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聚核糖體的介紹
多聚核糖體(polyribosome)是指合成蛋白質時,多個甚至幾十個核糖體串聯附著在一條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狀結構。在合成多蛋白質時,核糖體并不是單獨工作的,常以多聚核糖體的形式存在。一般來說,mRNA的長度越長,上面可附著的核糖體數量也就越多。 這樣,一條mRNA就可以在幾乎同一時間被多個核糖體利用,同時合成多條肽鏈。需要注意的是,多聚核糖體只是讓很多核糖體可以一起工作,以增加肽鏈的合成效率,每條肽鏈還是只能有一個核糖體來合成,而且所用時間并沒有縮短——只是“同時性”提高了效率。 多聚核糖體進行多肽合成的優點即在于:不論多肽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或是mRNA的長短如何,單位時間內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數目都大體相等。這對mRNA的利用及對其數量的調控更為經濟和有效。......閱讀全文
關于多聚核糖體的介紹
多聚核糖體(polyribosome)是指合成蛋白質時,多個甚至幾十個核糖體串聯附著在一條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狀結構。在合成多蛋白質時,核糖體并不是單獨工作的,常以多聚核糖體的形式存在。一般來說,mRNA的長度越長,上面可附著的核糖體數量也就越多。 這樣,一條mRNA就可以在幾乎同一時
關于多聚核糖體的形成過程
肽鏈合成開始時,在mRNA的起始密碼子部位,核糖體亞基裝配成完整的起始復合物后,向mRNA的3'端移動,開始多肽鏈的合成,直到到達終止密碼子處。核糖體在mRNA的每一個密碼子處便與有與之互補的反密碼子的tRNA(攜帶有相應氨基酸)結合,之后其上的氨基酸便與核糖體上的肽鏈相連,空的tRNA
多聚核糖體的定義
多聚核糖體(polyribosome)是指合成蛋白質時,多個甚至幾十個核糖體串聯附著在一條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狀結構。在合成多蛋白質時,核糖體并不是單獨工作的,常以多聚核糖體的形式存在。一般來說,mRNA的長度越長,上面可附著的核糖體數量也就越多。 這樣,一條mRNA就可以在幾乎同一時
簡述多聚核糖體的意義
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同一條mRNA分子能夠同多個核糖體結合,同時合成若干條蛋白質多肽鏈,結合在同一條mRNA上的核糖體就稱為多聚核糖體。 在mRNA的起始密碼子部位,核糖體亞基裝配成完整的起始復合物,然后向mRNA的3’端移動,直到到達終止密碼子處。當第一個核糖體離開起始密碼子后,空出的起始密碼
關于多聚磷酸的基本介紹
多聚磷酸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Hn+2PnO3n+1,無色透明黏稠狀液體,具有腐蝕性,屬二級無機酸性腐蝕物品。多聚磷酸為質子酸,能溶解多種低分子及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用作失水劑、環化劑、酰化劑,是縮合、環化、重排、取代等反應的催化劑或溶劑。有時用多聚磷酸酯(PPE)類以增加多聚磷酸在有
關于聚核糖體的異常和功能抑制介紹
電鏡下,多聚核糖體的解聚和粗面內質網的脫粒都可看作是蛋白質合成降低或停止的一個形態指標。 多聚核糖體的解聚:是指多聚核糖體分散為單體,失去正常有規律排列,孤立地分散在胞質中或附在粗面內質網膜上。一般認為,游離多聚核糖體的解聚將伴隨著內源性蛋白質生成的減少。脫粒是指粗面內質網上的核糖體脫落下來,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定義介紹
1、核糖體(ribosome)定義 核糖體是細胞內一種核糖核蛋白顆粒(ribonucleoproteinparticle),主要由rRNA和蛋白質構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多肽鏈,所以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分子機器。 2、核糖體蛋白 構成核糖體的蛋白質。大腸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形成介紹
真核細胞的大小亞基是在核中形成的,在核仁部位rDNA轉錄出45SrRNA,是rRNA的前體分子,與胞質運來的蛋白質結合,再進行加工,經酶裂解成28S,18S和5.8S的rRNA,而5SrRNA則在核仁外合成28S,5.8S及5SrR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RNP分子團。為大亞基前體,分散在核仁顆粒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分類介紹
按核糖體存在的部位可分為三種類型:細胞質核糖體、線粒體核糖體、葉綠體核糖體。 按存在的生物類型可分為兩種類型:真核生物核糖體和原核生物核糖體。 原核細胞的核糖體較小,沉降系數為70S,相對分子質量為2.5x103kDa,由50S和30S兩個亞基組成;而真核細胞的核糖體體積較大,沉降系數是80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基本介紹
聚核糖體是最小的細胞器,光鏡下見不到的結構。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用電鏡觀察植物細胞時發現胞質中存在一種顆粒物質。 1955年Palade在動物細胞中也看到同樣的顆粒,進一步研究了這些顆粒的化學成份和結構。1958年Roberts根據化學成份命名為核糖核蛋白體,簡稱核糖體R
多聚核糖體在蛋白質合成中的意義
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同一條mRNA分子能夠同多個核糖體結合,同時合成若干條蛋白質多肽鏈,結合在同一條mRNA上的核糖體就稱為多聚核糖體。 在mRNA的起始密碼子部位,核糖體亞基裝配成完整的起始復合物,然后向mRNA的3’端移動,直到到達終止密碼子處。當第一個核糖體離開起始密碼子后,空出的起始密碼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理化特性介紹
核糖體的主要成份為蛋白質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細胞中為1.5:1,在真核細胞中為1:1,每個亞基中,以一條或二條高度折疊的rRNA為骨架,將幾十種蛋白質組織起來,緊密結合,使rRNA大部份圍在內部,小部份露在表面。由于RNA的磷酸基帶負電荷超過了蛋白質帶的正電荷,因而核糖體顯強的負電性,易與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超微結構介紹
非膜相結構,大小15-20nm,可單個或成群分布于細胞質中,也可附著在核外膜,內質網上,或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中,用負染色高分辨電鏡觀察,核糖體不是圓形顆粒,而是由大、小二個亞基組成的不規則顆粒。 大亞基側面觀是低面向上的倒圓錐形,底面不是平的,邊緣有三個突起,中央為一凹陷,似沙發的靠背和扶手
關于最小的細胞器—聚核糖體的蛋白質生物合成介紹
(一)蛋白質合成的細胞內定位 核糖體的功能就是將mRNA上的遺傳密碼(核苷酸順序)翻譯成多肽鏈上的氨基酸順序。因此,它是肽鏈的裝配機,即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細胞合成的蛋白質可分為兩類:外輸性蛋白和內源性蛋白。 1.外輸性蛋白:主要在固著核糖體上合成,分泌到細胞外發揮作用,如抗體蛋白、蛋白
關于多聚酶鏈反應的基本原理介紹
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稱體外核酸擴增技術,即對特定DNA片段進行非細胞依賴性擴增,其基本過程是將已提取的待測DNA在一對寡核苷酸引物、三磷酸核苷及耐熱DNA多聚酶存在的情況下,分別于90℃、55℃和72℃下經變性、退火和核苷酸鏈的延伸,如此循
關于核糖體的基本介紹
核糖體是無膜結構,分為附著核糖體和游離核糖體,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是由rRNA和核糖核蛋白構成的微小顆粒,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所有細胞都含有核糖體。 核糖體是細胞內一種核糖核蛋白顆粒,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質構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多肽鏈,所以核糖體是細胞內
關于核糖體的分類介紹
細菌核糖體 細菌的核糖體70S核糖體由30S的小亞基和50S的大亞基組成。30S小亞基含有16S RNA(1540個核苷酸)和21種核糖體蛋白質;大亞基由5S RNA(120個核苷酸)、23S RNA(2900個核苷酸)及31個核糖體蛋白組成[5]。 真核生物核糖體 真核生物的核糖體80S
關于核糖體蛋白的介紹
一組高度酸性的核糖體蛋白(RP),也稱為P蛋白,在核糖體莖中以多拷貝存在于60S亞基上,P蛋白介導選擇性翻譯[30]。這些P蛋白可以在酵母和哺乳動物細胞中找到。如果酵母中沒有P蛋白,酵母對冷敏感。如果人體細胞缺失P蛋白,誘導細胞自噬。 某些核糖體蛋白是絕對關鍵的,而其它核蛋白則不是。例如,在小
關于核糖體核酶的介紹
核糖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其rRNA占到組分的50%,剩余的50%是一些小型蛋白。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維持rRNA的正確折疊,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催化作用都是rRNA介導的。 核糖體有兩個通道:mRNA-tRNA通道(貫穿三個tRNA結合位點:A、P、E)和肽鏈出口通道。大部分新合成的肽鏈都是
多聚磷酸的制備
工業上多磷酸的制備是通過磷酸高溫聚合脫水(500℃以上)制得。控制酸流和熱氣流可得到不同含量的多磷酸(100%、105%、115%、117%甚至更高)。因為熱法的磷酸雜質含量更少,所以用熱法磷酸聚合的多磷酸品質更好。
多聚體的概念
多聚體是由單體(monomers)結合而成的分子。生物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糖)都是多聚體(polymers)。
生化檢測項目DNA多聚酶介紹
DNA多聚酶介紹:???????基因是遺傳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病原體的生物特性。除個別病毒外,現知的所有微生物均是以核酸為遺傳物質。乙肝病毒的基因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與病毒復制所必需的DNA聚合酶關系密切。因此基因檢測成為乙肝檢測組成部分。DNA多聚酶正常值:???????25cpm。DNA多
關于核糖體的生物合成和核糖體的起源介紹
1、生物合成 細菌細胞通過多個核糖體基因操縱子的轉錄在細胞質中合成核糖體。在真核生物中,該合成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和核仁中,組裝過程涉及四種rRNA合成、加工和組裝中協調作用的超過200種的蛋白質。 2、核糖體的起源 核糖體可能最初起源于RNA,看起來像一個自我復制的復合體,只是有在氨基酸出現
關于核糖體的組成相關介紹
核糖體是一種高度復雜的細胞機器。它主要由核糖體RNA(rRNA)及數十種不同的核糖體蛋白質(r-protein)組成(物種之間的確切數量略有不同)。核糖體蛋白和rRNA被排列成兩個不同大小的核糖體亞基,通常稱為核糖體的大小亞基。核糖體的大小亞基相互配合共同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將mRNA轉化為多肽鏈
關于核糖體RNA的結構介紹
測定rRNA的空間排列方式的方法主要有電鏡法和交聯法。其功能部位通過幾種方法確定在70S核糖體圖1中顯示了rRNA分子的結合部位和方向。在電鏡下,16SrRNA的排列呈V型,一個臂比一個臂稍厚和長。23S的大小和形狀可與50S"皇冠"式樣很好匹配。有結論認為,rRNA形成了核糖體亞基的骨架,蛋白
關于游離核糖體的基本介紹
游離核糖體是在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中,結合有mRNA的核糖體都是游離存在的(實際上是與細胞骨架結合在一起的),不與內質網結合。這種核糖體之所以不與內質網結合,是因為被合成的蛋白質中沒有特定的信號,與核糖體無關。在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中, 結合有mRNA的核糖體都是游離存在的(實際上是與細胞骨架結合在
關于聚核糖體的功能—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第二個階段介紹
在多聚核糖體上的mRNA分子上形成多肽鏈 氨基酸在核糖體上的聚合作用,是合成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個步驟: (1)多肽鏈的起始:mRNA從核到胞質,在起始因子和Mg的作用下,小亞基與mRNA的起始部位結合,甲硫氨酰(蛋氨酸)—tRNA的反密碼子,識別mRNA上的起始密碼AuG(mRNA)互補結
關于聚核糖體的功能—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第三個階段介紹
與膜結合的核糖體和游離核糖體在性質上是一樣的,那這種核糖體為什么會結合到粗面內質網膜上呢?新肽鏈又是怎樣進入RER囊腔的呢?信號學說闡明了固著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的特殊性,該學說的基本要點。 (1)分泌蛋白質多肽的合成一開始也在游離多聚核糖體上,但其mRNA在AUG之后有一段45-90bp的信號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DNA多聚酶介紹
DNA多聚酶介紹:???????基因是遺傳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病原體的生物特性。除個別病毒外,現知的所有微生物均是以核酸為遺傳物質。乙肝病毒的基因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與病毒復制所必需的DNA聚合酶關系密切。因此基因檢測成為乙肝檢測組成部分。DNA多聚酶正常值:???????25cpm。DNA多
多聚磷酸的性質與穩定性介紹
1、能與水混溶并水解為正磷酸,不結晶。有腐蝕性。? 2、多聚磷酸是由磷酸(H3PO4)加熱脫水縮合而成。也可用五氧化二磷加入純水后再加熱縮合得到。室溫下為無色透明的糖漿狀物質。低溫時為堅固的玻璃狀,加熱到50~60℃出現流動性。易潮解,與水混溶并水解為磷酸。多聚磷酸的濃度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