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強大教育力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安排部署,賦予教育新的戰略地位、歷史使命和發展格局。教育系統要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方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體,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加強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雙一流”建設扎實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龍頭作用彰顯,創新資源加速匯聚,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初步形成層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撐有效的科研平臺體系。在全國基礎研究和重大科......閱讀全文
華東師大舉辦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 文化韻味濃厚
猜燈謎、投壺、翻花繩、解孔明鎖、繪染團扇、漢服秀、即興情景劇……12月4日,一場由大學生自創自辦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在華東師范大學物理樓中華傳統文化展廳開幕。與一般展覽不同,該展覽以情境化、沉浸式、多重感官互動等“穿越式”體驗,來實現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功能,配合移動新媒體與影像,向大
文化教育能影響遺傳的致命暴力水平
數千年來,人類殺害同類的殘忍一直是關注和爭論的話題,其起源更是學界探究的對象。英國《自然》雜志上周發表的一項人類學新研究認為,致命的人際暴力其實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繼承下來的。 在生物學中,進化樹用來表示物種之間的進化關系,生物分類學家和進化論者根據各類生物間親緣關系的遠近,把各類生物安置在有分
莫讓“圈子”文化侵蝕科技界
中國人有句俗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由此伴生的“圈子”文化,根植于我們幾千年的文化血液里。當前,科研領域或多或少也存在著這樣的“圈子”文化:以個人關系好壞決定立場親疏,維護自己人,疏離“圈外人”。“圈子”內部,人情交流可以實現資源互換,利益共享;“圈子”之間,可能存在派系利益沖突,形成壁壘
科技部將開展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啟動實施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共同發布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根據《綱要》部署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的要求,科技部將開展國家
莫讓“圈子”文化陋習侵蝕科技界
中國人有句俗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由此伴生的“圈子”文化,根植于我們幾千年的文化血液里。當前,科研領域或多或少也存在著這樣的“圈子”文化:以個人關系好壞決定立場親疏,維護自己人,疏離“圈外人”。“圈子”內部,人情交流可以實現資源互換,利益共享;“圈子”之間,可能存在派系利益沖突,形成壁壘。
應用型高等教育應向工業技術文化轉型
在當前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中,產教融合一直是一個核心政策議題。 2022年底,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此前的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要建
科技賦能教育裝備
①觀眾體驗智慧黑板。 ②參觀者體驗“全沉浸式VR套裝”相關課程。 ③科大訊飛展示人員向參觀者示范“AR智能課桌”的操作。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3月17日,為期兩天的河北省教育裝備展示會在唐山舉行。124家教育裝備相關企業在設置的706個展位中,展示了具有科技性
甘肅科技創新引領敦煌文化薪火相傳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視察時指示,要秉承“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努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多年來,敦煌研究院科技人肩負延續敦煌文明文化的重大使命,堅持文化遺產保護和科技創新實踐,利用敦煌莫高窟豐富的壁畫資源優勢,集
科技部印發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西部行動方案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西部行動方案》的通知 國科辦高〔2014〕38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廳(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為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文化資源優勢,加強西部區域間協同以及與東部科技、人才、金融等優勢資源的對接,強化科技支撐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西部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智能教育新機遇”
12月3日,以“大手牽小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下的智能教育新機遇”為主題的“智行中國”系列論壇第二期舉辦,近30位人工智能領軍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及高校學者,與近20位知名中學校長、優秀學生代表牽手,共同圍繞智能教育新范式、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累計507807人次在線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