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類的結構特點和分布情況
指廣義的萜類(terpenes)碳氫化合物或萜類衍生物。生物體內除核酸、蛋白、脂肪和糖外,萜類和甾體化合物也是相當重要的兩類天然產物,在體內兩者都是由同樣原始物質生成的產物。類萜廣泛分布于動植物體內,該類物質的共同點是由若干或多個異戊二烯(isoprene) 單位以頭尾相連結而成,它們可能是線性,也可以連結成環。其低聚物如β-胡蘿卜素,輔酶Q10,鯊烯,法尼醇,維生素A、E和K等;高聚物如天然橡膠等。很多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如維生素A、E、K等。......閱讀全文
萜類的結構特點和分布情況
指廣義的萜類(terpenes)碳氫化合物或萜類衍生物。生物體內除核酸、蛋白、脂肪和糖外,萜類和甾體化合物也是相當重要的兩類天然產物,在體內兩者都是由同樣原始物質生成的產物。類萜廣泛分布于動植物體內,該類物質的共同點是由若干或多個異戊二烯(isoprene) 單位以頭尾相連結而成,它們可能是線性,也
萜類的分布情況和功能特點
類萜廣泛分布于動植物體內,該類物質的共同點是由若干或多個異戊二烯(isoprene) 單位以頭尾相連結而成,它們可能是線性,也可以連結成環。其低聚物如β-胡蘿卜素,輔酶Q10,鯊烯,法尼醇,維生素A、E和K等;高聚物如天然橡膠等。很多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如維生素A、E、K等。
萜類的來源和結構特點
萜是一大類碳氫化合物,多為有香味的液體,主要是由植物產生的,尤其是裸子植物;但有些昆蟲也可以產生萜類,如燕尾蝶。萜類物質往往具有揮發性,可用水蒸氣蒸餾或用乙醚提取。萜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鏈形的,環狀的,又有飽和程度不同的烯鍵。萜類經過化學修飾,如氧化,碳鏈重排,可以形成大量的類萜。很多人把類萜也叫做
萜類的結構特點
類萜是異戊二烯五碳單位(飽和的或部分飽和的五碳支鏈化合物)的聚合物。因其不含脂肪酸成分,故屬非皂化性脂質,亦稱類異戊二烯或異戊烯脂質。此外還有由異戊二烯聚合鏈通過碳-碳鍵與其他成分結合組成的條合異戊烯脂質。
萜類和甾類化合物的結構和特點介紹
種子植物能形成多種萜和甾體。已鑒定出結構的有3 500種左右。它們是由異戊烯單元構成,通過乙酸一甲瓦龍酸途徑生物合成。由兩個異戊烯(C5)單元合成單萜,如月桂烯、檸檬烯、薄荷醇、樟腦等許多芳香揮發油成分;?由3個異戊烯單元合成倍半萜,如植物激素脫落酸、驅腸寄生蟲藥山道年等,近年發現菊科植物含有多種倍
糖脂的結構特點及分布情況
1.糖基酰基甘油(glycosylacylglycerids),糖基酰甘油結構與磷脂相類似,主鏈是甘油,含有脂肪酸,但不含磷及膽堿等化合物。糖類殘基是通過糖苷鍵連接在1,2-甘油二酯的C-3位上構成糖基甘油酯分子。已知這類糖脂可由各種不同的糖類構成它的極性頭。不僅有二酰基油酯,也有1-酰基的同類物。
胞質環流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在胞質環流中,細胞周質區(cortical region)的細胞質是相當穩定的不流動的,只是靠內層部分的胞質溶膠在流動。在能流動和不流動的細胞質層面有大量的微絲平行排列,同葉綠體錨定在一起。胞質環流是由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胞質環流中,肌動蛋白的排列方向是相同的,正向朝向流動的方向,肌
晶體的分布情況和結構特性
晶體的分布非常廣泛,自然界的固體物質中,絕大多數是晶體。氣體、液體和非晶物質在一定的合適條件下也可以轉變成晶體。1.長程有序:晶體內部原子在至少在微米級范圍內的規則排列。2.均勻性:晶體內部各個部分的宏觀性質是相同的。3.各向異性:晶體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4.對稱性:晶體的理想外形和晶
磷脂酰甘油的結構特點及分布情況
B.Maruo和A.A.Benson(1958)在柵藻屬(Scenedesmus)細胞的醇抽提物中發現的磷脂的主要成分。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在微生物中,有時也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與心磷脂,磷脂酰肌醇一樣,是一種酸性磷脂。在生長中的大腸桿菌中,它的代謝速率較其它磷脂為高。它是由CDP甘油酯與磷酸甘油生物合
碳酸酐酶的結構特點及分布情況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種含鋅金屬酶,迄今在哺乳動物體內已發現至少有11種同工酶,它們的結構、分布、性質各異,多與各種上皮細胞泌H-和碳酸氫鹽有關,通過催化CO2水化反應及某些脂、醛類水化反應,參與多種離子交換 ,維持機體內環境穩態。1940年發現的第一個鋅酶,也是
脫落酸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脫落酸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15H20O4,是一種抑制生長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葉子脫落而得名。可能廣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葉子脫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進入休眠狀態、促使馬鈴薯形成塊莖等。對細胞的延長也有抑制作用。1965年證實,脫落素II和休眠素為同一種物質,統一命名為脫落酸。
酪氨酸酶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酪氨酸酶( EC 1. 14. 18. 1, tyrosinase,TYR) 又稱多酚氧化酶、兒茶酚氧化酶、陳干酪酵素等,是1種結構復雜的含多亞基的含銅氧化還原酶,廣泛存在于微生物、動植物和人體中。
萜類的結構及合成方法
萜類在生物體內是從異戊二烯衍生而來的。萜類的通式是(C5H8)n,n是異戊二烯的單元數。這叫做異戊二烯規則或叫做C5規則。異戊二烯可以首尾連接,也可以成環。異戊二烯就像是這些化合物的建筑磚塊。IPPDMAPP但是,異戊二烯本身并不直接參與合成,而是轉化成為活化的形式,也就是異戊烯基二磷酸(IPP,i
中生植物的形態結構和分布情況
形態結構和適應性均介于濕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間,是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的陸生植物。不能忍受嚴重干旱或長期水澇,只能在水分條件適中的環境中生活,陸地上絕大部分植物皆屬此類。
黃嘌呤的主要特點和分布情況
黃嘌呤(英語:xanthine)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人體及其他生物體的器官及體液內的一種嘌呤堿,常用作溫和的興奮劑和支氣管擴張劑,特別用于治療哮喘癥狀。咖啡因、茶堿及可可堿(主要在巧克力中發現)等常見的溫和興奮劑均由黃嘌呤衍生出來。黃嘌呤也是嘌呤代謝後的產物,并會在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轉換為尿酸。黃嘌呤
免疫球蛋白M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
無環三萜鯊烯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三萜 無環三萜鯊烯是由兩個倍半萜“頭-頭”連接而形成的,是膽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還有五環三萜β-香樹素,二聚倍半萜棉子酚等。
檀香萜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檀香萜英文名稱santalene定 義存在于檀香中的一種倍半萜類化合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檜萜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檜萜英文名稱sabinene定 義一種二環單萜。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雙萜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雙萜英文名稱diterpene定 義由四個異戊二烯單位構成的萜,如葉綠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核糖核酸酶-P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核糖核酸酶 P 是一種核糖核蛋白, 含有一個單鏈RNA分子, 長度為375個堿基, 結合一個相對分子質量為20kDa的多肽(119個氨基酸殘基)。RNA具有催化切割tRNA的能力,蛋白質則起間接的作用,可能是維持RNA結構的穩定。該酶廣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仁、葉綠體和線粒體)中,也參與核糖
什么是萜類?
廣義的萜類(terpenes)碳氫化合物或萜類衍生物。生物體內除核酸、蛋白、脂肪和糖外,萜類和甾體化合物也是相當重要的兩類天然產物,在體內兩者都是由同樣原始物質生成的產物。
萜類的存在形式
萜類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是以異戊二烯為基本單位的,因此其分類依據主要是以異戊二烯單位數目的不同為標準來進行。開鏈萜烯的分子組成符合通式(C5H8)n(n≥2),含有兩個異戊二烯單位的稱為單萜,含有三個異戊二烯單位的稱為倍半萜,含有四個異戊二烯單位的則稱為二萜,以此類推。倍半萜約有7 000 多種,是萜類
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結構特點及分布情況
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7H33N9O15P2,分子量為785.56。為橙黃色粉末,有吸濕性,易溶于水,能溶于吡啶和苯酚,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黃綠色熒光,日光下遇堿分解為核黃素。由核黃素和兩個磷酸基及腺苷組成的二核苷酸。廣泛分布在好氧生物和厭氧生物的體內。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是
草酸的信息和分布情況
草酸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H?C?O?,是生物體的一種代謝產物,二元弱酸,廣泛分布于植物、動物和真菌體中,并在不同的生命體中發揮不同的功能。?研究發現百多種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莧菜、甜菜、馬齒莧、芋頭、甘薯和大黃等植物中含量最高,由于草酸可降低礦質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人體中容易與鈣離子形成草酸鈣
溶菌酶的作用和分布情況
溶菌酶(lysozyme)又稱胞壁質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質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種能水解細菌中黏多糖的堿性酶。溶菌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
肉堿的作用和分布情況
肉堿(carnitine),是一種類氨基酸,屬于季銨陽離子復合物,可以通過生物合成方法從賴氨酸及蛋氨酸兩種氨基酸合成產生,在體內與脂肪代謝成能量有關。1905年在肌肉中發現并被提取出來,化學結構式為(CH3)3N+?CH2CH(OH)CH2COO-。肉堿存在有兩個立體異構:包括有生物活躍的L-肉堿,
脲酶的特性和分布情況
一種含鎳的寡聚酶。 Mr約為483000。?pI4.8,最適pH值 7.4,具有絕對專一性,特異性地催化尿素水解釋放出氨和二氧化碳。CO(NH2)2+H2O →CO2 +2NH3能將尿素(脲)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銨的酶。廣泛分布于植物的種子中,但以大豆、刀豆中含量豐富。也存在于動物血液和尿中。某
萜品烯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萜品烯英文名稱terpinene定 義單萜單環類化合物。為1-甲基-4-異丙基環己二烯,分α萜品烯(1,3-萜二烯)和γ萜品烯(1,4-萜二烯)兩種。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檜萜醇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檜萜醇英文名稱sabinol定 義含羥基的檜萜。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