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雙碳驅動能源革命
......閱讀全文
光伏+儲能”助力新能源消納
伴隨光伏裝機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如何有效解決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間歇性,化解棄光癥結,成為光伏乃至整個能源行業的共同思考,儲能正在成為上述問題的答案。現階段儲能技術不斷成熟、市場空間不斷開拓,在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電力波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光伏和儲能結合,在業內看來代表了光伏行業發展的未
碳中和與產業融合推動未來能源革命
2022年7月20~21日,以“碳中和與全球產業融合”為主題的第四屆未來能源大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指出,“十四五”是加快推進我國傳統能源向現代化能源,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能源行業要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開放合作的高質量發展思路。政府與企業要共同發力,跨行業,跨部門協同
等離子電子掀起行業低碳革命
去年12月1日,《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新國標將平板電視產品分為3個能效等級,一級為最佳節能效果,二級為節能產品評價等級,三級為準入等級。并且要求在產品上貼上能效標識,達不到3級標準的高能耗平板電視將于2011年3月1日之前被強制退市。隨著平板電視能效標準的施行,能效
4.23億元!“雙一流”高校,獲批國家級平臺!
據華北電力大學官網消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發布《關于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正式獲批。至此,華北電力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數量增至4個,學校重大平臺建設又上新臺階。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圍繞儲能產業技
環保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二):環境監測的大環保時代
機制驅動,監測先行,“智慧環境”成趨勢 (一)環境監測進入全面推進期 我國環境監測起步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以系統的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為最初的起點,發展緩慢,近兩年由于霧霾等因素驅動,才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0年,全國環保系統已建立2587個環境監測站,基本形成了國控、省控、市控
數智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論壇在太原舉辦
9月2日,2022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分論壇——數智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論壇在山西太原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數字技術重構能源生態”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推動能源數字化轉型、“雙碳”目標實現路徑、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多角度探討。 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
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儲能專場在京舉辦
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9月18日,以“支撐雙碳目標的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分論壇五——儲能專場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辦。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雙碳”目標的有力驅動下,儲能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契機。作為最早設置“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之一,同時也獲
全球儲能與新能源影響力峰會2021GEIS2021圓滿結束!
全球儲能與新能源影響力峰會2021GEIS2021圓滿結束!? ? ? ?全球儲能與新能源影響力峰會2021GEIS2021由上海捷恩思商務(J&S Consultancy)主辦、新材料在線、德國儲能聯盟、澳洲儲能聯盟協辦,并得到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華潤電力、中華電力(CLP)、中國華能集團、華為
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印發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的通知教高函〔2020〕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
新能源-微電網中各種儲能方式比較
鑒于微電網系統的特點和儲能的作用,對儲能裝置的性能特點具有較為獨特的要求。概括起來包括:能量密度大,能夠以較小的體積重量提供較大的能量;功率密度大,能夠提供系統功率突變時所需的補償功率,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儲能效率高;高低溫性能好,能夠適應一些特殊環境;以及環境友好等。現階段微電網中可利用的儲能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