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的原理機制
DNA甲基化是最早被發現、也是研究最深入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之一。廣義上的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堿基在DNA甲基轉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催化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作為甲基供體,通過共價鍵結合的方式獲得一個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過程。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發生在胞嘧啶的C—5位、腺嘌呤的N—6位及鳥嘌呤的G—7位等位點。一般研究中所涉及的DNA甲基化主要是指發生在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上第5位碳原子的甲基化過程,其產物稱為5—甲基胞嘧啶(5—mC),是植物、動物等真核生物DNA甲基化的主要形式,也是發現的哺乳動物DNA甲基化的唯一形式。DNA甲基化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修飾狀態,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可隨DNA的復制過程遺傳給新生的子代DNA,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機制。......閱讀全文
我國首次發現雙生病毒逃逸DNA甲基化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聯合國內其他科研單位,首次發現植物病毒可以激活植物的DNA主動去甲基化機制來逃逸植物DNA甲基化介導的防御反應,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教授周
上海生科院發現Gadd45a參與DNA去甲基化的機制
4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徐國良研究組題為Gadd45a promotes DNA demethylation through TDG 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Gadd45a
Arraystar-DNA甲基化芯片干細胞移植改善骨質疏松表觀機制
施松濤教授任職于賓夕法尼亞大學,長期從事口腔再生醫學及其臨床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其研究團隊利用Arraystar DNA甲基化芯片研究移植間充質干細胞(MSC)通過表觀遺傳調控Notch信號改善紅斑狼瘡患者的骨質疏松。這一重要研究發現發布在Cell Metabolism雜志(IF:17.5
什么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號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
DNA甲基化技術介紹
DNA 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正常細胞功能、遺傳印記、胚胎發育以及人類腫瘤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熱點之一。介紹DNA甲基化是最早被發現、也是研究最深入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之一。廣義上的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堿基在DNA甲基轉移酶(DN
什么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號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
遺傳發育所揭示DNA甲基化在大豆馴化改良中的變異機制
作物馴化是農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通過對野生作物的不斷馴化改良,人類才得以獲得符合生產生活需要的現代作物。馴化改良過程就是對作物群體基因組多樣性進行選擇的過程。目前對作物馴化改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遺傳變異的選擇,在DNA水平鑒定到了大量的馴化選擇區間。然而,除了遺傳變異,表觀遺傳也在植物的生
生化與細胞所DNA去甲基化機制研究有新發現
高等生物的基因組DNA中除含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四種常見的堿基形式外,還含有胞嘧啶的修飾形式:5-甲基胞嘧啶(5mC),被稱為第5種堿基。而且它可以進一步被氧化為5-羥甲基胞嘧啶(5hmC),也被稱為第6堿基。這些修飾形式在表觀調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們
上海生科院揭示擬南芥DNA主動去甲基化調控新機制
12月9日,《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題為A pair of transposon-derived proteins function in 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c
朱健康研究團隊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7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題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9月11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徐國良研究組、李勁松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Active and Passive Demethylation
利用單細胞測序,揭示水稻受精過程中DNA甲基化機制
DNA甲基化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對于維持基因組穩定、抑制轉座子和調控基因表達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DNA 甲基化的動態變化對于個體發育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受精作用是有性生殖生物生命周期的開端,在該過程配子基因組通常會經歷染色質的動態變化。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親代染色質
關于DNA甲基化的類型介紹
DNA甲基化反應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2條鏈均未甲基化的DNA被甲基化,稱為從頭甲基化(denovo methylation);另一種是雙鏈DNA的其中一條鏈已存在甲基化,另一條未甲基化的鏈被甲基化,這種類型稱為保留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的概念和方式
DNA甲基化(methylation)是真核細胞正常而普遍的修飾方式,也是哺乳動物基因表達調控的主要表觀遺傳學形式。DNA甲基化后核苷酸順序及其組成雖未發生改變,但基因表達受影響。盡管甲基化修飾有多種方式,被修飾位點的堿基可以是腺嘌呤的N-6位、胞嘧啶的N-4位、鳥嘌呤的N-7位和胞嘧啶的C-5位,
DNA甲基化的定義和作用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號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
DNA甲基化反應的主要類型
DNA甲基化反應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2條鏈均未甲基化的DNA被甲基化,稱為從頭甲基化(denovo methylation);另一種是雙鏈DNA的其中一條鏈已存在甲基化,另一條未甲基化的鏈被甲基化,這種類型稱為保留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反應的類型介紹
DNA甲基化反應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2條鏈均未甲基化的DNA被甲基化,稱為從頭甲基化(denovo methylation);另一種是雙鏈DNA的其中一條鏈已存在甲基化,另一條未甲基化的鏈被甲基化,這種類型稱為保留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酶的分類
基因組中DNA的甲基化模式是通過DNA甲基轉移酶實現的。DNA甲基化酶分為2類,即維持DNA甲基化轉移酶(Dnmtl或維持甲基化酶)和從頭甲基化酶。根據序列的同源性和功能,真核生物DNA甲基化轉移酶又分為4類:Dnmtl/METl、Dnmt2、CMTs和Dn-mt3。DnmtliiMETl類酶參與C
DNA甲基化的酶有哪些?
基因組中DNA的甲基化模式是通過DNA甲基轉移酶實現的。DNA甲基化酶分為2類,即維持DNA甲基化轉移酶(Dnmtl或維持甲基化酶)和從頭甲基化酶。根據序列的同源性和功能,真核生物DNA甲基化轉移酶又分為4類:Dnmtl/METl、Dnmt2、CMTs和Dn-mt3。DnmtliiMETl類酶參與C
DNA甲基化有什么作用
DNA甲基化作用主要是DNA甲基轉移酶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為甲基供體,將甲基轉移至堿基特定結構上的過程。哺乳動物中90%的DNA甲基化修飾是由DNA甲基轉移酶識別DNA的5'CG-3'序列(CpG),并將SAM的甲基轉移至胞嘧啶C-5位上。DNA 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組中相應區域
細胞化學詞匯DNA甲基化
中文名稱:DNA甲基化外文名稱:DNA methylation影????響:控制基因表達甲基酶分類:DNM T1、DNM T3a、DNM T3b作????用:修飾DNA序列
DNA甲基化反應類型
DNA甲基化反應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2條鏈均未甲基化的DNA被甲基化,稱為從頭甲基化(denovo methylation);另一種是雙鏈DNA的其中一條鏈已存在甲基化,另一條未甲基化的鏈被甲基化,這種類型稱為保留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測序常用方法
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NGS)技術的發展,使我們能夠從全基因組水平來分析 5’甲基胞嘧啶及組蛋白修飾等事件,由此能夠發現很多傳統的基因組學研究所不能發現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DNA 甲基化測序”!DNA 甲基化測序方法按原理可以分成三大類:?1、重亞硫酸鹽測序;?2、基于限制性內切酶的測序;?3、靶向
吸煙可以改變-DNA-甲基化
近日,英國 Nature 出版社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線發表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明定教授和他的學生馬云龍博士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利用系統生物學的方法探討吸煙如何導致癌癥發生的表觀遺傳學機制,證明了吸煙可以通過改變 DNA 甲基化而導致癌癥的發生,為預防和治療由吸
甲基化特異性-PCR-確定-DNA-甲基化的模式
用 PCR 來分析 DNA 甲基化的方法可以運用于:(1)對基因組中任何位置的 CpG 甲基化的分析;(2)檢測腫瘤患者的基因改變以及介人被印的基因的固定遺傳障礙的研究。實驗方法原理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最早發現的修飾途徑之一,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
DNA甲基化——表現遺傳學中DNA的修飾
DNA甲基化是哺乳動物DNA最常見的復制后調節方式之一,是正常發育、分化所必需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在DNA甲基轉移酶 (DNAmethyltransferase,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為甲基供體,可以將甲基基團轉移到基因組DNA胞嘧啶第 5位碳原子(C5)
生化與細胞所揭示調控起始性DNA甲基化發生的新機制
最近一期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徐國良研究組在研究起始性DNA甲基化發生機制方面的新進展(Cell Res. 21: 1172-1181, 2011)。同期雜志就此新進展發表了評論性文章(Cell Res
上海生化細胞所發現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 ? ? ?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小鼠早期胚胎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組在單細胞的受精卵階段,均會發生大規模的DNA主動和被動去甲基化,DNA雙加氧酶Tet3介導了主動去甲基化的發生,而糖苷酶TDG并不參與該過程。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學術期刊
DNA甲基化反應的主要類型介紹
DNA甲基化反應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2條鏈均未甲基化的DNA被甲基化,稱為從頭甲基化(denovo methylation);另一種是雙鏈DNA的其中一條鏈已存在甲基化,另一條未甲基化的鏈被甲基化,這種類型稱為保留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關于DNA甲基化檢測的基本介紹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達調控的一種重要機制,DNA甲基化檢測是指利用各種方法對腫瘤細胞DNA甲基化程度進行測定。在惡性腫瘤的發展中,甲基化的狀態并不是一成不變,腫瘤細胞內全基因組的低甲基化程度與疾病進展、腫瘤大小和惡性程度都有密切的關系,DNA甲基化檢測對腫瘤惡性程度的判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