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皰疹性角膜炎的介紹
一、一般治療: 1.注意保護眼睛,避免外傷。 2.如有內翻倒睫,劃傷角膜,應及時進行矯正。 3.慢性淚囊炎威脅角膜安全,應及早進行治療。 4.治療局部及全身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加強營養,提高全身抵抗力。 5.有穿孔危險者,給予半流食,臥床休息。潰瘍痊愈結疤期的治療同角膜瘢痕混濁。 二、重癥治療: 1.使用燒灼療法或冷凍療法。 2.戴軟性角膜接觸鏡,或將角膜潰瘍邊緣壞死組織刮除后,涂以生物粘合。 3.自己血、胎盤球蛋白等滴眼或結膜下注射。 三、局部治療: 1. 控制感染:局部使用抗生溶液及眼苭,必要時可合并結膜下注射或全身用苭。深層角膜炎可加用皮質滴眼治療。 2.散瞳:用溶液充分散瞳。如為邊緣性潰瘍,或且將穿孔者,應慎重使用。 3.局部熱敷。保護眼睛避免強光刺激......閱讀全文
皰疹性角膜炎的基本介紹
眼部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可合并眼瞼炎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病變(急性視網膜壞死)、視神經炎眼肌麻痹等。其中60%可發生帶狀皰疹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造成角膜瘢痕嚴重影響視力。近來有逐漸增多的傾向,值
耳帶狀皰疹的藥物治療介紹
(1)糖皮質激素可在急性期減輕面神經的炎性反應和消腫,使之在固定管徑的面神經骨管內受壓減輕,從而減輕了面神經因水腫增粗而受到面神經骨管壓迫、微循環障礙的程度,因此,糖皮質激素治療為該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藥物治療。糖尿病、結核、胃潰瘍以及孕婦慎用。高血壓者應注意控制血壓。 (2)抗病毒藥物可干擾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的介紹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犯1~7歲小兒。臨床以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
如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傳染性較強,應注意隔離治療,患兒用過的餐具、玩具等進行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飲溫開水,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過熱、過冷的食品。 目前對腸道病毒感染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癥治療。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可用
治療單純皰疹的方法介紹
體表皮膚黏膜限局性HSV感染可僅采用局部用藥治療,對癥狀、皮損較重,或播散性感染或重要臟器受累的患者則應給予全身性抗病毒用藥及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 1.局部治療 以收斂、干燥,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可外用3%酞丁胺霜、3%阿昔洛韋眼膏及2%甲紫溶液局部涂搽,3或4次/天即可。若有繼發感染,可用0
藥物治療紫癜性腎炎的介紹
(1)孤立性血尿或病理I級: 僅對過敏性紫癜進行相應治療,鏡下血尿目前未見有確切療效的文獻報道。應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建議至少隨訪3—5年。 (2)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或病理IIa級: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有降蛋白尿的作用。雷公
皰疹性咽峽炎的基本介紹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犯1~7歲小兒。臨床以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概述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1]是目前最嚴重的常見角膜病,近幾年來有明顯上升和加劇趨勢。由于反復發作,重癥病例增多,嚴重威脅視功能,故加強對本病的研究,已成為眼科亟待解決的課題。
治療皰疹的不同方法介紹
1.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加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接觸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等要及時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皰疹性齦口炎應保持口腔清潔,并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含漱。生殖器皰疹患者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2.對癥治療 未破潰皮膚瘙癢
治療口唇皰疹的方法介紹
1.全身支持療法 應充分休息,給予高能量、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 2.抗病毒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藥物: (1)阿昔洛韋(ACV),又名無環鳥苷,克毒星,原發性病人每4小時一次(每日5次,成人),服5~7天,復發性口腔HSV1感染為3~5日。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或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