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清的種類和功能介紹
(1)抗毒素,將類毒素多次免疫動物(常用馬)后,采取動物的免疫血清,經濃縮純化后制得。主要用于治療細菌外毒素所致疾病。常用的有白喉抗毒素、破傷風抗毒素。(2)抗菌血清,在本世紀40年代以前曾用抗肺炎、抗百日咳、抗炭疽等抗菌血清治療有關疾病。自從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大量應用后,已極少應用于臨床治療。但對一些耐藥菌株引起的感染,可用抗菌血清治療。如對綠膿桿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療。(3)抗病毒血清,用病毒免疫動物,取其血清精制而成。對病毒病的治療尚缺乏特效藥物。故在某些病毒病的早期或潛伏期,可考慮用抗病毒血清治療。如用抗狂犬病毒血清與抗狂犬疫苗同時對被狂犬嚴重咬傷者進行注射,可防止狂犬病的發生。(4)抗Rh血清,能作用于Rh陽性(Rh+)紅細胞,臨床上常用提純的抗Rh球蛋白預防Rh新生兒溶血癥(見Rh免疫球蛋白)。......閱讀全文
免疫血清的種類和功能介紹
(1)抗毒素,將類毒素多次免疫動物(常用馬)后,采取動物的免疫血清,經濃縮純化后制得。主要用于治療細菌外毒素所致疾病。常用的有白喉抗毒素、破傷風抗毒素。(2)抗菌血清,在本世紀40年代以前曾用抗肺炎、抗百日咳、抗炭疽等抗菌血清治療有關疾病。自從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大量應用后,已極少應用于臨床治療。但對
細胞因子的種類和功能介紹
由免疫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內皮細胞、表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等)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類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細胞因子一般通過結合相應受體調節細胞生長、分化和效應,調控免疫應答。細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絲裂原或其他刺激劑誘
各種類抗體的主要特性和功能介紹
一、IgGIgG于出生后3個月開始合成,3~5歲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和體液中含量最高的抗體,占血清總Ig的75%~80%。人lgG有4個亞類,根據其在血清中濃度的高低排序,分別為IgG1、IgG2、IgG3、IgG4。IgG的半衰期為20~23天,是再次免疫應答產生的主要抗體,其親和力高,在體
免疫細胞的種類和功能
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以及它們的前體細胞(例如胸腺細胞)、祖細胞、干細胞等,是免疫系統的功能單元。根據功能,免疫細胞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特異性免疫細胞和抗原呈遞細胞。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肥大細胞等;特異
白細胞的種類及功能介紹
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后就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內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只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情況;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同時,在骨髓中尚貯備了約2.5 x 10比個成熟中性粒細
抗原和免疫血清的制備實驗
實驗材料 家兔試劑、試劑盒 普通培養基甲醛鹽水石灰酸鹽水生理鹽水儀器、耗材 標準比濁管離心機實驗步驟 1. 抗原的制備:標準菌株的選擇:所用的菌種傷寒桿菌H901和傷寒桿菌O901應具有典型形態菌落及生化反應。在生理鹽水中不發生自身凝集,與特異血清有高度凝集者可作為菌種。2. 菌液的制備(1)原液制
關于免疫血清的基本內容介紹
(1)抗毒素,將類毒素多次免疫動物(常用馬)后,采取動物的免疫血清,經濃縮純化后制得。主要用于治療細菌外毒素所致疾病。常用的有白喉抗毒素、破傷風抗毒素。 (2)抗菌血清,在本世紀40年代以前曾用抗肺炎、抗百日咳、抗炭疽等抗菌血清治療有關疾病。自從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大量應用后,已極少應用于臨床治
異種免疫血清脫敏療法介紹
異種免疫血清脫敏療法(抗毒素的脫敏注射):抗毒素皮試陽性而又必須使用者,可采用小劑量,短間隔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進行脫敏治療。脫敏注射機制:可能是短時間小劑量多次注射變應原(抗毒素血清)逐漸消耗了致敏靶細胞中預存的顆粒,使機體暫時處于脫敏狀態。
HPV疫苗的種類和功效介紹
二價疫苗:針對 HPV16 和 18 亞型,這兩個亞型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亞型,可以覆蓋到 70% 左右的宮頸癌。四價疫苗:在二價疫苗的基礎上加了 HPV6 和 11 ,因為 6 和 11 還導致 90% 的尖銳濕疣。九價疫苗:在四價疫苗的基礎上,再覆蓋了 31,33,45,52,58 (其中HPV5
透明劑的作用和種類介紹
材料在脫盡水分后還需經過與石蠟,樹膠相混合的溶劑來處理,這種溶劑能使材料清凈透明,增加組織折光系數.常用的透明劑有以下兩種:1.二甲苯(Xylol) 是應用最廣的透明劑,它作用迅速,能與酒精混合,溶解石蠟,又可與封藏用的樹膠混合,但使用時必須脫凈水分,否則發生乳狀混濁.為了避免材料收縮,應采取逐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