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即將啟動!計劃供暖24.24萬平方米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瓦。今年冬天,周邊紅沿河鎮的居民通過東北首個核能供暖項目就能用上核能供暖,計劃供暖面積達24.24萬平方米,比傳統煤電供暖效率更高,而且無碳排放。 紅沿河核電站總投資近900億元,2期工程5、6號機組投運以來,機組始終保持高端穩定運行,有力提升了清潔能源比重,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為東北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據測算,6臺機組滿發條件下,年發電量可達480億千瓦時,約占遼寧省社會用電總量20%,等效于減少標煤消耗約145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993萬噸,相當于種植10.8萬公頃森林。 自2017年起,2期工程連續5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估“雙8級”,處于業內領先地位。據了解,紅沿河核電站2......閱讀全文
清潔供暖:給藍天“減負”
隆冬臘月時節,北京的最低氣溫已經跌破零下十度,但昌平區先鋒家園小區居民石守和的三居室里卻溫暖如春。一進門,就能明顯地感覺到一股暖意,下意識地想把身上的羽絨服脫了,墻上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氣溫已經達到25度。因為是地熱,所以家里看不到暖氣片,角落里的多盆綠植長勢極好。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到供暖季,
供暖季,要溫度也要藍天,然而,風電供暖的邏輯成立么
繼東北、西北之后,進入11月上旬,華北的供暖季也開始了。宜人的室內溫度和清潔的室外空氣——當這兩個已矛盾數年的需求被要求在短期內同時滿足時,多項政策措辭如“煤改氣”、“電代煤”、清潔取暖、風/核電供暖等密集出臺,并轉化為以2017年冬季供暖期為沖刺線的各類工程項目。 上個月記者前往河北張家口、
核能與公眾的距離拉近,專家:安全不必擔心
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產,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品牌亦同步發布。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在北京的投產儀式上表示,要將核能供暖作為構建北方地區清潔高效、多元供暖體系的一種全新選擇。核能供暖技術成熟,國內外都
這所城市率先告別燃煤取暖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和中國核電發展中心在京聯合舉辦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產暨“暖核”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發布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供熱品牌。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余兵在會上表示,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產,是我國核能供暖事業的又一個重要突破。他強調,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
供暖工程溫濕度監控
我國北方地區都有很長的冬季供暖期。供暖系統具有熱源、熱力站和用戶三層結構。在空間上有較大距離的分布性。供暖期內,供暖企業往往會收到關于供暖溫度不達標、熱水管線損壞等大量投訴。供暖企業如何做到對問題的提前發現、提前處置,這就需要在關鍵位置部署溫度、流量等監控設備,實時監控各測溫點(可以是居民室內、熱力
環保又省錢!首個城區全面實現核供暖的城市來了
北方小城山東海陽寒意漸濃。記者推門走進鳳凰國際鄉村社區居民李建敏的家中,一股暖意襲來。他心情很舒暢,自己在家養護的綠植,終于可以無憂過冬了。 李建敏的小區,今年冬天用上了核能供熱。“溫度不再忽高忽低,取暖費也便宜了一些。”他笑著對記者說。 和傳統的燃煤集中供暖相比,核能供熱相對穩定。依靠核電
供暖后如何凈化室內空氣
冬季,北方的人們大多生活在有暖氣的環境中,為更好地保暖,大家基本上都選擇了緊閉門窗,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足不出戶,確保自己安全過冬。由于緊閉門窗,導致室內空氣污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干痛、胸悶不適等癥狀。醫生提醒那些怕冷的人,要注意取暖方法。 一是要勤通風,一般應選擇晴好的天氣,打開門窗讓空氣
專家稱南方集中供暖威脅能耗
?????? 據中央氣象臺資料,中國正在經歷28年來最冷的冬天。中國南方多省區低溫天氣持續,普遍缺乏供暖設施的居民叫苦不迭。南方供暖問題被關注。 研究者們稱,學界基本達成共識,南方不宜復制“大而全”的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不然能源供應將面臨巨大壓力,并且成本高昂。 爭論焦點是南方該如何
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出爐
國家電投9日宣布,2021年—2022年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其“暖核一號”——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提前6天投運,供暖面積覆蓋海陽全城區,惠及20萬居民。此舉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同時,海陽居民住宅取暖費每建筑平方米較往年下調一元錢。 國家電
讓集中供暖更清潔更高效
熱源——積極尋找替代能源 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熱源仍以煤為主,但天然氣代替燃煤鍋爐的趨勢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天然氣供求關系緊張狀況不容忽視 長久以來,燃煤鍋爐是集中供暖的主要熱能來源。而煤炭燃燒給空氣質量帶來的負擔重,減少煤炭使用量是大勢所趨。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