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技術用于個體化醫療
......閱讀全文
生物芯片技術應用與個體化醫療
臨床上,同樣藥物的劑量對病人甲有效可能對病人乙不起作用,而對病人丙則可能有副作用。在藥物療效與副作用方面,病人的反應差異很大。這主要是由于病人遺傳學上存在差異(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導致對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對患者先進行診斷,再開處方,就可對病人實施個體優化治療。另一方面,在
生物芯片技術用于基因診斷
從正常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芯片雜交就可以得出標準圖譜。從病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芯片雜交就可以得出病變圖譜。通過比較、分析這兩種圖譜,就可以得出病變的DNA信息。這種基因芯片診斷技術以其快速、高效、敏感、經濟、平行化、自動化等特點,將成為一項現代化診斷新技術。例如Affymet
生物芯片技術將提升醫療水平
8月1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5期“院士大講堂”順利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及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作了題為“中國生物芯片產業回顧與展望”的專題講座。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科技部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參加。
生物芯片技術用于基因表達水平的檢測
用基因芯片進行的表達水平檢測可自動、快速地檢測出成千上萬個基因的表達情況。謝納(M.Schena) 等用人外周血淋巴細胞的cDNA文庫構建一個代表1046個基因的cDNA微陣列,來檢測體外培養的T細胞對熱休克反應后不同基因表達的差異,發現有5個基因在處理后存在非常明顯的高表達,11個基因中度表達增加
基因檢測:點亮個體化醫療前行之路
日前,羅氏診斷宣布其KRAS基因突變檢測已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批準上市。該檢測通過對KRAS基因突變狀態的識別,幫助醫生選擇適合患者基因特質的治療方案,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依據,推進個體化醫療。 目前,國內企業也紛紛推進個體化醫療向臨床應用的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個體化醫療已經成為國
基因測序描繪個體化醫療產業圖譜
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引入和“大數據”處理能力的提高,現代醫學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由傳統標準化醫療模式向個體化醫療模式轉變。而人類基因組計劃和DNA元素百科全書計劃的完成及腫瘤基因圖譜的繪制,也為“量體裁藥”式的個體化醫療提供了有力工具,醫學領域面臨新的機遇。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市場空間可觀,
DNA折紙技術可安全地用于醫療
由于納米技術的進步,創造用于生物醫學應用的DNA結構的能力已經成為可能,比如創建疫苗接種或藥物輸送系統,但最近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探討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科學家們可以用一種叫做“DNA折紙”(DO)的方法,建造各種結構復雜的微型設備,這些設備可能被植入體內,用于運輸藥物或執行其他任務,這種方法包括將互
癌情洶涌:個體化醫療革命已經來臨
“未來10年,中國的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將繼續攀升。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癌癥死亡總數將達到300萬左右。”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副校長步宏教授今日(7月5日)下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癌癥已成為中國的頭號殺手。 面
抗腫瘤免疫療法中的個體化醫療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阻斷型抗體ipilimumab能夠在一部分黑色素瘤患者中引起免疫反應,從而達到一致腫瘤生長的效果。然而,作為一類有效地免疫誘導藥物,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指示這一藥物治療效果的人體生物標志。最近法國Gustave-Ro
生物芯片技術的發展將會促進我國醫療水平全面提升
8月1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5期“院士大講堂”順利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及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作了題為“中國生物芯片產業回顧與展望”的專題講座。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科技部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