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地平的藥物不良反應
轉氨酶、尿酸、尿素氮和肌酸酐可能升高,發生這類情況應停止用藥。若出現高敏反應(紅斑、皮疹或黃疽)應停藥。其它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便秘、發熱、顏面潮紅、心悸、水腫、無力、不適、頭痛、胸部壓迫感、眩暈、耳鳴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K)升高。......閱讀全文
巴尼地平的藥物不良反應
轉氨酶、尿酸、尿素氮和肌酸酐可能升高,發生這類情況應停止用藥。若出現高敏反應(紅斑、皮疹或黃疽)應停藥。其它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便秘、發熱、顏面潮紅、心悸、水腫、無力、不適、頭痛、胸部壓迫感、眩暈、耳鳴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K)升高。
使用巴尼地平的不良反應介紹
轉氨酶、尿酸、尿素氮和肌酸酐可能升高,發生這類情況應停止用藥。若出現高敏反應(紅斑、皮疹或黃疽)應停藥。其它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便秘、發熱、顏面潮紅、心悸、水腫、無力、不適、頭痛、胸部壓迫感、眩暈、耳鳴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K)升高。
關于巴尼地平的簡介
巴尼地平(Barnidipine),別名美洛地平,是一種化學品。化學名稱(4S)-2,6-二甲基-4-(間硝基苯基)-1,4-二氫吡啶-3,5-二羧酸 (3S)-1-芐基-3-吡咯烷基-甲基酯,分子式為C27H29N3O6 ,分子量為491.53600 。臨床上主要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和心絞痛。
巴尼地平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巴尼地平中文別名:(4S)-2,6-二甲基-4-(間硝基苯基)-1,4-二氫吡啶-3,5-二羧酸 (3S)-1-芐基-3-吡咯烷基-甲基酯英文名稱:(+)-(3'S,4S)-1-Benzyl-3-pyrrolidinyl methyl 1,4-dihydro-2,6-dimethy
巴尼地平的物化性質
密度:1.31 g/cm3沸點:614.5oC at 760 mmHg折射率:1.628蒸汽壓:4.94E-15mmHg at 25°C
巴尼地平的功能用途
本品為新型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具有強力的血管舒張作用和抗高血壓作用。
非洛地平的藥物不良反應
本品和其它鈣拮抗藥相同,在某些病人身上會導致面色潮紅、頭痛、頭暈、心悸和疲勞,這些反應大部分具有劑量依賴性,而且是在劑量增加后開始的短時間內出現,是暫時的,應用時間延長后消失。本品與其它二氫吡啶類藥物相同,可引起劑量有關的踝腫、牙齦或牙周炎患者用藥后可能會引起輕微的牙齦腫大。另也可見皮疹、瘙癢。在極
拉西地平的藥物不良反應
多與其血管擴張作用有關,如頭痛、皮膚潮紅、水腫、眩暈、乏力、心悸,通常短暫并隨繼續使用而逐漸消失或減弱。少見有皮疹、紅斑、瘙癢、食欲缺乏、惡心、多尿,罕見胸痛、齒齦增生、一過性堿性磷酸酶升高。一般停藥后可逐漸消失或恢復正常。
巴尼地平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口服:5-15mg/次,1次/d。制劑與規格每粒膠囊含本品 5、10、15mg三種規格。患有嚴重肝功能障礙者用藥應慎重。老年患者不宜過分降低血壓,給藥應從低劑量開始,并應在小心監護下服用。孕婦或可能懷孕的婦女不宜服用,因為已有報導,本品可抑制胎兒生長發育并可進入動物的乳汁中。因此,授乳婦女也不宜服用
簡述巴尼地平的物化性質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巴尼地平 中文別名:(4S)-2,6-二甲基-4-(間硝基苯基)-1,4-二氫吡啶-3,5-二羧酸 (3S)-1-芐基-3-吡咯烷基-甲基酯 英文名稱:(+)-(3'S,4S)-1-Benzyl-3-pyrrolidinyl methyl 1,4-dih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