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介紹
(1)鈣劑 作為各種藥物治療的輔助或基礎用藥。絕經后婦女的適當鈣攝入量為1000mg/d~1500mg/d,65歲以后應為1500mg/d。補鈣方法首先是飲食補充,不能補足的部分以鈣劑補充,臨床應用的鈣劑有碳酸鈣、磷酸鈣、氯酸鈣、枸櫞酸鈣等制劑。 (2)維生素D 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活動者,每天口服400~500U,與鈣劑合用有利于鈣的完全吸收。 (3)降鈣素 是作用很強的骨吸收抑制劑,用于骨質疏松癥。有效制劑為鮭降鈣素。 (4)雙膦酸鹽類 可抑制破骨細胞,有較強的抗骨吸收作用,用于骨質疏松癥。常用氨基雙膦酸鹽。......閱讀全文
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介紹
(1)鈣劑 作為各種藥物治療的輔助或基礎用藥。絕經后婦女的適當鈣攝入量為1000mg/d~1500mg/d,65歲以后應為1500mg/d。補鈣方法首先是飲食補充,不能補足的部分以鈣劑補充,臨床應用的鈣劑有碳酸鈣、磷酸鈣、氯酸鈣、枸櫞酸鈣等制劑。 (2)維生素D 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活動
簡述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介紹
(1)鈣劑 作為各種藥物治療的輔助或基礎用藥。絕經后婦女的適當鈣攝入量為1000mg/d~1500mg/d,65歲以后應為1500mg/d。補鈣方法首先是飲食補充,不能補足的部分以鈣劑補充,臨床應用的鈣劑有碳酸鈣、磷酸鈣、氯酸鈣、枸櫞酸鈣等制劑。 (2)維生素D 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活動
骨質疏松的藥物干預治療介紹
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 (1)藥物治療適應證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
骨質疏松的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改變為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前臂為好發部位。發生骨折會導致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干預治療介紹
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 (1)藥物治療適應證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
骨質疏松的介紹你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改變為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前臂為好發部位。發生骨折會導致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及其藥物治療
?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細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強度受損,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疾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特發性三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絕經或者老齡引起的骨骼退行性變;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某些疾病、藥物、營養和活動異常而造
安進新型骨質疏松藥物日本上市
今天,日本厚生勞動省批準了安進和UCB共同開發的EVENITY? (通用名romosozumab)、用于骨折高危老年男性和絕經后女性的骨質疏松治療。這個批準是根據兩個分別叫做Frame和Bridge的三期臨床結果,前者招募7180位絕經女性、后者招募245位老年男性。另一個與Fosamax比較的
骨質疏松的基本信息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介紹
1.骨質疏松癥(osteoprosis)以絕經期婦女及老年人的原發性骨質疏松最為多見,繼發于其他疾病的繼發性骨質疏松較少見。 2.常見癥狀是背痛,多見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線檢查見最明顯的骨質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體的塌陷可表現為魚尾樣雙凹形或楔形變,椎體有時甚至完全壓扁。 4.骨計量
骨質疏松癥的預防介紹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
骨質疏松癥的基本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
關于骨質疏松的外科治療介紹
(1)微創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vertibroplasty)和后凸成形術(kyphoplasty)是脊柱微創治療的新進展之一,適用于新鮮不伴脊髓或神經根癥狀、疼痛嚴重的椎體壓縮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粉碎性骨折的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橈尺骨遠端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關節面,骨折愈合
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或可治乳腺癌
新華社華盛頓5月5日電 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董辰方教授課題組最新發現,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唑來膦酸”,能有效抑制基底細胞樣乳腺癌的擴散和轉移,有望成為治療這種惡性腫瘤的靶向藥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實驗醫學雜志》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數據顯示,乳腺癌已成為全世界女性發病率最高的
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或可治乳腺癌
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董辰方教授課題組最新發現,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唑來膦酸”,能有效抑制基底細胞樣乳腺癌的擴散和轉移,有望成為治療這種惡性腫瘤的靶向藥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實驗醫學雜志》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的數據顯示,乳腺癌已成為全世界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乳腺癌的四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
骨質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2.繼發性 ①內分泌性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④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⑤肝臟病。⑥腎臟病
骨質疏松的輔助檢查
(1)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①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
骨質疏松的診斷方法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
骨質疏松的鑒別診斷
1.骨軟化癥 臨床上常有胃腸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腎病病史。早期骨骼X線常不易和骨質疏松區別。但如出現假骨折線(Looser帶)或骨骼變形,則多屬骨軟化癥。生化改變較骨質疏松明顯。 (1)維生素D缺乏所致骨軟化癥則常有血鈣、血磷低下,血堿性磷酸酶增高,尿鈣、磷減少。 (2)腎性
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
骨質疏松的鑒別診斷
1.骨軟化癥 臨床上常有胃腸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腎病病史。早期骨骼X線常不易和骨質疏松區別。但如出現假骨折線(Looser帶)或骨骼變形,則多屬骨軟化癥。生化改變較骨質疏松明顯。 (1)維生素D缺乏所致骨軟化癥則常有血鈣、血磷低下,血堿性磷酸酶增高,尿鈣、磷減少。 (2)腎性
骨質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2.繼發性 ①內分泌性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④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⑤肝臟病。⑥腎臟病
骨質疏松的輔助檢查
(1)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①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
骨質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2.繼發性 ①內分泌性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④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⑤肝臟病。⑥腎臟病
骨質疏松的診斷檢查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
骨質疏松的診斷方法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
骨質疏松的輔助檢查
(1)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①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
骨質疏松的鑒別診斷
1.骨軟化癥 臨床上常有胃腸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腎病病史。早期骨骼X線常不易和骨質疏松區別。但如出現假骨折線(Looser帶)或骨骼變形,則多屬骨軟化癥。生化改變較骨質疏松明顯。 (1)維生素D缺乏所致骨軟化癥則常有血鈣、血磷低下,血堿性磷酸酶增高,尿鈣、磷減少。 (2)腎性
關于骨質疏松的基礎措施治療介紹
(1)調整生活方式①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②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③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2)骨健康基本補充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