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酯羥肟化法合成羥肟酸高分子的介紹
聚丙烯酸酯羥肟化法是將帶有酯基的高分子或將酯基引入到高分子骨架上后,與羥胺在堿性條件下肟化反應,將酯基轉化為羥肟酸基團。該法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效率高,已成為制備含羥肟基聚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三氯硅基丙酸甲酯對沸石進行化學改性,然后與羥胺在25℃下羥肟化,制備出了以沸石為骨架的羥肟酸吸附劑。鐘宏等將高相對分子質量的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粉體分散在極性有機溶劑中,與烷基化試劑進行非均相酯化反應,然后與羥胺溶液進行非均相異羥肟酸化反應,生成高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羥肟酸基團的水溶性聚合物。......閱讀全文
聚丙烯酸酯羥肟化法合成羥肟酸高分子的介紹
聚丙烯酸酯羥肟化法是將帶有酯基的高分子或將酯基引入到高分子骨架上后,與羥胺在堿性條件下肟化反應,將酯基轉化為羥肟酸基團。該法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效率高,已成為制備含羥肟基聚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三氯硅基丙酸甲酯對沸石進行化學改性,然后與羥胺在25℃下羥肟化,制備出了以沸石為骨架的羥肟酸吸附劑。
羥肟酸高分子的合成聚丙烯酰胺羥肟化法介紹
酰胺基肟化的反應活性略低于酯基,在羥肟酸高分子的合成中應用也較多。分別以N,N,-亞基雙丙烯酰胺(N型)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型)為交聯劑的交聯丙烯酰胺在堿性條件下與羥胺進行羥肟化反應,制備出了兩種聚羥肟酸水凝膠。以聚丙烯酰胺和二乙烯基苯為原料制備出交聯聚丙烯酰胺樹脂,并于羥胺在75~8
分子印跡氧肟酸樹脂合成羥肟酸高分子的介紹
分子印跡是一項具備特異識別功能的新興技術,以其高選擇性的獨特優點吸引了各國研究人員的注意,已成為吸附樹脂制備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以La(Ⅲ)、Ce(Ⅲ)、Nd(Ⅲ)等為印跡離子,以丙烯基氧肟酸為單體進行本體聚合,成功制備了對印跡離子具有良好吸附選擇性的分子印跡氧肟酸樹脂。
羥肟酸的合成方法羥胺法的介紹
羥胺法分為羥胺的游離和羥肟化兩步反應。根據羥肟化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羥胺-酯法、羥胺-酰氯法和羥胺羧酸法。反應可以看成在堿性條件下,羧酸或其衍生物R—CO—L(L為OH、Cl、OR 等)與羥胺發生肟化反應。對反應進行熱力學和動力學的理論分析可得,羥胺與羧酸或羧酸衍生物的反應活性為:酰氯>酯>羧
關于羥肟酸的展望介紹
羥肟酸類化合物的研究雖然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其合成和應用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有一些問題存在,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解決。 (1)羥肟酸類抑制劑的研究較為深入,它具有作用靶點明確、活性高等特點,但也存在在人體內不穩定、生物利用率低、臨床應用有毒性等問題。因此,設計合成新型高效、低臨床毒性異羥
概述羥肟酸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有關羥肟酸的合成方法的報道已有許多,常用的方法有羥胺法、硝基烷烴重排法、胺類氧化法、硝基烷烴還原法和亞硝基化合物與醛反應制取法等。高分子化學改性法是國內外合成羥肟酸高分子聚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以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等高分子為骨架進行羥肟化改性,引入羥肟酸配位基。近年來也有一些單體聚
羥肟酸的合成方法硝基烷烴重排法介紹
硝基烷烴重排法可分為濃硫酸重排法和光電重排法。兩種重排法都是通過一定的外界條件,使硝基烷烴發生異構重排,得到羥肟酸。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原料來源廣、成本低,并且避免使用羥胺,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
關于羥肟酸的基本信息介紹
羥肟酸是一類有機物,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二價氧被肟基取代的羧酸衍生物。羥肟酸一般呈淺黃色硬油脂狀或為黃色粘稠液體,密度d4=0.988g/Cm,電離常數K值為2.0×10,是一種極弱的有機酸。它與苛性鈉(鉀)生成弱酸強堿鹽,純品為白色鱗片狀晶體,能溶于水,其水溶性隨碳鏈的增長而減小。工業羥肟酸為紅棕
關于羥肟酸在浮選方面的應用介紹
羥肟酸是一種早已為人們熟悉,廣泛應用于礦物浮選的螯合類捕收劑。羥肟酸具有捕收強力強、選擇性好、低毒等優點,在鎢礦、稀土礦、錫礦和鈦鐵礦等礦石的浮選方面,取得了較理想的選別效果,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氧化礦捕收劑。 合成了對叔丁基苯甲羥肟酸,考察了其對鈦鐵礦的浮選性能。浮選試驗結果表明,對叔丁基苯
簡述異羥肟酸鐵反應的原理
酯與羥胺作用可生成異羥肟(wò)酸,再與三氯化鐵作用即生成呈紫紅色或紅色的異羥肟酸鐵。這是識別酯類化合物與其他類型化合物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異羥肟酸鐵反應用于氟乙酰胺定性檢驗的原理為, 在堿性條件下氟乙酰胺與羥胺反應生成異羥肟酸, 進一步與高鐵離子反應生成紫色異羥肟酸鐵絡合物。經中毒流行病學調
簡述羥肟酸樹脂作為螯合樹脂使用
羥肟酸樹脂是一類具有羥基和肟基雙配體的典型螯合樹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用于金屬的富集和分離分析。螯合樹脂是一類具有選擇性吸附能力,具有應用前景的新材料。 根據軟硬酸堿理論,稀土元素屬于硬酸,易與屬于硬堿或中間堿的含O、N 原子基團形成配位鍵,氧肟酸螯合樹脂具有羰基和肟基雙配位體,是稀土元
關于羥肟酸在醫藥方面的應用介紹
隨著癌癥發病率的升高,抗癌活性藥物的設計合成在世界范圍內備受關注。經有關研究證實,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與組蛋白去乙酰化狀態的失衡密切相關,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通過增加細胞內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能選擇性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分化和凋亡。羥肟酸類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是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羥肟酸化合物簡介
羥肟酸類化合物是一類對金屬離子具有高效選擇性的典型螯合劑。由于其分子結構中具有含孤對電子的氧和氮并且位置相互靠近,使它能與金屬離子螯合生成穩定的螯合物。這樣的特殊結構,使得羥肟酸類化合物已被廣泛用于金屬氧化礦的浮選、溶劑萃取、廢水處理以及醫藥等領域。
關于羥肟酸化合物的性質介紹
羥肟酸類化合物主要包括羥肟酸和羥肟酸高分子兩大類,其中羥肟酸高分子又包括線型羥肟酸高分子和具有三維交聯結構的羥肟酸螯合樹脂。羥肟酸具有羥肟酸和氧肟酸兩種互變異構體,故也稱為氧肟酸或異羥肟酸。這兩種互變異構體同時存在,不可分離,通常以氧肟酸的形式為主。 羥肟酸可以看做是羧酸的衍生物,它的酸性比相
關于異羥肟酸鐵反應的檢識方法和應用介紹
檢識方法 取樣品乙醇液1ml,加新鮮的1mol/L鹽酸羥胺甲醇液0.5ml、6ml/L氫氧化鉀甲醇液0.2ml,加熱至沸,冷后加5%鹽酸酸化,最后加1%三氯化鐵溶液1~2滴,顯紫紅色。 應用 用于鑒別內酯(酯類、香豆素類等),分子中具有酯結構,堿水解后與鹽酸羥胺生成異羥肟酸鹽,在弱酸性條件
肟酸高分子作為絮凝劑和沉淀劑使用介紹
羥肟酸高分子因其穩定的螯合作用,在各種難以處理的廢水和赤泥脫水處理中受到廣泛應用。 羥肟酸類絮凝劑具有上清液澄清度好,壓縮帶液固比低等優勢,但其沉降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提高羥肟酸類絮凝劑的沉降速度是的研究熱點。陳鋒等合成了乙基苯乙烯-丙烯酰胺-丙烯羥肟酸聚合物以及一種帶苯環結構的羥肟酸類絮凝劑
羥肟酸類化合物作為萃取劑使用的介紹
羥肟酸類化合物具有較高的萃取選擇性。因其對銅有較好的選擇性,可以從多種元素中優先萃取銅,已廣泛應用于銅萃取工業中。 美國早期研究開發的以磷酸三丁酯(TBP)為溶劑的輻照鈾燃料的萃取法后處理技術,是普遍認可的可行、經濟的后處理方法。在TBP-煤油組成的有機萃取相中加入乙酰羥肟酸,經多次實驗研究證
關于頭孢唑肟的合成方法介紹
往二甲基甲酰胺(4.0g,54.8mmo1)和200ml四氫呋喃的溶液中,在-5~5℃和攪拌下,滴加三氯氧磷(8.4g,54.8mmo1),攪拌10min,得到Vilsmeier試劑。在冰浴冷卻下,加入(2-甲酰胺基-4-噻唑基)乙醛酸(5.35g,26.7mmo1),攪拌30min形成活性酸溶
關于頭孢唑肟的合成方法介紹
方法1:往二甲基甲酰胺(4.0g,54.8mmo1)和200ml四氫呋喃的溶液中,在-5~5℃和攪拌下,滴加三氯氧磷(8.4g,54.8mmo1),攪拌10min,得到Vilsmeier試劑。在冰浴冷卻下,加入(2-甲酰胺基-4-噻唑基)乙醛酸(5.35g,26.7mmo1),攪拌30min形成
氧雜萘鄰酮的檢識反應
1、異羥肟酸鐵反應 :堿性條件下,香豆素內酯可開環,與鹽酸羥肟縮合成異羥肟酸,然后在酸性條件下與三價鐵離子絡合呈紅色。 2、三氯化鐵反應: 含有酚羥基的香豆素可與三氯化鐵試劑產生顏色反應。 3、Gibbs反應: 2,6-二氯(溴)苯醌氯亞胺,在弱堿性條件下可與酚羥基對位的活潑氫縮合成藍色化合
螯合萃取劑的工作機理
羥酮類萃取劑和羥醛類萃取劑屬羥肟類化合物。羥肟分子中含有羥基(—OH)和肟基(=C=NOH),由于羥肟分子結構中具有不能自由旋轉的碳-氮雙鍵(C=N),故存在著順反式異構體。兩個羥基在雙鍵同側的為順式,在異側的則為反式。順、反二式的含量 一般為1/7左右。羥肟萃取金屬是通過羥基氧原子及肟基氮原子與金
關于螯合萃取劑的基本信息介紹
濕法冶金中所使用的螯合萃取劑主要是酸性螯合萃取劑,主要有羥酮類萃取劑、羥醛類萃取劑和喹啉類萃取劑。 羥酮類萃取劑和羥醛類萃取劑屬羥肟類化合物。羥肟分子中含有羥基(—OH)和肟基(=C=NOH),由于羥肟分子結構中具有不能自由旋轉的碳-氮雙鍵(C=N),故存在著順反式異構體。兩個羥基在雙鍵同側的
關于亞硝基化合物與醛反應制取法的介紹
亞硝基化合物和醛在酸催化下,以水為介質,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生成羥肟酸,可以獲得95%的高轉化率。 除了上述方法,還有一些合成方法,如熱裂解法、固相合成法、微波法和生物轉化法等,這些方法由于反應條件苛刻,產率低等原因的限制,均未得到廣泛應用。
關于羥甲烯龍的合成方法介紹
1、合成方法 可用番麻皂素或劍麻皂素經乙酰化、還原、開環、氧化、水解、消除、肟化、重排、水解、加成、氧化、水解、縮合等多步反應制得該品。 2、用途 康力龍的中間體。本身為蛋白同化激素類藥物,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抑制蛋白質異生,并能降低血膽固醇、減少鈣磷排泄和減輕骨髓抑制,促進發育,促進組織新
關于己內酰胺的制備方法介紹
1.肟法:首先將高純度的環己酮與硫酸羥胺在80-110℃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環己酮肟。分離出來的環己酮肟以發煙硫酸為催化劑,在80-110℃經貝克曼重排轉位為粗己內酰胺,粗己內酰胺通過萃取、蒸餾、結晶等工序,制得高純度己內酰胺。肟法的原料環己酮可由苯酚加氫得環己醇,再脫氫而得;或由環己烷空氣氧化生
血清尿素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1、二乙酰-肟法: (1)尿素不能直接與二乙酰-肟反應,加入二乙酰-肟和強酸的目的是生成能與之反應二乙酰。加入Fe3+ (或Cd2+)是為消除反應過程中生成的羥胺的干擾,硫氨脲可使反應的敏感度提高20倍。以前許多書刊介紹的方法是將二乙酰-肟與硫氨脲配在一起。但兩者可生成針狀黃色物質
關于頭孢唑肟的基本介紹
頭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白色或淺灰黃色結晶性粉末,幾無臭。易溶于水,略溶于甲醇,幾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乙醚或乙酸乙酯,水溶液pH為6~8。臨床上常用其鈉鹽,主要用于治療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骨關節等感染。 中文名稱:頭孢唑肟 中文別名:(6R,7R)-7-[[2,3-二氫-
關于頭孢噻肟的基本介紹
頭孢噻肟,為第三代頭孢菌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革蘭陰性桿菌的作用明顯優于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尤其對流感桿菌、大腸桿菌、腸桿菌、產枸櫞酸菌屬、沙雷菌屬、克雷白桿菌屬及產β-內酰胺酶的耐藥大腸桿菌的作用比頭孢哌酮強,特別對產青霉素酶的嗜血桿菌的作用最強。頭孢噻肟治療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患者,臨床反應最
關于克拉霉素的生產方法介紹
1.以紅霉素為原料,水解脫去氨基上的一個甲基,再和氯甲酸芐酯反應,對5位側鏈四氫吡喃環上的羥基和氨基進行保護,然后在二甲亞砜和四氫呋喃中和碘甲烷反應,對6位上的羥基進行甲基化,再催化氫解脫去保護基,和甲醛反應對氨基進行羥甲基化,最后還原為甲基,即為克拉霉素。 2.(1)紅霉素A肟(019-2)
頭孢菌素分類有哪些
第一代頭孢菌素第二代頭孢菌素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噻吩(先鋒霉素Ⅰ)頭孢噻啶(先鋒霉素Ⅱ)頭孢孟多(頭孢羥唑)頭孢呋辛(西力欣)頭孢噻肟(頭孢氨噻肟)頭孢唑肟(頭孢去甲噻肟)頭孢氨芐(先鋒霉素Ⅳ)頭孢唑啉(先鋒霉素Ⅴ)頭孢西丁(美福仙)頭孢拉宗頭孢甲肟(頭孢氨噻肟唑)頭孢曲松(頭孢三嗪)頭孢拉定(先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