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膠滲透色譜儀原理
高效液相色譜儀工作原理;高壓泵將貯液罐的流動相經進樣器送入色譜柱中,然后從檢測器的出口流出,這時整個系統就被流動相充滿。當欲分離樣品從進樣器進入時,流經進樣器的流動相將其帶入色譜柱中進行分離,分離后不同組分依先后順序進入檢測器,記錄儀將進入檢測器的信號記錄下來,得到液相色譜圖。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在經典色譜法的基礎上,引用了氣相色譜的理論,在技術上,流動相改為高壓輸送,色譜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徑的填料填充而成,從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經典液相色譜(每米塔板數可達幾萬或幾十萬),同時柱后連有高靈敏度的檢測器,可對流出物進行連續檢測。......閱讀全文
凝膠滲透色譜
凝膠滲透色譜凝膠滲透色譜法主要用于有機溶劑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分析及分離,常用的凝膠為交聯聚苯乙烯凝膠,洗脫溶劑為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凝膠色譜不但可以用于分離測定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同時根據所用凝膠填料不同,可分離油
凝膠滲透色譜
凝膠滲透色譜?定義:凝膠滲透色譜(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是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不僅可用于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和鑒定,而且可以用來分析化學性質相同分子體積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離柱上按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大小被分離開)原理:1、
凝膠滲透色譜(2)
實驗部分直接法:在測定淋出液濃度的同時測定其粘度或光散射,從而求出其分子量。間接法:用一組分子量不等的、單分散的試樣為標準樣品,分別測定它們的淋出體積和分子量,則可確定二者之間的關系。儀器GPC儀的組成:泵系統、(自動)進樣系統、凝膠色譜柱、檢測系統和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2.1.1.泵系統:包括一個
凝膠滲透柱層析
凝膠滲透層析就是按照溶質分子的大小不同而進行分離的一種層析技術。當溶質分子大小不同的樣品溶液通過凝膠柱時,由于凝膠顆粒內部的網絡結構具有分子篩效應,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質就會受到不同的阻滯作用。分子量大的因不易滲入網絡,被排阻在顆粒之外,因而所受到的阻滯作用小,1.凝膠顆粒2.中分子3.小分子4.大分子
凝膠滲透色譜現狀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的發展,微粒(粒徑小于lOμm)凝膠的制成、計算機技術在凝膠滲透色譜儀上的匹配和使用,使凝膠滲透色譜的實驗操作技術、數據處理、結果的記錄打印更趨于儀器化和自動化,從而大大縮短了分析時間。凝膠滲透色譜法進入了高教凝膠滲透色譜發展階段。凝膠滲透色譜的應用除
凝膠滲透色譜優點
凝膠滲透色譜優點(1)全部組分均在溶劑分子洗脫之前洗脫下來,分離時間短。(2)可以預測洗脫時間,可以連續進樣。(3)凝膠色譜的分離過程不依靠分子間作用力,一般情況下,沒有強保留的分子累積在色譜柱,所以分離時試樣組分不會丟失,柱的使用壽命也會延長。(4)保留時間短,色譜峰窄,容易檢測。
凝膠滲透色譜(1)
凝膠滲透色譜(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是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不僅可用于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和鑒定,而且可以用來分析化學性質相同分子體積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離柱上按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大小被分離開)基本原理分離原理凝膠具有化學惰
凝膠滲透色譜研究體系
在非水體系方面的凝膠滲透色譜,由于填料、檢測、輸液等方面的技術還相當落后,特別是當時還沒有研制出適用于有機溶劑體系的填料,因而該技術并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直到1964年,Moore在總結了前人經驗和結合大網狀結構離子交換樹脂制備經驗的基礎上,在各種稀釋劑存在下,以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制成了一系列
凝膠滲透色譜的優點
(1)全部組分均在溶劑分子洗脫之前洗脫下來,分離時間短。 (2)可以預測洗脫時間,可以連續進樣。 (3)凝膠色譜的分離過程不依靠分子間作用力,一般情況下,沒有強保留的分子累積在色譜柱,所以分離時試樣組分不會丟失,柱的使用壽命也會延長。 (4)保留時間短,色譜峰窄,容易檢測。 [1]
什么是凝膠滲透色譜?
凝膠滲透色譜(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是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不僅可用于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和鑒定,而且可以用來分析化學性質相同分子體積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離柱上按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大小被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