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放射性污泥存儲容器將滿核廢水凈化恐遇阻礙
據日本共同社25日消息,東京電力公司(東電)表示,由于儲存核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的容器最快將在2023年4月底儲滿,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處理工作可能面臨阻礙。 據報道,在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用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凈化的過程中,會產生泥漿狀的液體和固體混合物。這種污泥會產生強輻射,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會將它們放入特殊的聚乙烯容器中,并用阻隔輻射的水泥箱保管。 截至8月,廠區內的水泥箱已填滿96%,如不采取措施,最快到2023年4月底將被裝滿。屆時,如果污泥無處堆放,ALPS就無法繼續運轉。 據報道,目前已有4192個儲存容器的保管場所,東電計劃在此基礎上再增設192個。但即便增加保管場所,裝滿的時間也只能推遲約一年。因此,目前還在對減少污泥產生量的問題進行探討。 東電預計,如果啟用從污泥中抽出水分的設備,可以減少儲存量。但由于抗震設計重新評估等原因,尚無法確定設備啟用時間。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閱讀全文
福島教訓將使核電更安全
福島核陰云不散。最近,有關放射性污水大量流入海洋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再次為核電發展蒙上陰影。 核電在所有能源形式中社會敏感性最高。公眾談“核”色變是因為核能利用的物理特性:核燃料和廢棄物的高放射性和難處理性。這種特性因為雖然罕見卻影響巨大的核電事故而極大地強化。于是,盡管核電站的安全管控已
福島核電站輻射值飆升
路透東京9月4日 - 日本核監管機構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儲水槽附近的輻射值激增逾20%,達到新高。這再度令人質疑福島核電站清理工作的進展。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稱,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值最高達到2,200毫西弗,遠遠高于周末時的1,800毫西弗。人類若不加防護地曝露在如此高的輻射下,數小時足以
福島核事故處理進入攻堅階段
“注水降溫”、“搶修電路”是這兩天日方處理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兩大主線。 如果注水能夠有效阻止乏燃料池繼續升溫而避免大量核物質外泄,如果能成功修復電路并啟動原子爐冷卻系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將會出現轉機,幾座反應堆則可免去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石棺封堆”的命運。 目
福島會否成日版切爾諾貝利?
圖為第一核電站3號(左)與4號反應堆。中新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16日報道,當地時間16日早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核反應堆廠房起火。此外,該核電站一帶從上午10?點左右開始升起白煙,這可能是3號機組冒出的水蒸氣。 鑒于無法排除4號機組乏燃料存儲池會
福島核電站清理污水難
目前,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清理工作已經進行了3年多時間,但媒體近日報道,事實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工人從事關鍵的清理任務,比如準備拆除破損的反應堆和移走具有放射性的燃料棒。 相反,福島核電站幾乎所有工作人員都忙于應對一個巨大的難題,即如何處理用于防止反應堆過熱的污水,這些污水不僅具有放射性,而且
日本福島輻射污水泄漏“失控”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管理層級別的研究員山下和彥13日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污水泄漏情況“沒有得到控制”。而幾天前為東京申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演說時,首相安倍晉三卻保證污水問題已經“得到控制”。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3日下午說,福島核電站泄漏污水的影
于華:福島核事故并非偶然
“很多人覺得日本人非常仔細,技術也很先進,福島核電站事故是不是偶然?應該說,日本發生這樣大的海嘯是偶然,但發生這樣嚴重的核事故卻有因可循。”7月10日,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研討會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舉行。該校工程教育學院的執行院長于華在演講時特別提到,日本其實在核能機構方面屢出工程管理漏洞,福
日本福島大米接連檢出輻射超標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道,日本福島市以及福島縣伊達市、二本松市的大米中接連被檢測出超出國家暫定標準(每千克500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福島縣產大米的安全性受到質疑。由日本農林水產省和福島縣政府主導的調查機制出現疏漏,福島大米必將因形象受損而滯銷。稻農和大米批發商為此苦惱不堪。 被暫停出
福島核事故處理困難超預期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布,根據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拍攝到的圖像分析,內部空間輻射量推算為最大每小時530希沃特。這是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觀測到的最大值,遠遠高于此前實際測量到的每小時73希沃特的數值。日本共同社指出,從2號機組的現狀來看,核燃料取出計劃勢必被打亂,廢爐進程可能不得
福島核污水治理成IAEA大會焦點
16日,第57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大會在維也納開幕,大會就和平利用核能、核安保、核監督保障和核裁軍等問題進行了5天的討論。 其中,日本核電站核污水泄露問題成為大會焦點。日本科學技術擔當相山本一太稱:“核污水的影響已被控制在核電站港灣內部。”他還說,港灣外側海水中的放射劑量未見顯著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