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顆粒細胞瘤的臨床特征
臨床特征絕大多數的卵巢顆粒細胞瘤患者均有臨床癥狀,因為患者年齡和性別不同,癥狀會有所區別。對于女性患者而言,癥狀包括:激素癥狀。由于腫瘤細胞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如果患者是絕經后,通常會發生非正常陰道出血,偶然伴有乳房脹痛、乳房增大、陰道涂片鱗狀上皮成熟指數右移等;如果患者是生育期婦女,則會出現月經過多,然而在一些案例中,患者可能出現閉經,并與其它疾病合并(譬如子宮肌瘤或乳腺癌)。如果患者是青春期前兒童,多數表現為假性性早熟。男性化。由于卵巢間質黃素化及卵泡內膜細胞黃素化發生,少數患者會出現月經稀發、閉經、多毛等男性化現象;通過切除腫瘤手術后,血液內數值會回復至正常范圍。腹部囊腫。卵巢顆粒細胞瘤可以通過婦科檢查觸及發現;少數病例伴有胸腔積液。......閱讀全文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臨床特征
臨床特征絕大多數的卵巢顆粒細胞瘤患者均有臨床癥狀,因為患者年齡和性別不同,癥狀會有所區別。對于女性患者而言,癥狀包括:激素癥狀。由于腫瘤細胞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如果患者是絕經后,通常會發生非正常陰道出血,偶然伴有乳房脹痛、乳房增大、陰道涂片鱗狀上皮成熟指數右移等;如果患者是生育期婦女,則會出現月經過多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治療方法
治療治療顆粒細胞瘤的最通常方法為手術切除,最常見的是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對于腫瘤包膜破裂的患者,通常兼顧化學藥物治療,并多是采用與卵巢癌類似的以順鉑為主的多藥聯合化療方案;此外放射治療也是有益的綜合治療手段之一。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基本信息
卵巢顆粒細胞瘤(英語:Granulosa cell tumours,granulosa-theca cell tumours),是一種由顆粒細胞異變引起的腫瘤。它是一種性腺間質腫瘤及非上皮組織腫瘤,并占性腺間質腫瘤病例的40%。盡管顆粒細胞瘤通常僅現于卵巢,極個別情況也出現在睪丸中。這類腫瘤應當被視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病因及病理
病因到目前為止,顆粒細胞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發現97%的顆粒細胞瘤在FOXL2中存在一類完全相同的基因缺陷(DNA復制錯誤),但這類突變不會遺傳給后代。很多研究推定此為顆粒細胞瘤的病因。病理對成人型顆粒細胞瘤中,腫瘤多數為單側性,雙側性占5%至10%,直徑平均為12cm;呈囊性、實性或兩者兼
垂體顆粒細胞瘤影像學特征分析
?垂體顆粒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緩慢生長的良性病變。目前發表的文獻僅報道50多例,并且多數都是病理及外科方面的報道,專門影像方面的很少。由于缺乏影像診斷特征,因此人們對這種腫瘤的認識不足,現對3例不同醫院收治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垂體顆粒細胞瘤以及結合既往文獻,分析如下。?例1男,63歲,無明顯不適癥狀,體
卵巢幼年型顆粒細胞瘤伴高鈣血癥病例分析
1 病例報告 患者, 9 歲,因腹痛 1 周,進食后嘔吐 5 天,于 2017 年 1 月 23 日收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患者 1 周前出現進食后腹痛, 后家屬發現患兒精神變差,飲食漸少, 5 天前開始出現進食后 嘔吐,遂于當地醫院就診, CT 檢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巨大包塊 11. 2 cm×
卵巢顆粒細胞瘤復發 PET -CT 檢查假陰性病例報告-2
3A 腫瘤細胞呈多邊形,大小較一致,核大而深染,胞 質空泡,符合成人型顆粒細胞瘤 ( HE×20)3B ki-67( <10%) ( +) ( 免疫組化×20)圖 3 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 ki-67 檢測圖2 討 論2. 1 卵巢顆粒細胞瘤復發的 CT 及 MRI 診斷 卵巢顆粒細胞 瘤屬于性索
卵巢顆粒細胞瘤復發 PET -CT 檢查假陰性病例報告-1
1 病例報告患者, 43 歲,因卵巢顆粒細胞瘤術后 2 年,發現盆底多發 結節 3 周,于 2016 年 5 月 6 日入我院。患者既往月經規則,經 期 7 天,周期 27~ 30 天,經量中等。生育史: G0P0。2014 年 6 月 12 日因右側附件區囊性占位( 45 mm×49 mm
卵巢纖維瘤癥的臨床表現
1.盆腔包塊 卵巢纖維瘤雖然大小相差很大,但多數為中等大小,平均直徑10cm左右。腫瘤一般光滑、活動,但是質地硬,是所有卵巢腫瘤中質地最為堅硬的腫瘤,這是其臨床重要的特點。 2.腹水、胸腔積液 卵巢纖維瘤合并胸腔積液、腹水,腫瘤切除后胸腔積液、腹水消失,被定義為麥格綜合征(Meigs syn
卵巢高血鈣型小細胞癌誤診為顆粒細胞瘤病例分析-1
卵巢高血鈣型小細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theova? ryhypercalcemictype,SCCOHT)目前國內尚無統計數據[1], 罕見。發病年齡通常小于40歲,中位年齡24歲[2], 2/3的患 者合并高血鈣,發病與SMARCA4基因突變有關,復發率高 且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