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蛋白質工程融合蛋白質的介紹
腦啡肽(Enk)N端5肽線形結構是與δ型受體結合的基本功能區域,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抗腫瘤的細胞因子。黎孟楓等人化學合成了EnkN端5肽編碼區,通過一連接3肽編碼區與人α1型IFN基因連接,在大腸桿菌中表達了這一融合蛋白。以體外人結腸腺癌細胞和多形膠質瘤細胞為模型,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摻入法證明該融合蛋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活性顯著高于單純的IFN,通過Naloxone競爭阻斷實驗證明,抑制活性的增高確由Enk導向區介導。......閱讀全文
關于蛋白質工程融合蛋白質的介紹
腦啡肽(Enk)N端5肽線形結構是與δ型受體結合的基本功能區域,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抗腫瘤的細胞因子。黎孟楓等人化學合成了EnkN端5肽編碼區,通過一連接3肽編碼區與人α1型IFN基因連接,在大腸桿菌中表達了這一融合蛋白。以體外人結腸腺癌細胞和多形膠質瘤細胞為模型,采用3H-胸腺嘧啶
關于蛋白質工程的基本介紹
蛋白質工程就是通過對蛋白質化學、蛋白質晶體學和蛋白質動力學的研究,獲得有關蛋白質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對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和改造,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可以表達蛋白質的轉基因生物系統,這個生物系統可以是轉基因微生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動物,甚至可以是細胞系統。
關于蛋白質工程活性改變的應用介紹
通常飯后30~60min,人血液中胰島素的含量達到高峰,120~180min內恢復到基礎水平。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胰島素制劑注射后120min后才出現高峰且持續180~240min,與人生理狀況不符。實驗表明,胰島素在高濃度(大于10-5mol/L)時以二聚體形式存在,低濃度時(小于10-9mol
關于蛋白質工程的結構分析
蛋白質工程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收集大量的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信息,以便建立結構與功能之間關系的數據庫,為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之間關系的理論研究奠定基礎。三維空間結構的測定是驗證蛋白質設計的假設即證明是新結構改變了原有生物功能的必需手段。晶體學的技術在確定蛋白質結構方面有了很大發展,但是最明顯的不足是需要分
蛋白質工程嵌合抗體的相關介紹
免疫球蛋白呈Y型,由二條重鏈和二條輕鏈通過二硫鍵相互連接而構成。每條鏈可分為可變區(N端)和恒定區(C端),抗原的吸附位點在可變區,細胞毒素或其他功能因子的吸附位點在恒定區。每個可變區中有三個部分在氨基酸序列上是高度變化,在三維結構上是處在β折疊端頭的松散結構(CDR),是抗原的結合位點,其余部
蛋白質工程的概念
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化學、物理和分子生物學的手段進行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對生產和生活的需求。
詳細介紹蛋白質工程的基本信息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活動存在的物質基礎和唯一形式,同時也是診斷疾病、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或藥物。人類蛋白數量不僅遠超過基因數量,而且由于蛋白質的可變性和多樣性導致了蛋白質研究技術遠比核酸技術要復雜和困難的多。因此人類蛋白質構成了后基因組時代最重要的研究內容,具有無限廣闊的研究前景。 蛋白質是生命的體
蛋白質工程的研究目的
蛋白質工程就是通過對蛋白質化學、蛋白質晶體學和蛋白質動力學的研究,獲得有關蛋白質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對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和改造,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可以表達蛋白質的轉基因生物系統,這個生物系統可以是轉基因微生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動物,甚至可以是細胞系統 。
簡述蛋白質工程的意義
1、在醫藥、工業、農業、環保等方面應用前景廣泛; 2、對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3、是蛋白質結構形成和功能表達的關系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手段; 4、基礎研究、應用開發。
概述蛋白質工程的進展
當前,蛋白質工程是發展較好、較快的分子工程。這是因為在進行蛋白質分子設計后,已可應用高效的基因工程來進行蛋白的合成。最早的蛋白工程是福什特(Forsht)等在1982—1985年間對酪氨酰—t—RNA合成酶的分子改造工作。他根據XRD(X射線衍射)實測該酶與底物結合部位結構,用定位突變技術改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