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磷酸化的對象和方法
......閱讀全文
去磷酸化的對象和方法的介紹
一、組織和抗體來源 該研究中的AD及年齡、性別匹配對照者的腦組織來源于死后6小時內的尸體解剖(各取6例混合后制備勻漿),AD確診基于尸檢組織切片的病理學檢查,人腦組織均貯于-75℃直至使用。牛腦PP-2A和PP-2B的分離純化分別參照Cohen等[5]和Sharma等[6]的方法。多克隆抗體9
克隆中載體的處理和去磷酸化方法
克隆成功與否,除與連接方式以及載體選擇有關外,載體的處理也是一個重要環節。為了提高連接效率,處理載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加入常用量5~10倍的內切酶水解載體,以保證載體被完全酶切;(2)如用雙酶切割載體,則必須電泳回收載體片段,除去雙酶切所產生的小DNA片段;(3)如粘端連接,單酶切處理過的載
磷酸化位點分析實驗-用酶和化學方法去磷酸化
實驗材料蛋白樣品實驗步驟這種方法得到特別關注、但它能提供磷酸肽中磷酸化氨基酸的定位,可以在非磷酸肽占主導地位的混合物中鑒別磷酸肽,此方法使用的是磷酸酶 。用簡單的 MALDI-TOF儀器就可以得到磷酸化蛋白水解后產生肽段的質量,同樣的樣品用磷酸酶處理后,除去了絲氨酸,蘇氨酸和酪氨酸上的磷酸,再分析其
克隆中載體的處理和去磷酸化
克隆成功與否,除與連接方式以及載體選擇有關外,載體的處理也是一個重要環節。為了提高連接效率,處理載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加入常用量5~10倍的內切酶水解載體,以保證載體被完全酶切;(2)如用雙酶切割載體,則必須電泳回收載體片段,除去雙酶切所產生的小DNA片段;?(3)如粘端連接,單酶切處理過的
克隆中載體的處理和去磷酸化
克隆成功與否,除與連接方式以及載體選擇有關外,載體的處理也是一個重要環節。為了提高連接效率,處理載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加入常用量5~10倍的內切酶水解載體,以保證載體被完全酶切;??(2)如用雙酶切割載體,則必須電泳回收載體片段,除去雙酶切所產生的小DNA片段;?(3)如粘端連接,
關于去磷酸化的簡介
蛋白磷酸酯酶(PP)-2A和PP-2B可使AD神經原纖維纏結中的II型雙螺旋絲(PHFII-tau)在Ser-199/Ser-202去磷酸化,Ser-396/Ser-404部分去磷酸化;此外,PP-2A和PP-2B可分別使PHFII-tau的Ser-46和Ser-235去磷酸化;去磷酸化后PHF
什么是磷酸化與去磷酸化
磷酸化,將磷酸基團加在中間代謝產物上或加在蛋白質(protein)上的過程。其中除去磷酸基團的酶稱為磷酸酶。 蛋白質磷酸化可發生在許多種類的氨基酸(蛋白質的主要單位)上,其中以絲氨酸為多,接著是蘇氨酸。去磷酸化:磷酸基團的除去,對許多生物起著“開/關”作用。防止質粒載體的自身連接,最常用于質粒進行單
什么是去磷酸化?
去磷酸化:是磷酸基團的除去,對許多生物起著"開/關"作用。防止質粒載體的自身連接,最常用于質粒進行單酶切連接時。去磷酸化是由于DNA連接酶催化DNA連接時需要有磷酸基團的存在,載體在經酶切后會在切點端保留一個磷酸基團。載體去磷酸化后因自身5'端無磷酸基團,因而不可以和自身3'端連接。
去磷酸化作用的概念
去磷酸化作用是指將磷酸基團加在中間代謝產物上,用于探討阿爾茨海默病(AD)腦損傷逆轉的可能性及其途徑。
質粒DNA的去磷酸化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去除 5' 端的磷酸基可防止質粒 DNA 的自身連接和環化。在體外連接反應中,DNA 連接酶可在鄰近的兩個分子間形成磷酸二酯鍵。但只有當一個分子的 5' 端帶有磷酸基另一分子的 3' 端帶有羥基時,這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