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普卡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本品毒副作用大,惡心、嘔吐是常見的不良反應,亦可產生腹瀉、口炎、皮疹及發熱等。在部分病人本品可產生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不安、乏力、怠倦、頭痛;約有3%病人可出現嚴重的面部潮紅。肝、腎毒性的發生率較高,表現為SGPT、血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并出現低血鈣、低血磷及低血鉀。 白細胞下降并不多見,但常引起血小板下降,有時很嚴重,伴有鼻出血、皮下血腫,有時發展到全身性出血,以致難以控制的胃腸道出血而致死。這一嚴重的毒副作用與劑量有關,本品所引起的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功能不良、纖溶活力增加、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以及凝血因子Ⅱ、V、Ⅶ及x的減少。......閱讀全文
使用普卡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本品毒副作用大,惡心、嘔吐是常見的不良反應,亦可產生腹瀉、口炎、皮疹及發熱等。在部分病人本品可產生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不安、乏力、怠倦、頭痛;約有3%病人可出現嚴重的面部潮紅。肝、腎毒性的發生率較高,表現為SGPT、血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并出現低血鈣、低血磷及低血鉀。 白細胞下降并不多
關于普卡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1.胃腸道反應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 2.骨髓抑制:主要使血小板及白細胞下降。 3.肝、腎功能損害較突出,故在治療期間應經常查肝、腎功能。 4.其他可有凝血障礙,導致咯血、鼻衄、少數病人有口腔炎、皮膚色素沉著、藥疹等。 5.少數病人有發熱、面部水腫、痤瘡樣皮疹、嗜睡、無力、頭痛和抑郁
關于普卡霉素的基本介紹
普卡霉素 又稱光神霉素,金霉酸;光輝霉素。由鏈霉菌Streptarrryces tanushiensis或S . 684號菌株培養液中提取的抗生素。鮮黃色結晶。易溶十水、丙酮 ,醇、氯仿,微溶于苯及乙醚。對光不穩定,水溶液在冰箱中保存穩定。本品對多種動物腫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機理是與1DN
關于普卡霉素的藥動學的介紹
有關本品藥代動力學資料很少。有報道給小鼠腹腔注射本品的標記物,肝、腎組織中濃度較高,肝中的枯否細胞以及腎小管細胞中濃度尤高,腦組織中濃度較低,但用藥后4 h,腦脊液中濃度與血中濃度相似;在小鼠血中本品消除較快,特別是用藥的頭2 h內。本品排泄較快,于用藥后4 h內從尿及糞中排泄67%,在體內的代
簡述普卡霉素的臨床應用
本品對睪丸胚胎瘤、肺轉移性或擴散性睪丸胚胎瘤、腦瘤(星形細胞膠質瘤及轉移性腦瘤)、惡性淋巴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等均有一定療效,它對惡性腫瘤所引起的高血鈣癥有明顯療效,使血鈣下降;它對非腫瘤所引起的高血鈣亦有療效,使用較小劑量即可奏效,但療效因人而異,且療效僅能持續數天。本品亦可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
簡述普卡霉素的藥理學
普卡霉素對革蘭陽性細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對HeLa細胞有明顯細胞毒作用,對P388白血病、Lewis肺癌、Ca755腺癌、S180及W-256等均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它可抑制DNA及RNA的合成,主要是后者;本品與DNA形成穩定的復合物,干擾DNA的模板作用,從而選擇性地抑制RNA合成。它亦可抑制
使用竹桃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1、胃腸道反應,可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2、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藥物熱。 3、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黃疸等。 4、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使用林可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 1、腹或胃絞痛、疼痛、嚴重氣脹; 2、嚴重腹瀉(水樣或血樣); 3、發熱; 4、惡心、嘔吐; 5、異常口渴; 6、異常疲乏或軟弱; 7、顯著體重減輕(偽膜性腸炎)。 大劑量林可霉素靜注時可引起血壓下降、心電圖變化等,偶可引起心跳、呼吸停止。靜脈給藥可引起血栓性
使用克拉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1、可見惡心,胃灼熱,腹痛腹瀉,頭痛。暫時性轉氨酶升高,停藥后可恢復。有膽汁性肝炎的個例。可能出現真菌或具抗藥性細菌導致的嚴重感染,這時應停藥,并作相應治療。可發生過敏反應,輕者為藥疹,蕁麻疹,重者為過敏癥。曾有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的報告,如焦慮,頭暈,失眠,幻覺,惡夢及意識模糊。不良反應有
使用磷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約 10~17%可發生不良反應,主要為輕度的胃腸道反應,如惡心、胃納減退、中上腹不適、稀便或輕度腹瀉等,一般不影響繼續用藥。偶可發生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等,未見腎、血液系統等的毒性反應。肌注磷霉素鈉時局部疼痛較劇。 不良反應一般較輕.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
使用普瑞巴林的不良反應介紹
1.可見周圍性水腫、PR間期延長。 2.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暈(21%~32%)、嗜睡(12%~22%)、共濟失調(3%~15%)、頭痛(7%)、衰弱(5%)、語言障礙(5%)、震顫(1%~8%)、健忘(1%~5%)、神經錯亂(3%~4%)、思維紊亂(2%~8%)。 3.代謝/內分泌系統:
使用樂卡地平的不良反應介紹
本品耐受性良性,據20個臨床試驗中心、共約1800例患者參與的試驗結果表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8%,安慰劑組為7%。最常見不良反應是頭痛、面約、無力、疲勞、心悸及踝關節水腫,約3%~5%患者因此而停藥。對9605例臨床觀察表明,本品耐受性良性,其中7469例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口服10 或20m
使用依托紅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1.服用本品后發生肝毒性反應者較服用其他紅霉素制劑為多見,服藥數日或1~2周后患者可出現乏力、惡心、嘔吐、腹痛、皮疹、發熱等。有時可出現黃疸,肝功能試驗顯示淤膽,停藥后常可恢復。 2.胃腸道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 3.大劑量(≥4g/
使用磷霉素鈉的不良反應介紹
1、主要為輕度胃腸道反應、如惡心,納差、中上腹不適、稀便或輕度腹瀉,一般不影響繼續用藥。 2、偶可發生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周圍血象紅細胞,血小板一過性降低、白細胞降低、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頭暈,頭痛等反應。停藥后即可消失。 3、在快速及大劑量滴注時偶見靜脈炎。 4、極個別患者可能
使用氯霉素片的不良反應介紹
1.對造血系統的毒性反應是氯霉素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1)與劑量有關的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見于血藥濃度超過25mg/L的患者,臨床表現為貧血,并可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2)與劑量無關的骨髓毒性反應,常表現為嚴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者可有
使用雷帕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雷帕霉素(RAPA)有與FK506相似的副作用。在大量的臨床試驗中發現其副作用有劑量依賴性,并且為可逆的,治療劑量的RAPA尚未發現有明顯的腎毒性,無齒齦增生。主要毒副作用包括:頭痛,惡心,頭暈,鼻出血,關節疼痛。實驗室檢查異常包括: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血色素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
使用噻孢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1.表現為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藥物熱、血清病樣反應等。 2.胃腸道反應:以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較為qq見;偶可出現由艱難辨梭菌毒素所致的腹瀉和假膜性腸炎。 3.肝臟毒性:少數患者用藥后可出現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堿性磷酸酶升高。 4.腎臟毒性:
使用培哚普利的不良反應介紹
1、較常見的有:頭痛、眩暈、疲乏、嗜睡、惡心、咳嗽(持續性干咳)。最常見的停藥原因為頭痛和咳嗽(停藥后均可消失)。 2、少見的有:癥狀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心悸、周圍性水腫、皮疹、皮炎、胃炎、便秘、焦慮、失眠、感覺異常、關節痛、肌痛、哮喘等。 3、罕見的有:血管神經性水腫(如舌、唇、
使用貝那普利的不良反應介紹
在高血壓病人中所見: 在6000例高血壓患者中,對貝那普利的安全性進行了評價,其中700多例患者使用貝那普利治療至少一年,貝那普利組和安慰劑組總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似,不良反應是輕微和短暫的,不良反應與年齡、療程、總劑量無關。 最常見的停藥原因是頭痛(0.6%)和咳嗽(0.5%)。在美國進行的
使用賴諾普利的不良反應介紹
偶見頭暈、頭痛、咳嗽、惡心、腹瀉、心悸、胸悶、乏力、低血壓或體位性低血壓、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鉀升高等,罕見血尿素氮或肌酐升高,大約5%患者因不良反應而需停藥。 副作用:在對照性臨床試驗中發現“捷賜瑞”一般來講耐受性良好,大多數副作用是緩和而暫時的。 “捷賜瑞”最常見出現的副作用有:暈眩
使用扎來普隆的不良反應介紹
服用扎來普隆后,可能會出現較輕的頭痛、嗜睡、眩暈、口干、出汗及厭食、腹痛、惡心嘔吐、乏力、記憶困難、多夢、情緒低落、震顫、站立不穩、復視、其它視力問題、精神錯亂等不良反應。 其他不良反應包括: 1、服用扎來普隆(10或20mg)后,1小時左右會出現短期的記憶損傷,20mg劑量時損傷作用更強,
使用萘普生膠囊的不良反應介紹
1.皮膚瘙癢、呼吸短促、呼吸困難、哮喘、耳鳴、下肢水腫、胃燒灼感、消化不良、胃痛或不適、便秘、頭暈、嗜睡、頭痛、惡心及嘔吐等。 2.視力模糊或視覺障礙、聽力減退、腹瀉、口腔刺激或痛感、心慌及多汗等。 3.胃腸出血、腎臟損害(過敏性腎炎、腎病、腎乳頭壞死及腎功能衰竭等)、蕁麻疹、過敏性
使用萘普生片的不良反應介紹
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 一、作用類別 該藥品為鎮痛類非處方藥藥品。 二、規格: (1)0.1克;(2)0.125克(3)0.25克 三、適應癥 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 四、用法用
使用米那普侖的不良反應介紹
不良反應出現在服用米那普侖的第一周內,可持續至第二周,隨后將逐漸減弱,抑郁癥狀將改善,不良反應一般較溫和,很少需要停止治療。 單獨用藥或與其他精神類藥物合用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是眩暈,出汗、焦慮、發熱和排尿困難,需要特別關注的重要不良反應有: 1)惡性綜合癥(syndrome malin)
使用卡馬西平片的不良反應介紹
1.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表現為視力模糊、復視、眼球震顫。 2.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引起水的潴留和低鈉血癥(或水中毒),發生率約10~15%。 3.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有變態反應,Stevens-Johnson 綜合癥或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癥、皮疹、蕁麻疹、瘙癢;兒童行為障礙,嚴重
使用鹽酸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主要的不良反應為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發生率約 9.6%;因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的約0.3%,其次有皮疹等,多數屬輕度和中度,不必停藥。偶見轉氨酶暫時性升高,曾見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但是否與阿奇霉素有關尚未證實。 與紅霉素等其他大環內酯類—樣,嚴重的過敏反應如神經血管性水腫和過敏
使用甲烯土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1.與其他四環素相似,常見眩暈、惡心、嘔吐、腹瀉、食欲減退、舌炎、胃腸道菌群失調、斑丘疹,餐后服藥可減輕。 2.曾有發生光敏性反應、皮膚色素沉著。 3.偶見過敏反應或嚴重的二重感染。 4.兒童應用牙齒黃染及前囟隆起。 5.少見皮疹、斑丘疹、剝脫性皮炎、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紫癜、
使用卡馬咪嗪的不良反應的介紹
1.常見視力模糊、復視、眼球震顫、嗜睡。卡馬咪嗪還可能激發潛在的精神病、引起老年人精神錯亂或激動不安,不良反應發生率隨血藥濃度的增高而增高。罕見中樞神經毒性反應,表現為說話困難、口齒不清、抑郁、心神不定、強直以及難以解釋的幻聽、不能控制的軀體運動、幻視等。 2.消化系統:常見口渴、惡心、嘔吐;
使用灰黃霉素的不良反應
1、較少見的可有精神錯亂、皮疹(蕁麻疹、瘙癢癥)、口腔和舌疼痛或刺激、鵝口瘡。 2、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時可見麻木、麻刺、疼痛或手足軟弱(周圍神經炎)。 3、其他可有頭痛、腹瀉、頭暈、惡心、嘔吐、胃痛、失眠、異常疲乏等。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頭痛、嗜睡、皮疹、藥熱、
使用鹽酸妥卡尼片的不良反應介紹
不良反應多輕微、短暫,一般不影響治療。常見者胃腸道系統有厭食、惡心、嘔吐、便秘等;神經系統有眩暈、頭痛、嗜睡、出汗、耳鳴、震顫等。偶見皮疹。上述反應在停藥后均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