”編制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及不足,廣州市環保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鄭則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管理的制度設計方面,尤其是評價主體、評價方法等,目前都有待繼續研究。 一是在評價主體上,究竟是由第三方機構來進行獨立評價,還是
中國首次啟動碳披露項目促進企業碳管理
記者從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獲悉,該協會近日與北京、上海、深圳等試點地區的碳交易平臺聯合發起并啟動中國首個企業碳披露項目。項目旨在增強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統一的碳披露規則,促進企業碳管理的正向循環。 據悉,企業碳披露項目具有公益性質,將邀請中國有領先意識的企業填寫碳披露問卷,并將以此為基礎通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結果發布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1年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結果。其中,太原鋼鐵集團技術中心再次奪得全國冶金行業第一,在729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繼續保持第二。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聯合認定,兩年評價一次。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創新與機制、技術與人才、產出與效益等3個一
泰達低碳中心助企業碳減排700噸
泰達低碳經濟促進中心是國內首個促進低碳經濟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國際合作實施機構。自去年3月以來,該中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世界先進的環保、生態、低碳等領域的理念、技術、產品、管理與服務,扶持低碳技術與咨詢服務公司成長。截至目前,該中心通過推進區域工業企業廢物資源的循環利用,助推濱海新區企業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