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簡介
負極指電源中電位(電勢)較低的一端。在原電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電極,電池反應中寫在左邊。從物理角度來看,是電路中電子流出的一極。而負極材料,則是指電池中構成負極的原料,目前常見的負極材料有碳負極材料、錫基負極材料、含鋰過渡金屬氮化物負極材料、合金類負極材料和納米級負極材料。......閱讀全文
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簡介
負極指電源中電位(電勢)較低的一端。在原電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電極,電池反應中寫在左邊。從物理角度來看,是電路中電子流出的一極。而負極材料,則是指電池中構成負極的原料,目前常見的負極材料有碳負極材料、錫基負極材料、含鋰過渡金屬氮化物負極材料、合金類負極材料和納米級負極材料。
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介紹
負極材料的電導率一般都較高,則選擇電位盡可能接近鋰電位的可嵌入鋰的化合物,如各種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可逆地嵌入脫嵌鋰離子的負極材料要求具有: 1)在鋰離子的嵌入反應中自由能變化小; 2)鋰離子在負極的固態結構中有高的擴散率; 3)高度可逆的嵌入反應; 4)有良好的電導率; 5)熱力學上
關于鋰電池負極碳材料等的相關研究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材料和具有特殊結構的其它金屬氧化物。石墨、軟碳、中相碳微球已在國內有開發和研究,硬碳、碳納米管、巴基球C60等多種碳材料正在被研究中[18][19][20][21][22][23]。日本Honda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Co.,Ltd的K.Sato等
關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簡介
鋰離子電池是以2種不同的能夠可逆地插入及脫出鋰離子的嵌鋰化合物分別作為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的二次電池體系。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材料的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后插入到負極材料的晶格中,使得負極富鋰,正極貧鋰;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材料的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后插入到正極材料的晶格中,使得正極富鋰,負極貧鋰。
關于鋰電池負極混料摻和、浸濕和分散簡介
1)石墨和粘合劑溶液極性不同,不易分散。 2)可先用醇水溶液將石墨初步潤濕,再和粘合劑溶液混合。 3)應適當降低攪拌濃度,提高分散性。 4)分散過程為減少極性物和非極性物距離,提高勢能或表面能,所以為吸熱反應,攪拌時總體溫度有所下降。如條件允許應該適當升高攪拌溫度,使吸熱變得容易,同時提高
鋰電池負極材料大體分為幾種
鋰電池負極材料大概分為六種:碳負極材料、合金類負極材料、錫基負極材料、含鋰過渡金屬氮化物負極材料、納米級材料、納米負極材料。第一種是碳納米級材料負極材料:目前已經實際用于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間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纖維、熱解樹脂碳等。第二種是合金類負極材料:
鋰電池負極材料大體分類介紹
第一種是碳負極材料: 目前已經實際用于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間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纖維、熱解樹脂碳等。 第二種是錫基負極材料: 錫基負極材料可分為錫的氧化物和錫基復合氧化物兩種。氧化物是指各種價態金屬錫的氧化物。目前沒有商業化產品。 第三種是含鋰
概述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是由負極活性物質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劑和添加劑混合制成糊狀膠合劑均勻涂抹在銅箔兩側,經干燥、滾壓而成。鋰離子電池能否成功地制成,關鍵在于能否制備出可逆地脫/嵌鋰離子的負極材料。 一般來說,選擇一種好的負極材料應遵循以下原則:比能量高;相對鋰電極的電極電位低;充放電反應可逆性好
鋰電池的新材料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介紹
數碼終端產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樣化后,對電池的續航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鋰電材料克容量較低,不能滿足終端對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硅碳復合材料作為未來負極材料的一種,其理論克容量約為4200mAh/g以上,比石墨類負極的372mAh/g高出了10倍有余,其產業化后,將大大提升電池的容量。現在硅碳復
鋰電池負極材料熱穩定性的介紹
通常負極材料熱穩定性是有其材料結構和充電負極的活性決定的。對于碳材料,球形碳材料,如中間相碳微球(MCMB)相對于鱗片狀石墨,具有較低的比表面積,較高的充放電平臺,所以其充電態活性較小,熱穩定性相對較好,安全性高。而尖晶石結構的Li4Ti5O12,相對于層狀石墨的結構穩定性更好,其充放電平臺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