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直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有結腸癌;⑥難治性潰瘍性直腸炎反復發作惡化,慢性持續性癥狀,營養不良,虛弱,不能工作,不能參加正常社會活動和性生活;⑦當類固醇激素劑量減少后疾病即惡化,以致幾個月甚至幾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療;⑧兒童患慢性結腸炎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時;⑨嚴重的結腸外表現如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病、或肝膽疾病等手術可能對其有效果。 (2)手術選擇目前潰瘍性直腸炎有四種手術可供選用。①結直腸全切除、回腸造口術;②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③控制性回腸造口術;④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閱讀全文
外科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直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有
內科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相關介紹
(1)臥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藥物治療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
潰瘍性結腸炎的外科治療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
潰瘍性直腸炎的并發癥的介紹
1.中毒性結腸擴張 在急性活動期發生,發生率約2%。是由于炎癥波及結腸肌層及肌間神經叢,以至腸壁張力低下,呈階段性麻痹,腸內容物和氣體大量積聚,從而引起急性結腸擴張,腸壁變薄,病變多見于乙狀結腸或橫結腸。誘因有低血鉀、鋇劑灌腸,使用抗膽堿能藥物或阿片類藥物等。臨床表現為病情迅速惡化,中毒癥狀明
外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介紹
有20%~30%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需急癥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于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
檢查潰瘍性直腸炎的不同方式介紹
因為90%~95%患者直腸和乙狀結腸受累,因此通過乙狀結腸鏡檢能明確診斷。鏡檢中可看到充血、水腫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進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潰瘍,周圍有隆起的肉芽組織和水腫的黏膜,貌似息肉樣,或可稱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進展性病例中直腸和乙狀結腸腔可明顯縮小,為明確病變范圍,建議應用結腸鏡作全結腸檢查
潰瘍性直腸炎的病因分析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病變局限于直腸時稱為潰瘍性直腸炎。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其他癥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里急后重、嘔吐等。 潰瘍性直腸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惡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認為炎癥性腸病的發病是外源物質引起宿主反應、基因和免疫影響三者相
怎樣預防潰瘍性直腸炎?
1.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太過勞累;暴發型、急性發作和嚴重慢性型患者,應臥床休息。 2.注意衣著,保持冷暖相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3.一般應進食柔軟、易消化、富有營養和足夠熱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補充多種維生素。勿食生、冷、油膩及多纖維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衛生,避免腸道感染誘發
簡述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表現
潰瘍性直腸炎的最初表現可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其他癥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里急后重、嘔吐等。偶爾主要表現為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發熱則相對是一個不常見的征象,在大多數患者中本病表現為慢性、低惡性,在少數患者(約占15%)中呈急性、重癥暴發型。這些患
潰瘍性結腸炎的外科治療選擇和注意事項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結腸和直腸的慢性疾病,其特征在于炎癥的復發和緩解反復交替出現。盡管潰瘍性結腸炎主要通過內科保守治療,但對于難以接受藥物治療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手術適應癥發生一種或多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要立即手術。這些并發癥包括結腸穿孔,危及生命的胃腸道出血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