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概述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亦稱CT,是以X線為信號源,采用計算機斷層方式獲取人體內部組織圖象的方法。CT的基本理論是科麥克(Cormack)在1963年奠定的,而CT技術與應用則由英國工程師霍斯費爾德(Hounsfield)和醫生安布羅斯(Ambrose)在1973年公開發表。這種攝影方法是用扇形束(第一代CT為窄束)的X線對人體掃描,檢測器將經過人體的X線轉變為電信號,并經數字化后,輸入到計算機里進行運算和處理,這樣便得到十分清晰的射線剖面圖象。CT圖象的對比度范圍有4000個左右的灰度級,可以辨別出細微的組織結構差別,目前可以做到斷層厚度為1mm。CT根據掃描方式和掃描時間的長短分為1~4代。第一代X線為窄束,有1~2個檢測器,掃描時間需2分鐘;第二代X線為扇形束,有幾十個檢測器,掃描時間為20秒;第三代采用扇形X線束連續旋轉的掃描技術,檢測器陣列與X線源相對排列,圍繞受檢者同步轉動,掃描時間僅2秒;第四代采用扇形X線束及固定呈......閱讀全文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概述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亦稱CT,是以X線為信號源,采用計算機斷層方式獲取人體內部組織圖象的方法。CT的基本理論是科麥克(Cormack)在1963年奠定的,而CT技術與應用則由英國工程師霍斯費爾德(Hounsfield)和醫生安布羅斯(Ambrose)在1973年公開發表。這種攝影方法是用扇形束(第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準備
CT檢查前病人的準備工作對于CT檢查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行CT檢查前,病人須注意或必須準備的一般情況。 1.CT檢查前,病人必須攜帶有關檢查資料,包括以前檢查的CT、MRI和常規X線檢查的資料,以及其他臨床檢查資料。 2.檢查的病人和陪伴家屬進入CT室必須換鞋,保持CT室機房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方法
CT的掃描檢查工作大體可分成以下五個步驟: 1.輸入病人的資料 此項工作在操作臺上通過鍵盤或觸摸屏進行(通常有監視器屏幕提示)。其中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CT號等。選擇掃描方向,是頭先進還是足先進。病人的位置是仰臥、俯臥、左側還是右側臥。如果是增強掃描,要注明(如C+),其他特殊掃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適應癥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適用于: 1.發現隱匿性病變,如腫瘤轉移灶、盆腔和腹膜后腫塊、腹膜后淋巴結及主動脈旁腫大的淋巴結等。 2.對臨床已知腫塊性質(如囊性、實質性、脂肪性、血性、膿腫)等進行鑒別。卵巢囊腫和腫瘤,附件積液,血腫和膿腫。 3.協助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診斷與分期。 4.病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注意事項
1.檢查前準備以往X線、CT片、B超等,以及病情摘要,備參考。 2.掃描前禁食4h(平掃不需禁食)。 3.腹部檢查前1周不做胃腸道造影,不吃含金屬的藥物。 4.有藥物過敏史,患糖尿病、心肝腎功能不良者,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造影劑血管外滲漏或其他意外。故在檢查前須辦理“同意用藥”等簽字手續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方法 CT的掃描檢查工作大體可分成以下五個步驟: 1.輸入病人的資料 此項工作在操作臺上通過鍵盤或觸摸屏進行(通常有監視器屏幕提示)。其中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CT號等。選擇掃描方向,是頭先進還是足先進。病人的位置是仰臥、俯臥、左側還是右側臥。如果是增強掃描,要注明(如C+),其
計算機x線攝影的圖像質量
X射線入射基于光激勵熒光粉(PSP)的成像板(IP)產生一幀潛影(latent image),潛影存儲于成像板中。用激光激勵成像板,成像板會發射出和潛影能量分布一致的光,這些光被捕捉后被轉換成電信號,從而潛影被轉換成可以傳輸和存儲的數字圖像。
計算機x線攝影的使用現狀
包括基于光激勵熒光粉技術的成像板技術,基于激光的圖像讀技術以及數字圖像算法等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展,使CR廣泛應用于各醫院的放射科。更由于CR設備價格日益低廉以及數字化的優勢,使CR成像逐漸代替膠片成像,使CR設備成為放射科主流的X光成像設備。
計算機x線攝影的系統特性
曝光寬容度:CR比傳統膠片成像有更高的成像寬容度,因此CR可用于曝光條件差的環境比如床邊造影。并且由于CR有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支撐,所以在曝光不足和過曝光的情況下,可通過圖像處理技術進行修正而無需重新成像。 照射劑量:CR照射劑量并不是天然的比傳統膠片X光成像低,只是因為CR的曝光寬容度比較高
計算機x線攝影的成像機制
X射線入射基于光激勵熒光粉(PSP)的成像板(IP)產生一幀潛影(latent image),潛影存儲于成像板中。用激光激勵成像板,成像板會發射出和潛影能量分布一致的光,這些光被捕捉后被轉換成電信號,從而潛影被轉換成可以傳輸和存儲的數字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