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陽:我國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名冊項目總數世界第一
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非遺博覽會)相關情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會上透露,我國已有42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王晨陽表示,近年來,全國非遺戰線堅持“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理念,努力弘揚非遺的時代價值、展現時代風采,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國務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五批306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設立了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對180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記錄。為充分發揮以傳統工藝類為主的非遺在帶動城鄉就業、促進增收方面的獨特作用,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助力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截至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各地設立非遺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設立在脫貧縣。王晨陽介紹,此次......閱讀全文
定了,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8月底將在濟南舉辦
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博覽會將于8月25日至29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本屆博覽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濟南市政府承辦。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介紹,本屆博覽會以“連接
王晨陽:我國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名冊項目總數世界第一
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非遺博覽會)相關情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會上透露,我國已有42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王晨陽表示,近年來,全國非遺戰線堅持“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理念,努力弘揚
珠算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12月4日在阿塞拜疆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珠算心算協會副會長蘇金
中國“藏醫藥浴法”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新華社塔那那利佛11月28日電(記者文浩)路易港消息:正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28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藏醫藥浴使用的草藥(2018年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
針灸“入遺”難解中藥困局
針灸申遺成功,讓人歡欣鼓舞,更有人將這根銀針稱之為“中國中醫文化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名片’和使者”。然而,針灸名揚海外,而作為中醫文化更核心部分的中藥,發展得并不樂觀,甚至是步履維艱。 針灸在海外一直接受度極高。全球共有16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針灸及中醫藥服務項目,8個國家和地區將針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 傳統醫藥四項目入選
近日,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91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64項),并予以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的傳統醫藥項目有4項,分別是壯醫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彝醫藥(彝醫水膏藥療法)、傣醫藥(
針灸“申遺”成功將如何“增值”?
小小一根銀針,將成為中醫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王牌”。日前,中醫針灸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圓中醫人多年的申遺之夢。其實,作為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走出國門的時日并不短暫。迄今為止,全球共有160余個國家開展針灸及中醫藥服務項目,8個國家將針灸納入健康服務體系
韓國泡菜文化申遺成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5日在阿塞拜疆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韓國的腌制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此,韓國共擁有16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江陵端午祭、板索里(韓國清唱)、宗廟祭祀等。 泡菜是一種以蔬菜為主原料,各種水果、海鮮
申遺將促進中醫針灸傳承發展
重點開展中醫針灸保護內容研究,完善傳承機制,多渠道加強宣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1月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對中國政府更好地重視中醫藥發展、走向世界,對中醫藥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更好造福人類健康,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
中醫的傳承比“申遺”更緊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衛生部正計劃將“中醫針灸”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申遺方案已提交。 盡管不乏一些醫療保健騙術以中醫為幌子,甚至中醫理論依舊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但這些并不能成為懷疑中醫的理由。就在國內中醫中藥事業不慍不火的同時,中醫卻在韓國、日本、歐美得到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