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病毒轉染技術在基因編輯中的應用
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印第安納再生醫學與工程中心(ICRME)是組織納米轉染(TNT)再生醫學技術的發源地,該技術可在活體中實現功能性組織重編程。去年,ICRME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Protocol》上發表了關于如何制造TNT 2.0硅芯片硬件的文章。現在,他們的研究首次證明了TNT可以作為一種非病毒的、局部的、基因編輯的傳遞裝置。TNT是一種微創設備,它可以通過使用無害的電火花脈沖將特定的感興趣基因傳遞到皮膚,從而在活體體內重新編程組織功能。通訊作者Chandan K. Sen博士、J. Stanley Battersby主席和特約外科教授、ICRME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主任和印第安納大學健康綜合傷口護理中心執行主任說:“基于TNT的傳遞可以實現細胞特異性的基因編輯。你的皮膚有數千個基因,在慢性創傷中,許多關鍵基因會被DNA甲基化沉默。基于TNT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消除這一障礙。”在這項研究中,在患者的慢性傷口組織中觀察到全......閱讀全文
基因轉染技術的非病毒方法運載介紹
1、化學轉染法 (1)DEAE-葡聚糖和polybrene聚陽離子法:帶正電的DEAE-葡聚糖或polybrene多聚體復合物和帶負電的DNA分子使得DNA可以結合在細胞表面。通過使用DMSO或甘油獲得的滲透休克將DNA復合體導入。DEAE-葡聚糖僅限于瞬時轉染。 (2)磷酸鈣共沉淀法 :將
非病毒轉染技術在基因編輯中的應用
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印第安納再生醫學與工程中心(ICRME)是組織納米轉染(TNT)再生醫學技術的發源地,該技術可在活體中實現功能性組織重編程。去年,ICRME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Protocol》上發表了關于如何制造TNT 2.0硅芯片硬件的文章。現在,他們的研究首次證明了TNT可以作為一
新的非病毒基因載體提高5倍轉染率
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imine,PEI)是一種陽離子聚合物,已經被廣泛地進行研究,顯示出作為一種有效的基因傳遞工具的前景。同樣地,HIV-1 Tat肽,是一種可透過細胞膜的肽,已經被成功應用于細胞內的基因傳遞。為了提高這兩種載體的良好性能,紐約大學理工學院(NYU-Ploly)和紐
基因轉染技術的病毒方法轉染介紹
病毒作為基因轉染是基因遞送良好的工具,病毒載體的優點有: (1)在轉化的細胞中傳播重組的DNA分子作為穩定的遺傳成分; (2)可能將有缺陷的或突變的基因置于病毒調節信號的控制下以進行研究; (3)能將克隆的基因作為病毒微染色體的一部分 ,并能進行分離; (4)轉移效率較高。其主要缺點是病
桿狀病毒表達系統用于表達多個非融合蛋白的轉染載體
這種載體的主要特征是含有2個或2個以上相同的啟動子,可表達2條或2條以上多肽鏈的蛋白。 如Emery和Bishop[8]等構建的pAcVC2轉染質粒,含有兩個方向相反的多角體基因啟動子。重組病毒可同時表達多角體蛋白和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 N蛋白。Takehara[9]等構
慢病毒轉染細胞步驟
一、慢病毒轉染 貼壁細胞實驗方法1、慢病毒轉染 前18-24小時,將貼壁細胞以1×10^5/孔鋪到24孔板中。使細胞在慢病毒轉染時的數量為2×10^5/孔左右。2、第二天,用含有6 μg/ml polybrene的2ml新鮮培養基替換原培養基,加入適量病毒懸液。37℃孵育。3、(對polybrene
慢病毒轉染細胞步驟
一、慢病毒 ?轉染貼壁細胞實驗方法 1、慢病毒轉染前18-24小時,將貼壁細胞 ?以1×10^5/孔鋪到24孔板中。使細胞在慢病毒轉染時的數量為2×10^5/孔左右。 2、第二天,用含有6 μg/ml polybrene的2ml新鮮培養基 ?替換原培養基,加入適量病毒懸液。37℃孵育。
桿狀病毒表達系統用于表達單一非融合蛋白的轉染質粒
由于外加的多角體蛋白或其它的氨基酸可能對外源蛋白的生物活性或細胞定位產生影響,所以用于表達非融合型蛋白的轉移載體被廣泛應用。幾種不同的策略被用于設計高水平表達非融合蛋白的轉移載體: (1)如pAcRP[5]系列等,都在多角體基因啟動子啟始密碼ATG上游引入一個單一的限制性多克隆位點; (2)
慢病毒轉染肝細胞方法
Lentivirus Transduction of Hematopoietic CellsMing-Jie Li and John J. Rossi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ity of Ho
質粒轉染和病毒轉染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
兩者在本質上并沒有區別。無論是質粒轉染,還是病毒轉染,均是真核細胞主動或被動導入外源DNA片段而獲得新的表型的過程。隨著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轉染已經成為研究和控制真核細胞基因功能的常規工具。在研究基因功能、調控基因表達、突變分析和蛋白質生產等生物學試驗中,其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