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密鑰安全?后量子密碼算法來保護
早在量子計算時代到來前,互聯網就已經進入了后量子時代。許多人對未來量子計算機破解現代生活所依賴的密鑰的能力感到擔憂,因為這些密鑰保護著從智能手機銀行應用到在線支付的一切流程。 據《自然》報道,近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正式公布了其認可的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機攻擊的4項密碼技術,即CRYSTALS Kyber——一種用于確保在線數據安全的加密算法,以及3種在提供身份驗證時用于數字簽名的算法。這些都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數字技術。 “我們預計這些算法將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NIST數學家Dustin Moody說。 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現象,如疊加態來處理信息。目前,量子計算機尚處于初級階段,一旦它們足夠大,將能夠以普通計算機指數級的速度執行某些任務,破解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加密系統的密鑰對它們來說將易如反掌。 為了應對潛在的隱私威脅,密碼學專家一直在開發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機攻擊的算法。 2016年,NIST呼吁......閱讀全文
未來密鑰安全 ?后量子密碼算法來保護
早在量子計算時代到來前,互聯網就已經進入了后量子時代。許多人對未來量子計算機破解現代生活所依賴的密鑰的能力感到擔憂,因為這些密鑰保護著從智能手機銀行應用到在線支付的一切流程。 據《自然》報道,近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正式公布了其認可的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機攻擊的4項密碼技術,即C
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可實現高安全性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代量子網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光學》上。 當前,量子保密通
科學家提出并實現誤差容忍高安全量子密鑰分發
誤差容忍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結構圖 信息安全是當今時代的重要主題,量子密鑰分發技術以量子物理原理為基礎,可實現理論上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分發。然而,這種理論安全性需要兩個重要的假設,即用戶擁有符合理論模型描述的理想設備,以及竊聽者不能侵入系統的探測端和源端。 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
高維量子密鑰分發方案獲驗證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獲悉,郭光燦院士團隊日前在高維量子密碼領域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韓正甫研究組利用量子態的不同自由度之間的映射方法,設計并實驗驗證了一種保真度和穩定性極佳的高維量子密鑰分發方案。該研究成果已于2月27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Ap
中國科大實現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徐飛虎等,通過發展設備無關理論協議和構建高效率的光學量子糾纏系統,首次在國際上實驗實現了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DI-QKD)的原理性演示,相關研究成果以編輯推薦的形式在線發表于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密鑰分發(QKD)
中國科大在量子密鑰分發實際安全性研究中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在量子密碼安全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的王雙、銀振強、陳巍、韓正甫等人針對量子密鑰分發系統中單光子探測器實際特性展開研究,提出了包含后脈沖效應的系統優化模型,并利用雪崩過渡區非線性特性實現量子黑客攻擊,為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實際安全性分析和測評提供了新思
我國抗量子密碼算法有望四年后開始標準化
量子計算機離真正派上用場還有時日,但國際密碼學界已經“未雨綢繆”,為量子計算機可能帶來的沖擊做起準備。6日,由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主辦的第六屆量子安全國際會議在京開幕。會上,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荊繼武表示,中國或將于2022年左右開展抗量子密碼算法標準化工作,于2025年左右實現商業化
后量子時代密碼學和中國的應對布局
4月11-13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勞德代爾堡,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持召開了首屆后量子時代公鑰密碼標準化的國際會議(First PQC Standardization Conference)。會議受到全世界密碼界人士的熱烈關注,盛況空前,會議入場卷一票難求。本次大會的議程已經公布
第九次中國科協論壇聚焦量子密碼應用基礎性問題
量子密碼學和現代密碼學的博弈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密碼作為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撐備受重視,各國都在努力尋找和建立絕對安全的密碼體系。由于近年量子信息尤其是量子計算研究的迅速發展,現代密碼學的安全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 在不久前舉行
潘建偉等團隊完成量子密鑰分發與后量子算法實現融合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團隊與云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科大國盾量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后量子算法(PQC)的融合應用。該成果提供了一種新型的QKD的認證方案,為提高整個QKD網絡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種有效解決方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NPJ 量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