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激光治療法介紹
......閱讀全文
關于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介紹
(1)輕型 又稱非缺血型、高滲透型或部分性阻塞。自覺癥狀輕微或全無癥狀,根據黃斑受損的程度,視力可以正常或輕度減退,視野正常或有輕度改變。 ①早期:視盤正常或邊界輕度模糊、水腫。黃斑區正常或有輕度水腫、出血。動脈管徑正常,靜脈迂曲擴張,沿著視網膜4支靜脈有少量或中等量火焰狀和點狀出血,沒有或偶
關于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的介紹
分支靜脈阻塞 以顳側支最常受累,占90%~93%,其中又以顳上支阻塞最多見,占62%~72%,鼻側支阻塞極少,發病率在1.5%~3.0%。黃斑小分支阻塞比主干分支阻塞預后好,因為黃斑小分支引流的范圍小且該處毛細血管層厚,產生無灌注區的可能性小,即使產生面積也很小,故引起晚期并發癥新生血管的可能性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 1.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之 治療原則 (1)經藥物治療四個月以上未見好轉者可以采用氬或氪離子激光照射。 (2)用小能量激光沿著阻塞支的兩側,在缺氧區內散在均勻稀疏的照射,激光斑大小為200u,間距約1個激光斑,在2周內分2~3次完成。 (3)光凝點應避開大血管、黃斑區
關于半側性視網膜靜脈阻塞的介紹
在視網膜血管發育過程中,玻璃體動脈經過胚裂進入視杯,至胚胎3個月時,動脈兩側出現2支靜脈進入視神經,正常人在視盤之后的視神經內彼此匯合形成視網膜中央靜脈。通常在出生后其中一支消失,留下1支主干。然而某些人可遺留下來,形成2支靜脈主干。半側性阻塞即是其中一支主干在篩板處或視神經內形成阻塞。這一型阻
關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液流變學檢查可了解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可進行β凝血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含量測定。 2.其他輔助檢查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FFA)所見也因阻塞部位(總干、半側、分支)、阻塞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二、診斷 根據典型的眼底改變,同時
關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簡介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比較常見的眼底血管病。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特征是:視網膜血液瘀滯、靜脈迂曲擴張、視網膜出血和水腫。可分為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及視網膜靜脈分支阻塞。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比較復雜,為多因素致病。與視網膜炎癥、視網膜低灌注、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動力學異常等有密切關系。外傷、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比較復雜,為多因素致病。與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動力學異常等有密切關系。外傷、口服避孕藥或過度疲勞等均可為發病的誘因。總之,視網膜靜脈阻塞常為多因素致病,既有血管異常也有血液成分的改變或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因素。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臨床表現主要癥狀為中心視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檢查,診斷及并發癥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檢查 1.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檢查之 實驗室檢查 血液流變學檢查可了解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可進行β凝血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含量測定。 2.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檢查之 其他輔助檢查 FFA熒光造影所見也因阻塞部位(總干、半側、分支)、阻塞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壓迫治療法治療小腿靜脈曲張的介紹
使用循序減壓靜脈曲張襪,循序減壓彈力襪在腳踝部建立最高支撐壓力,順著腿部向上逐漸遞減.在小腿肚減到最大壓力值的70%-90%,在大腿處減到最大壓力值的25%-45%.壓力的這種遞減變化可使下肢靜脈血回流,有效的緩解或改善下肢靜脈和靜脈瓣膜所承受壓力。彈力襪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時穿著,一直到夜間上
小腿靜脈曲張的外科抽除手術治療法介紹
在腹股溝做切口,切斷結扎或抽出大隱靜脈,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需住院2-3天。若靜脈曲張太厲害時,可能需要數個小傷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張靜脈。治療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傷口較疼痛的缺點。血管外雷射或脈沖光:和去除斑點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樣,優點是只需局部麻醉,治療時間短,疼痛低,傷口相當小,不會留下難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