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堅決打擊環評弄虛作假行為!
“各地正抓緊全面排查在環評信用平臺建立誠信檔案的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對8000多家環評單位和14000多名從業環評工程師做到一家一家過、一個一個查,堅決清理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空殼’環評公司和存在‘掛靠’等違規行為的環評工程師,以及誠信檔案基礎信息存在問題的單位和人員。”7月21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說。 劉志全表示,從全國環評文件常態化復核情況來看,雖然環評文件粗制濫造、弄虛作假屬于個別情況,但性質極其惡劣,對環評制度公信力的損害十分嚴重,因此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環評弄虛作假行為應該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保持嚴懲重罰的態勢。 據悉,自從環評弄虛作假違法行為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后,2021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公檢法司等相關部門主動擔當作為,指導全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常態化監管,針對故意提供虛假環評文件且情節嚴重的典型案例,嚴格依法處理處罰,已將存在環評......閱讀全文
環評如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生態環境部詳解
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環評工作如何在保障重大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守住生態環境底線?面對新污染物治理等新要求,環評將如何發力?生態環境部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環評相關熱點問題。 加快重大項目環評審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
生態環境部:對環評作假零容忍新污染物將納入環評體系
7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高度重視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新污染物的控制,目前部分已經出臺排放標準的新污染物已納入了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對不符合禁止生產或限制使用化學物質管理要求的建設項目,依法
環評制度不會取消 生態環境部明確環評改革方向!
生態環境部近日在京召開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用改革增強環評制度的活力。要嚴格執行環評制度,為污染防治攻堅戰協防助攻。圖片來源于網絡 用改革增強環評的活力 生態環境部4月3日在京召開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會議,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省級城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有
生態環境部:堅決打擊環評弄虛作假行為!
“各地正抓緊全面排查在環評信用平臺建立誠信檔案的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對8000多家環評單位和14000多名從業環評工程師做到一家一家過、一個一個查,堅決清理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空殼’環評公司和存在‘掛靠’等違規行為的環評工程師,以及誠信檔案基礎信息存在問題的單位和人員。”7月21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
生態環境部: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保障工作
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重大投資項目環評服務保障,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工作的通知》。
實行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
改善環境質量是“十三五”環境保護工作的核心。實現環境質量改善,根本途徑就是統籌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末端治理是重要手段,源頭預防更是不可或缺。規劃環評是預防和減輕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不利環境影響的有效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環境影響評價法》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都明確“一地、三
生態環境部向4省區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
近期,生態環境部向寧夏、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部分環評機構問題線索,要求相關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存在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悉,此次移送的問題線索大部分是生態環境部在組織對環評文件進行技術復核時發現的,主要問題是環評機構
生態環境部: 取消環評機構資質許可并非放松監管
環評被認為是阻擋污染的“第一道防線”,但《環境影響評價法》取消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行政許可等。生態環境部2月13日表示,取消環評機構資質許可并非是放松監管,向寧夏等四省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釋放了嚴管信號。 環評機構存在違規、弄虛作假等情況 本次移送涉及的環評機構共四家,分別是寧夏智誠
生態環境部印發《指導意見》,將碳排納入環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在環評工作中,統籌開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項識別、源強核算、減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論證及方案比選,提出協同控制最優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企業探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
四川加強規劃環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以規劃環評引領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新修訂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新《意見》),明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時隔11年,規劃環評出臺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