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1.幽門螺桿菌(Hp) 自從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液中分離出Hp以來,大量的研究表明,Hp與慢性胃炎密切相關。在兒童中原發性胃炎,Hp感染率高達40%,慢性活動性胃炎高達90%以上,而正常胃黏膜幾乎很難檢出Hp。因此Hp是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病因。 2.化學性藥物 小兒時期經常感冒和發熱,反復使用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使胃黏膜內源性保護物質前列腺素E2減少,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而致胃黏膜損傷。 3.不合理的飲食習慣 食物過冷、過熱、過酸、過辣、過咸或經常暴飲暴食、飲食無規律等,均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食物中缺乏蛋白質、B族維生素也使慢性胃炎的易患性增加。 4.細菌、病毒和(或)其毒素 鼻腔、口咽部的慢性感染病灶,如扁桃腺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吞入胃內,長期慢性刺激可引起慢性胃黏膜炎癥;有報道40%的慢性扁桃腺炎患者其胃內有卡他性改變。急性胃炎......閱讀全文
簡述慢性胃炎病因
(1)生物因素 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為幽門螺桿菌,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2)免疫因素 部分慢性胃炎的發病與免疫因素有關,患者血清中能檢測到壁細胞抗體。 (3)物理因素 如過冷或過熱食物、粗糙食物,濃茶、濃咖啡、烈酒,辛辣刺激食物對胃黏膜的長期刺激,可導致胃黏膜反復損傷
慢性腸胃炎的病因
1.慢性腸炎 (1)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見于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在病毒性腸炎中,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因,而諾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齡兒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因。 (2)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次為空腸彎曲菌和沙門菌。 (3)真
關于慢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 2.刺激性物質 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3.藥物 有些藥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楊酸鹽、洋地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細菌、病毒及毒素 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逐漸演變而成淺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癥改變。 2.吸煙 煙草中主
關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養出Hp,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飲食習慣 吸煙,飲酒,食物刺激,損壞胃黏膜的藥物等。 3.免疫因素 在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
慢性腸胃炎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1.慢性腸炎 (1)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見于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在病毒性腸炎中,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因,而諾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齡兒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因。 (2)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次為空腸彎曲菌和沙門菌。
小兒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明確,通常認為系基因缺陷性,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由單基因或多基因異常突變所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只有致病基因在純合狀態下(rr)才發病,在雜合狀態(Rr)由于有正常的顯性基因R存在,所以致病基因r的作用不能表現出來。但這樣的個體雖不發病,卻能把致病基因r傳給后代,成為攜帶者。具有
小兒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
原發性 可由急性腎炎遷延不愈,炎癥進展,終于進入慢性腎炎階段,部分患者無明顯急性腎炎表現,癥狀隱匿,但炎癥緩慢進展,若干年后成為慢性腎炎。 補體活化引起組織損傷 多屬免疫學發病機制,其中大部分屬免疫復合物疾病,包括循環免疫復合物和原位復合物,補體活化引起組織損傷,既可通過經典途徑,又可通過
對慢性胃炎的認識
慢性胃炎病程較久,不論是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按其臨床表現,一般都有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本虛有脾胃氣虛或胃陰虧虛,有的表現為氣陰兩虛,標實的一般病理因素氣滯(胃氣郁滯、肝郁氣滯)。氣滯日久則形成郁熱;氣滯則津液凝滯,而成痰濕;氣滯不行則血瘀。此外,寒邪或食積常常是誘發胃炎的病理因素。所以,治療慢性胃炎
慢性腎損害的病因是什么
1.慢性腎小球腎炎 病情發展惡化到晚期是最常見慢性腎衰竭的原因。 2.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組主要累及腎間質和腎小管的疾病,因此又稱小管一間質性腎病(Tubulo-Interstitia Nephropa-thy).其病因復雜,是臨床常見病,占泌尿系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