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維持更多腦細胞秘密找到了
鳥類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認知能力,有些鳥甚至表現出了高水平的智力。與同等大小的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大腦也包含更多的神經元。 那么,鳥類如何維持更多腦細胞呢?現在科學家發現,其背后的秘訣是它們的神經元需要更少的葡萄糖“燃料”。相關研究9月8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最讓我們驚訝的不是神經元本身消耗的葡萄糖更少——這可以通過神經元大小的差異來預測。”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Kaya von Eugen說,“但差異如此之大,大小不可能是唯一的影響因素。這意味著鳥類大腦中一定有其他東西,使它們能夠保持這么低的燃料成本。” 研究人員解釋說,2016年的一項里程碑式的研究表明,與類似大小的哺乳動物大腦相比,鳥類大腦擁有更多的神經元。由于大腦通常由能量消耗巨大的組織構成,這就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鳥類是如何支持這么多神經元的?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von Eugen和同事們開始借助鴿子來研究確定鳥類神經元的能量預算。他們使用成像方法估計了......閱讀全文
鳥類維持更多腦細胞秘密找到了
鳥類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認知能力,有些鳥甚至表現出了高水平的智力。與同等大小的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大腦也包含更多的神經元。 那么,鳥類如何維持更多腦細胞呢?現在科學家發現,其背后的秘訣是它們的神經元需要更少的葡萄糖“燃料”。相關研究9月8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最讓我們驚訝的不是神經元本身消耗
鳥類葡萄糖轉運蛋白家族基因的丟失與生化補償
研究表明,鳥類丟失了許多在其他脊椎動物中保守的功能基因。人類與小鼠缺失這些功能基因通常會致死或致病,而鳥類并不表現出相應病癥。因此,探索鳥類如何應對基因缺失引起的生化與生理功能喪失,對理解鳥類適應進化與人類疾病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此方面有兩種假說:一是功能基因缺失與鳥類特化性狀有關,如丟失UCP
鳥類翅膀可能進化自非鳥類恐龍
能夠飛行的現代鳥類都有一種特殊的翅膀結構,稱為前膜,沒有它鳥就無法飛行。這種結構的進化起源仍然是一個謎,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從非鳥類恐龍身上進化出來的。這一發現來自對化石中保存的關節的統計分析,有助于填補有關鳥類飛行起源的部分知識空白。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的《動物學快報》雜志上。 “鳥類翅膀的
鳥類腦瓜并不笨
說某個人的腦瓜像鳥腦袋一般大,或許并不像你此前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帶有侮辱性的諷刺。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從前腦神經元的全部數量來說,一些鳥類要比人們曾經認為的聰明很多。 這項日前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和擁有類似尺寸腦袋的哺乳動物相比,28個鳥類物種在大腦皮質端腦中擁有更多神經
原始鳥類研究揭示鳥類肩帶骨骼的發育可塑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周忠和、托馬斯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報道了在中國發現的一早白堊世原始鳥類:迷惑巾幗鳥(Jinguofortis perplexus)。巾幗鳥的發現為討論鳥類的早期演化、生態分異提供了大量關鍵信息,表明發育的可塑性在鳥
廣東省記錄野生鳥類584種,遷徙鳥類近400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95.shtm3月23日,以“保護野生鳥類,共建綠美廣東”為主題的廣東省第四十二屆“愛鳥周”主題宣傳活動暨“長隆超級飛鳥節”啟動儀式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
神經元的腸腦交流以不同方式控制進食和葡萄糖代謝
腸道和大腦相互交流,以適應進食過程中的飽腹感和血糖水平。迷走神經是這兩個器官之間的重要通訊器。來自科隆馬克斯普朗克代謝研究所、科隆大學衰老研究中心 CECAD 和科隆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現在仔細研究了迷走神經控制中心不同神經細胞的功能神經,并發現了一些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雖然神經細胞位于同一個控制
廣東記錄野生鳥類584種 243種珍稀鳥類長期繁衍生息
3月20日—26日是廣東省第四十二屆“鳥節”“愛鳥周”,今年主題為“保護野生鳥類,共建綠美廣東”。 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廣東作為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和越冬歇息地之一,現記錄野生鳥類58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36種、省重點保護鳥類107種。自“愛鳥周”宣傳活動開展42年來,廣東省堅持
早白堊世鳥類化石顯示鳥類牙齒退化模式的多樣性
11月12日,英國《系統古生物學雜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鄒晶梅、周爽、周忠和有關基干今鳥型類演化的工作,揭示了牙齒退化在原始鳥類中的多樣性,甚至在姐妹群支系中呈現截然不同的模式。 今鳥型類(O
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實驗概要通過測定供試物對鳥的半致死劑量值,評價化學農藥對鳥類的急性經口毒性和急性飼喂毒性,為化學農藥登記提供環境影響資料。主要設備試驗用鳥籠容量瓶移液器燒杯電子天平實驗材料日本鵪鶉[詳細信息:日本鵪鶉,30日齡,體重90-110g,實驗室條件馴養7d以上。]鵪鶉飼料實驗步驟1. 按一定間距設置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