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胸膜肺炎的基本介紹
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有時和副豬嗜血桿菌引起合并感染,引起豬發生以高熱、呼吸困難為主征的傳染病。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氣溫在15℃以上多見,特別是氣溫在32℃以上的暴風雨時,又加之豬舍悶熱的情況下更易成批發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但以體重在30kg以上的育肥豬和肥豬以及懷孕母豬較多見。......閱讀全文
關于胸膜肺炎的基本介紹
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有時和副豬嗜血桿菌引起合并感染,引起豬發生以高熱、呼吸困難為主征的傳染病。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氣溫在15℃以上多見,特別是氣溫在32℃以上的暴風雨時,又加之豬舍悶熱的情況下更易成批發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但以體重在30kg以上的育肥豬和肥豬以
怎樣防治胸膜肺炎?
(1)用菌毒滅或10%生石灰乳加 2%燒堿對豬欄全面消毒;炎熱季節做好豬舍通風和降溫工作。 (2)用藥治療時,應充分考慮到放線桿菌和嗜血桿菌都易形成耐藥性,有條件的豬場應先作藥敏試驗。未作藥敏試驗的應選用本場沒有用過的抗菌藥物治療。 根據我們從1998年到2004年治療本病,用下列處方都取得
胸膜粘連的基本信息介紹
胸膜粘連(pleural adhesions)指兩層胸膜粘著一起。是由肺結核、胸膜炎以及胸部損傷后引發的。因為這類患者的胸膜腔內往往有滲出的積液,一旦積液中的纖維蛋白沉著在胸膜上,便可導致胸膜增厚,也可導致胸膜增厚以至粘連。胸膜粘連是一種頑疾,應以預防為主。治療使用抗菌消炎藥或施以手術。中藥以活
簡述胸膜肺炎的癥狀體征
以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氣喘、咳嗽和皮膚發紺為臨床特征。 (1)最急性型:出現在發病初期,生前往往無癥狀而突然死亡。死時口鼻流出少量的泡沫狀血性液體,有的耳、頜下、腹部。胸部皮膚上出現大片出血性紫紅色斑和點。 (2)急性型:多見。體溫升高41℃~42℃,有的可達43℃,呼吸急促而困難,腹部搧動
胸膜肺炎的病理變化
(1)氣管、支氣管內充滿血性泡沫狀液體。 (2)肺明顯腫大,呈暗紅色至紫紅色其表面和胸膜之間有纖維素樣附著,有的心包上也有,有的肺與胸膜粘連。 (3)胸腔內有血性胸水,有的凝集成果凍狀。
胸膜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癥,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干性胸膜炎)。炎癥控制后,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多見于青年人和兒童。
肺炎球菌的基本介紹
肺炎鏈球菌于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從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似矛頭狀,成雙或成短鏈狀排列的雙球菌,有毒株菌體外有化學成分為多糖的莢膜。 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攜帶此菌。有毒株是引起人類疾病的重要病
支氣管肺炎的基本介紹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是小兒的一種主要常見病,尤多見于嬰幼兒,也是嬰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受感染。支氣管肺炎由細菌或病毒引起。 支氣管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有些華南地
關于胸膜炎的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滲出性胸膜炎一般可作出診斷。臨床表現主要是中度發熱、初起胸痛以后減輕、呼吸困難。體格檢查、X線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可作出胸液的診斷。診斷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和細菌培養等為診斷的必要措施,可對75%的胸液病因作出診。
關于胸膜粘連的鑒別診斷
胸膜增厚首先是由胸膜炎所致。有的達2厘米以上,由纖維結締組織組成,呈灰白色,表面為肉芽組織,膿腔內有大量壞死組織及積膿并有分隔胸膜炎有兩種,一種為干性胸膜炎(無胸腔積液),另一種為滲出性胸膜炎(有胸腔積液)。產生胸膜肥厚主要是由于得過第二種胸膜炎。由于胸水沒及時發現和抽水治療,胸水在胸膜腔內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