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聚焦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我們想弄清全球變暖對農作物的影響…… 我們正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氣候變化。 侯瑞興(音譯)在一塊塊的冬麥田間曲折地前進著,最終駐足于懸掛著紅外線加熱器的橫梁下。為了模擬氣候變化,中國山東省禹城綜合農業試驗站每隔15米就會安置一盞燈,這些臨時使用的設備可以將室溫升高1.6攝氏度,達到模型所預計的此地2030年的平均氣溫。作為一名研究生,侯瑞興每年在實驗站生活8個月。他指著兩排小麥,解釋著傳統的人力耕作和機械耕作所面臨的土地熱量和水源的困境。他說:“實驗室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但是沒有一項實驗可以驗證新品種的實際產量。氣候變化與中國農業 半個世紀以來,由于該地地處被喻為中國糧倉的華北平原的東部邊緣地帶,大批中國科學家聚集到該地區,以研究這個緊迫的農業難題。該地區位于黃河正北方,是應對一系列糧食安全問題(如洪水防控、干旱、風化以及鹽堿地)的前沿陣地。除了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之外,研究者現在將進一步探討氣......閱讀全文
微氣候環境影響糧食產量
以色列巴依蘭大學的科研人員艾塔馬爾·萊恩斯基和烏瑞·達楊研究發現,小區域的微氣候環境對農作物生長有直接影響。 他們是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氣候遙感衛星數據得出這一結論的。為弄清以色列北部地區的氣候環境,他們收集了該地區10年的衛星觀測數據,并根據當地地形,用數學方法將這些數
聯合國:氣候變暖恐催生糧食危機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表示,本世紀中期前,世界糧食產量需增長60%,否則嚴重的食品短缺將造成社會動蕩甚至引發內戰。 糧農組織亞太區域代表小沼宏之(Hiroyuki Konuma)在烏蘭巴托召開的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會議上表示,世界人口已突破90億,且越來越多的人在經濟寬裕后開始改善飲食,增
氣候變化無常 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日前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水資源周”大會上,專家們表示,俄羅斯的旱災和巴基斯坦的水災,都是全球氣候和降雨變化莫測的表現,威脅到糧食安全。 印度科學暨環境中心的蘇尼塔?納瑞恩(Sunita?Narain)在會議間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進入水越來越多、下雨
面對氣候變化 中國如何保證糧食安全?
在29日在京舉辦的“東盟+中日韓氣候變化與糧食安全區域”論壇上,農業部科教司處長李波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平均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4800多萬公頃,糧食損失約2000萬噸,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元,氣候變化已經并將繼續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帶來
研究發現氣候變暖可能影響中國糧食產量
中國農業大學的這項研究發表于《中國農業科學》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與新聞媒體見面會上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刊載的一項中國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氣候區劃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產生影響。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過去10
研究稱氣候變化可能影響糧食供應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日發布一項研究說,隨著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增多,全球許多國家的糧食短缺風險也會有所上升。 埃克塞特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分析了氣候變化對全球122個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糧食供應影響,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以“自主貢獻”方式共同應對
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影響項目啟動
中國農業科學院9月7日宣布啟動“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與適應機制研究”項目。科學家們將重點研究解決氣候變化背景下水分、熱量等資源要素時空變化對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和適應機制,以及病蟲害和旱災等災變過程、致災成災機理及適應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 據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唐華俊
研究稱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 需重視
據每日科學網站消息,近日,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年會上表示,氣候變化已對世界糧食供應的安全造成了影響,這一情況如不加以重視,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密歇根州立大學廣告、公共關系和營銷專業的教授埃文?托蒂組織了一次題為“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國際食品供應安全”的
極端氣候震撼糧食安全 全球今年缺糧3740萬噸
暴風雪侵襲美國多個州。 強降雨、降雪、冰雹、沙塵暴等惡劣天氣12日齊襲地中海東部幾國,連日來,美國中西部遭暴風雪侵襲,歐洲也陷入寒冬。目前,極端氣候重創全球主要農業生產大國。黃豆、玉米應聲上揚,棕櫚油創30個月新高,柳橙汁期貨也刷新三年紀錄。糧食價格狂飆意味著全球即將面臨一場糧食震撼。
美大氣研究中心指出:氣候變暖或危及全球糧食產量
今后20年,全球糧食產量的增長也許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減緩。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指出,氣候變暖會使主要糧食作物產量增長明顯減緩的風險大幅提高。 研究人員發表在新一期《環境研究通訊》上的論文說,他們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未來的氣候演變,并結合天氣、農作物等相關數據,預測了氣候變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