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核酸藥物精準送達患處?鐵蛋白“快遞員”安排
和以往的納米載體比起來,新型鐵蛋白載體顯然獨具特色,具備當好核酸藥物“快遞員”的潛質——包括具有獨特的籠狀空間結構,能夠簡單高效地實現藥物裝載,具有天然的腫瘤靶向性、可功能修飾性和優異的體內安全性。 ◎實習記者 駱香茹 如何讓藥物精準定位、“指哪打哪”,這不但是病患關心的問題,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這個問題上,科研人員有了新答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院士團隊基于對鐵蛋白結構的分析,選擇性地對鐵蛋白內表面的負電氨基酸進行正電突變,構建了內腔正電的載核酸鐵蛋白載體。這一新型鐵蛋白載體實現了對Toll樣受體核酸配體的有效裝載,能夠安全高效、更加精準地在體內遞送藥物,有效增強了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今日納米》上。 關于核酸載體有何研究進展?新型鐵蛋白載體的研究成果可否進一步得到推廣?未來,核酸藥物及其載體還有哪些研究方向? 核酸藥物發展呼喚安全高效的遞送系統 概括地說,核酸......閱讀全文
將核酸藥物精準送達患處?鐵蛋白“快遞員”安排
和以往的納米載體比起來,新型鐵蛋白載體顯然獨具特色,具備當好核酸藥物“快遞員”的潛質——包括具有獨特的籠狀空間結構,能夠簡單高效地實現藥物裝載,具有天然的腫瘤靶向性、可功能修飾性和優異的體內安全性。 ◎實習記者 駱香茹 如何讓藥物精準定位、“指哪打哪”,這不但是病患關心的問題,更是科研人員研
科學家開發“超級”多肽將藥物送達腦損傷部位
來自美國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最近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用于創傷性腦損傷治療的新技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該研究為將藥物送達腦部損傷部位提
帶走Lunatic,帶來精準的蛋白核酸定量
精確的蛋白質、核酸定量是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發育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等相關實驗的必需步驟。微流控蛋白核酸定量儀是實驗室常見儀器,Lunatic 是 UNCHAINED LABS 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創 Unmix 技術結合微流控技術的高精尖微量核酸蛋白測定儀。 對于雜蛋白或者核酸來說,溶
如何讓藥物“殺敵”更精準?
“藥到病除”,這是臨床上我們對良藥的最好評價。如果把“病灶”——靶組織、靶細胞比喻為“敵軍”,那么藥物分子就好比是“殺敵勇士”,只有讓藥物精準到達“病灶”,才能集中兵力殺敵。為實現這個目標,臨床上依托藥物遞送系統,給藥物配上“戰車”。脂質體,就是“戰車”的一種。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甘勇研究團隊
檢驗報告如何及時準確送達患者?
??? 檢驗報告延誤的原因 ???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羅偉:檢驗報告不能準確送達患者手中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能引導好患者就醫,病人也沒有做好檢驗前的準備工作(如有些需要空腹檢查),從而錯過了最佳化驗檢查時間,使檢驗時間延長。當然,有患者自身知識欠缺或不夠重視,也有醫院告知不夠的
研究揭示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閻錫蘊團隊在Nano Today上,在線發表關于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 Drug 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為鐵蛋白藥物臨床轉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鐵蛋白
腫瘤精準醫學的“先鋒”——靶向藥物
我國醫學在世界上對腫瘤有著最早的記載 :稱之為“瘍病”。認為病因為“邪盛正虛”,所以是以“調節氣血,扶正祛邪”為主導的治療方法。以前西方醫學的發展將腫瘤形成的原因歸為“體液失衡”,所以是以“調節體液,糾正失衡”為主導的治療方法。隨著醫學研究從宏觀的大體研究轉向微觀的鏡下研究,抗癌理念有了實質的轉
藥物“納米車”精準摧毀癌細胞
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一起殺死,這是傳統化療的一大弊端。能不能讓化療藥物在進入癌細胞之后,再釋放毒性,進行“定向爆破”?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初步實現了這一構想。 有統計顯示,70%以上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最后死于藥物的毒性或癌細胞對藥物的耐藥性。是否可以
生物物理所在鐵蛋白探針精準靶向肝癌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課題組在前期利用人鐵蛋白特異識別腫瘤標記分子TfR1的特性,將納米酶精準輸送到腫瘤部位,并通過酶催化產生活性氧(ROS)殺傷腫瘤的基礎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又設計出一種能夠特異靶向肝癌,使其可視化并殺死肝癌細胞的新型鐵蛋白探針,
精準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究獲進展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疾病譜發生重大變化,從傳染病為主轉為腫瘤和代謝性疾病等復雜慢性疾病為主。然而,現有絕大多數抗腫瘤藥物的靶向效率較低、且毒副作用較大。同時,由于同種疾病在不同人群中所表達的敏感標志物有所差別,所以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迫切需要研發以疾病分子分型為基礎,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