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急性肝炎的病因分類
1、 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確定有甲、乙、丙、丁、戊共五種可致病的肝炎病毒。其他候選病毒與肝臟疾病特別是爆發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關系尚未獲得廣泛的認同。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格拉底就曾描述過流行性黃疸,直到公元8世紀Pope Zacharias才觀察到該病的傳染特性。 1908年,才發現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將原來的傳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稱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稱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類首次檢測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 此外,病毒性肝炎還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過去被定為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現在被確定為乙型肝炎病毒的一個屬型,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 2、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早期可無明顯癥狀,但肝臟......閱讀全文
根據急性肝炎的病因分類
1、 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確定有甲、乙、丙、丁、戊共五種可致病的肝炎病毒。其他候選病毒與肝臟疾病特別是爆發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關系尚未獲得廣泛的認同。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格拉底就曾描述過流行性黃疸,直到公元8世紀Pope Zachar
急性肝炎根據病人有無出現黃疸的情況分類
1.急性黃疸型肝炎 急性起病,病情發展較快,出現不同程度皮膚和眼球黃染。病程約為2-3個月,以甲肝、戊肝為多見。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本型比黃疸型多見,以乙肝居多,一部分為丙肝。大多數是緩慢起病。 最突出的表現是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和肝區疼痛等癥狀。部分病人有惡心嘔吐,頭昏頭痛,可有發熱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因
中醫病因 急黃候之病因病機為火盛。 西醫病因 引起急重肝有很多病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藥物誘導、代謝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在急重肝病因中以肝炎病毒為主,甲、乙、丙、丁、 戊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但以HBV為最常見。與HBV有關的急重肝中,可以是單獨HBsAg 陽性,也可以是HBsAg與抗-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病因
1.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損害。 2.乙型病毒性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屬散發。 3.在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小球形顆粒、管狀顆粒和乙型肝炎病毒大球形顆粒(Dane顆粒)3種不同形態的病毒顆粒。前二者分別為過剩的HB
重型肝炎的病因分類介紹
重型肝炎的病因及誘因復雜,最常見的是機體免疫狀況改變后免疫激活,乙型肝炎基礎上重疊戊型、甲型肝炎感染、乙肝基因突變、妊娠、過度疲勞、精神刺激、飲酒、應用肝損害藥物、合并細菌感染、伴有其它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其分類主要按病情發展速度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其中,慢性又分為慢加急肝衰竭和慢性
急性闌尾炎的病因與分類
??? 病因 ??? 1.梗阻 ??? 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梗阻為急性闌尾炎發病常見的基本因素。 ??? 2.感染 ??? 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
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分類及病因
分類 腦血管疾病的分類腦血管病疾病有不同的分類方法:①依據神經功能缺失癥狀持續的時間,將不足24小時者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超過24小時者稱為腦卒中;②依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小卒中(TIA)、大卒中和靜息性卒中;③依據病理性質可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稱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
肝炎的病因介紹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確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種。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員,為嗜肝RNA病毒屬。HAV抵抗力較強,能耐受56℃ 30分鐘,室溫一周。在干燥糞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貝殼類動
急性乳突炎的病因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若致病菌毒力強(如肺炎球菌Ⅲ型、溶血性鏈球菌)、集體抵抗力弱(如麻疹、猩紅熱、糖尿病病人或小兒),或治療處理不當等,中耳炎侵入乳突,鼓竇入口粘膜腫脹,乳突內膿液引流不暢,蓄積于氣房,形成急性化膿性乳突炎。氣化型乳突的氣房骨壁很薄,受溶液壓迫及炎癥的影響,發生壞死,氣房相互融合
輸血后肝炎(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由嗜肝的肝炎病毒A、B、C、D、E所引起;一些非特異嗜肝的病毒,如巨細胞病毒、Epstain-Barr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亦可引起肝炎,但少見。病毒性肝炎可分為腸傳性的傳染性肝炎和血傳性的血清性肝炎,腸傳性的肝炎病變自限,血傳性的可發展為慢性肝炎。輸血后肝炎由輸入含病毒的血液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