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原理
在所有的燃料電池中,SOFC的工作溫度最高,屬于高溫燃料電池。近些年來,分布式電站由于其成本低、可維護性高等優點已經漸漸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SOFC發電的排氣有很高的溫度,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可以提供天然氣重整所需熱量,也可以用來生產蒸汽,更可以和燃氣輪機組成聯合循環,非常適用于分布式發電。燃料電池和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等組成的聯合發電系統不但具有較高的發電效率,同時也具有低污染的環境效益。 常壓運行的小型SOFC發電效率能達到45%-50%。高壓SOFC與燃氣輪機結合,發電效率能達到70%。國外的公司及研究機構相繼開展了SOFC電站的設計及試驗,100kW管式SOFC電站己經在荷蘭運行。Westinghouse公司不但試驗了多個kW級SOFC,而且正在研究MW級SOFC與燃氣輪機發電系統。日本的三菱重工及德國的Siemens公司都進行了SOFC發電系統的試驗研究。 一般的SOFC發電系統包括燃料處理單元、......閱讀全文
簡述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原理
在所有的燃料電池中,SOFC的工作溫度最高,屬于高溫燃料電池。近些年來,分布式電站由于其成本低、可維護性高等優點已經漸漸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SOFC發電的排氣有很高的溫度,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可以提供天然氣重整所需熱量,也可以用來生產蒸汽,更可以和燃氣輪機組成聯合循環,非常適用于
關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介紹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簡稱SOFC)屬于第三代燃料電池,是一種在中高溫下直接將儲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高效、環境友好地轉化成電能的全固態化學發電裝置,是幾種燃料電池中,理論能量密度最高的一種。被普遍認為是在未來會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一樣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特點介紹
SOFC與第一代燃料電池(磷酸型燃料電池,簡稱PAFC)、第二代燃料電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簡稱MCFC)相比它有如下優點: (1)較高的電流密度和功率密度; (2)陽、陰極極化可忽略,極化損失集中在電解質內阻降; (3)可直接使用氫氣、烴類(甲烷)、甲醇等作燃料,而不必使用貴金屬作催化
關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發展介紹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開發始于20世紀40年代,但是在80年代以后其研究才得到蓬勃發展。 早期開發出來的SOFC的工作溫度較高,一般在800~1000℃。科學家已經研發成功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其工作溫度一般在800℃左右。一些國家的科學家也正在努力開發低溫SOFC,其工作溫度更可以降低至65
關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組成結構介紹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是一種新型發電裝置,其高效率、無污染、全固態結構和對多種燃料氣體的廣泛適應性等,是其廣泛應用的基礎。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單體主要由電解質(electrolyte)、陽極或燃料極(anode,fuel electrode)、陰極或空氣極(cathode,air electrod
我國實現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獨立發電
9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燃料電池研究開發中心傳出喜訊,該中心以電扇和燈泡為負載實現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系統的獨立發電。 SOFC是將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沼氣等生物質燃料,以及其他碳氫化合物中的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電化學發電裝置,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無噪聲、熱電聯供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獲突破
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人員完成的“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集成研發”項目日前通過鑒定。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獨立開發出的“流延共燒結技術”實現了我國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大面積電池基片制備核心技術方面的突破,單體電池的功率及功率密度等方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將燃
我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
華中科技大學燃料電池研究中心自主研制出5KW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簡稱SOFC)獨立發電系統,并實現了4.82KW的功率輸出,科技部組織的現場技術驗收組專家認為,這標志著我國SOFC系統獨立發電技術取得了新突破,基本具備進入工程化和產品化階段的條件。 記者3月11日采訪了解到,在國家
簡述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原理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燃料為甲醇(氣態或液態),氧化劑仍為空氣和純氧。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1《DMFC原理圖》所示。其陽極和陰極催化劑分別為Pt-Ru/C(或Pt-Ru黑)和Pt-C。其電極反應為 陽極:CH3
謝和平團隊有效預測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活性
9月5日,深圳大學謝和平院士與其博士生翟朔分別為通訊和第一作者,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倪萌、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邵宗平為共同通訊作者在《自然—能源》上發表研究成果。他們將機器學習、理論計算與陶瓷固體氧化物開發相結合,開發了一個經過實驗驗證的陰極材料機器學習篩選技術,快速、有效地從龐大的鈣鈦礦組分中篩選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