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冬天格外冷,尤其對新能源行業的工作者來說更是如此。在經歷了一個時期近乎瘋狂的擴張之后,人們突然發現,新能源產業并沒有帶來預期中的收益。高負債率,產能過剩,以及歐美貿易壁壘等諸多問題不斷地給行業發展增設門檻。而在挽救行業危機以及排解企業困難過程中本應扮演重要角色的政府部門,即使在不間斷地建立及完善相關政策或者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但由于很難在短期之內見效,依然阻擋不了新能源產業提前進入發展的寒冬,就此蟄伏。 新能源產業遇冷 在過去的一年里,由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即使新能源行業在不斷地進行重組整合,依舊阻擋不了行業規模的盲目擴張,雖然漲幅較過去幾年動輒超過100%的增長率有所下降,但大多數新能源企業仍舊如履薄冰,大型企業更是深陷泥淖。以光伏產業為例,90%的多晶硅原料依賴進口,而9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銷往國外市場。隨著去年美國對我國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雙反”稅率,以及今年6月歐盟將做出“雙反”初裁,本就受到......閱讀全文
中國去年GDP跨過90萬億大關,而傳統的產業卻增長乏力。很多人講,沒有投資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分析認為:實際上,中國正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經濟調整。這場調整將從2020年開始顯現,有3大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每年造富120萬億,遠遠大于現在的經濟總量。 未來10年,誰能抓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論述,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目標導向、發展規律、發展階段、現實狀況等多因素疊加,給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百年征程下半程的中國提出的新時代重大發展命題。 關于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此前在達沃斯論壇上有過這樣
“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招商項目3日簽約,這意味著我國首個光伏產業的“領跑者”計劃正式落地。專家表示,這對于推動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助力國內光伏產業升級具有雙重示范效。 “太陽能產業是未來我國能源一個主導產業,預計‘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將保持每年200
中新網無錫10月25日電 (孫文荊)25日,第五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美國清潔技術中心總裁安鋒于此間演講時表示,未來新能源發展不是單純的擴大規模,而是發展更加智能的電網,互聯網和可再生能源結合可能會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 安鋒認為,中國拯救產能過
圖為山東日照風力提水項目 關注理由 黑龍江省人大不久前頒布了《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與保護條例》,這一被當地政府認為是“對企業開發探測風能、太陽能資源進行規范”的條例,引發了社會熱議,公眾質疑其于法無據。 視點關注 近日,黑龍江省人大頒布《黑龍江省氣候資源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能源局近期印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1億噸以內,全社會用電量預期為6.8-7.2萬億千瓦時。完善能源稅費政策。全面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合理調節資源開發收益。加快推進環境保護費改稅。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基地,產量已占全球30%以上。但整體還處于產業鏈低端,高端動力和儲能電池差距較大,是制約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錢桂敬表示,鋰離子電池在安全性、續航能力、使用壽命、成本、使用便利性等方面需要繼續提高和改進。
“科技創新始終是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山東能源集團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的唯一出路,但與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12月20日,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對記者說。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持續低迷,
2012年中央財政共撥付資金130億元,支持啟動光伏發電國內應用的總規模達到5200兆瓦 中央財政日前撥付70億元資金,支持啟動光伏發電應用示范3157兆瓦,以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加上年初撥付60億元啟動的1930兆瓦,2012年中央財政共撥付資金130億元,支持啟動光伏發電國內應用的總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
隨著我國能源需求不斷擴大,能源問題的日益凸顯,大力發展新能源已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都應全力擁抱能源革命,加快推進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 期待“領跑者”計劃再發力 “領跑者”計劃無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虛火上升,產能已經比全世界的總裝機量還多。一哄而上的背后,是光伏企業患上了嚴重的依賴癥:既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扶持,又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產能過剩使整個行業步入寒冬,致萬億資金存在壞賬風險。為了盡可能全方位地對光伏依賴癥作出探查和診斷,從今天起《經濟參考報》將分上下篇連續
節能減排是否將繼續成為“十二五”規劃約束性指標?今年自然災害頻發會不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全年3%物價調控目標能否實現?正在天津出席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14日就當前經濟領域部分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節能減排將繼續成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規范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規模迅
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形成共識,并達成了二氧化碳減排的約束性政府間協議。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達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然而,中國科學院專家研究分析認為,2050年目標難以單純依靠現有技術的累積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 央視財經頻道《兩會銳觀察》獨家供稿:戰略性新興產業 小體型 大步伐 ——芮成鋼專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 芮成鋼:感謝您接受我們央視財經頻道《兩會銳觀察》的采訪。 張曉強:我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 芮成鋼:最近一段時期,
當前,我國光伏產品接連遭遇美歐“雙反”調查,產業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光伏發電成長勢頭十分強勁,國內市場應用與產能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企業產能過剩矛盾凸現。加快完善新能源發展的相關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積極推進適應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力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必須突破的瓶頸。 日
石油產業經濟運行繼續呈現企穩回升的走勢,預計未來將延續這種“弱復蘇”的趨勢。總體判斷,今年石油產業經濟運行將保持平穩,并逐步緩慢回升,但二季度依然有下行壓力,三、四季度將逐漸穩中趨好 在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石油產業景氣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回升態勢。從整體發展態勢來
吳貴輝總工程師在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暨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培訓開幕式上的致辭 (2012年10月26日 大同)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在山西大同隆重舉辦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暨SD競賽培訓。這次會議既是整個SD競賽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形勢下共同商討太陽能產業轉
■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
11月28日,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在北京正式成立。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規模有多大? 據悉,重組后的國家能源集團資產規模超過1.8萬億元,擁有33萬名員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業,形成煤炭、常規能源發電、新能源、
規模持續擴大的外商投資在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新能源、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等成為新增鼓勵類產業的關鍵詞。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這部分產業在獲得鼓勵政策支持后將得到快速發展,同時會促進限制類產業改善生產方式和提高生產技術
11月28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重組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正式成立,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能源集團邁出關鍵第一步。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肖亞慶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喬保平出席會議并講話,集團董
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遭遇挫折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光伏產業曾經被看做高科技和新能源產業而為人們所看好。但是由于光伏行業在幾年之內大規模上馬,導致產能很快過剩。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預計為22G瓦,但是今年全球產量超過30G瓦,其中中國光伏組件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60-70%。 過度投資
隨著油改深入,石化行業也將持續享受政策紅利。 參與編制“十三五規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日前在2014年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透露,石油化工“十三五”規劃或將圍繞石化產業優化、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和傳統化工升級四大重點領域布局。 上述會議釋放出的信息同時顯示,盡管市場
4月1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2016年,能源消費總量43.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意見》還提到,爭取在2016年6月底前發布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
“我國能源需求總體已達峰,電力進一步過剩已成定局”,你信嗎?面對這一問題,不少能源人士,其中不乏權威人士,普遍給出了毋庸置疑的“否定”答復,并認為“無需多加討論”,有觀點甚至認為是“胡扯”。 而這一結論正出自于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中國能源前景2018—2050”報告。針對這一報告,
曾經“風光”無限的新能源產業如今一片蕭條,而且,這一局面還將延續到2013年。 當然,我們也看到,政府對新能源的刺激政策在加碼,在電網已經放開分布式光伏并網、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辦法即將出臺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明年或迎轉機,安裝工程類企業將率先受益,逆變器企業業績也會受到拉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今年5月~9月,全國人大環資委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組成5個檢查組分赴10省(市)進行了檢查。 這次檢查的
2015年11月,中央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供給側改革眾說紛紜。那么具體到能源行業,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又該如何開展? 為何進行能源供給側改革 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從刺激需求的“三駕馬車”談起,詳述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起因,對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