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非碳負極材料氮化物的相關介紹
鋰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很好的離子導電性、電子導電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其放電電壓通常在1.0V以上。電極的放電比容量、循環性能和充、放電曲線的平穩性因材料的種類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如Li3FeN2用作LIB負極時,放電容量為150mAh/g、放電電位在1.3V(vs Li/Li+)附近,充、放電曲線非常平坦,無放電滯后,但容量有明顯衰減。Li3-xCoxN具有900mAh/g的高放電容量,放電電位在1.0V左右,但充、放電曲線不太平穩,有明顯的電位滯后和容量衰減。目前來看,這類材料要達到實際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閱讀全文
鋰電非碳負極材料氮化物的相關介紹
鋰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很好的離子導電性、電子導電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其放電電壓通常在1.0V以上。電極的放電比容量、循環性能和充、放電曲線的平穩性因材料的種類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如Li3FeN2用作LIB負極時,放電容量為150mAh/g、放電電位在1.3V(vs Li/Li+
鋰電非碳負極材料氮化物體系屬的相關介紹
氮化物體系屬反螢石(CaF2)或Li3N結構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離子導電性,電極電位接近金屬鋰,可用作鋰離子電極的負極。 反螢石結構的Li-M-N(M為過渡金屬)化合物如Li7MnN4和Li3FeN2可用陶瓷法合成。即將過渡金屬氧化物和鋰氮化物(MxNx+Li3N)在1%H2+99%N2氣氛中
鋰電池非碳負極材料的介紹
對LixFe2O3、LixWO2、LixMoO2、LixNb2O5等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研究工作開展比較早,與LixC6嵌入化合物相比,這些材料的比容量較低,因而基本上未能得到實際應用。錫的氧化物(包括氧化亞錫、氧化錫及其混合物)具有一定的可逆儲鋰能力,儲鋰容量比石墨材料高得多,可達到500 mA
鋰電池碳負極材料的相關介紹
碳負極鋰離子電池在安全和循環壽命方面顯示出較好的性能,并且碳材料價廉、無毒,目前商品鋰離子電池廣泛采用碳負極材料。近年來隨著對碳材料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已經發現通過對石墨和各類碳材料進行表面改性和結構調整,或使石墨部分無序化,或在各類碳材料中形成納米級的孔、洞和通道等結構,鋰在其中的嵌入-脫嵌不
鋰電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功能介紹
納米負極材料主要是希望利用材料的納米特性,減少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和收縮對結構的影響,從而改進循環性能。實際應用表明:納米特性的有效利用可改進這些負極材料的循環性能,然而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關鍵原因是納米粒子隨循環的進行而逐漸發生結合,從而又失去了納米粒子特有的性能,導致結構被破壞,可逆容量
關于鋰電池負極碳材料等的相關研究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材料和具有特殊結構的其它金屬氧化物。石墨、軟碳、中相碳微球已在國內有開發和研究,硬碳、碳納米管、巴基球C60等多種碳材料正在被研究中[18][19][20][21][22][23]。日本Honda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Co.,Ltd的K.Sato等
鋰電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簡介
納米碳管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型碳晶體材料,它是一種直徑幾納米至幾十納米,長度為幾十納米至幾十微米的中空管,其性能如下: 納米管的制備有直流電弧法和催化熱解法。 催化熱法是將20%H2+80%CH4混合氣體在Ni+Al2O3的催化劑顆粒上于500℃熱解,將熱解的樣品研磨后,加入熱硝酸(80℃)
鋰電池的新材料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介紹
數碼終端產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樣化后,對電池的續航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鋰電材料克容量較低,不能滿足終端對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硅碳復合材料作為未來負極材料的一種,其理論克容量約為4200mAh/g以上,比石墨類負極的372mAh/g高出了10倍有余,其產業化后,將大大提升電池的容量。現在硅碳復
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材料的介紹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這大約相當于10~10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納米復合聚氨酯合成革材料的功能化"和"納米材料在真空絕熱板材中的應用"2項合作項目取得較大進展。具有負離子釋放功能且釋放量可達2000以上
磷酸鐵鋰電池的正負極材料的相關介紹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電池。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有很多種,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鈷酸鋰是目前絕大多數鋰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而其它正極材料由于多種原因,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大量生產。磷酸鐵鋰也是其中一種鋰電池。從材料的原理上講,磷酸鐵鋰也是一種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