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司巴丁的基本介紹
司巴丁是豆科植物金雀花 Cytisus scoparius Link(鷹爪豆 Spartium scoparius) 黃羽扇豆 Lupinus luteus L. 黑羽扇豆 L.niger Hort. 披針葉野決明(披針葉黃華) 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全草 罌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乳液。其化學式為7,14-甲基-2H,6H-吡啶并[1,2-a:1',2'-e] [1,5]二氮辛,十二氫 -,[7S-(7α,7aα,14α,14aβ),分子量為234.38000。臨床上用作抗心律失常藥,治療室性心動過速和功能性心悸。......閱讀全文
關于加巴噴丁的基本信息介紹
加巴噴丁(Gabapentin),是美國Warner-Lanbert公司首先開發的抗癲癇藥,于1993年首次在英國上市。分子式為C9H17NO2,呈白色至灰白色結晶粉末,常溫常壓下化學性質較穩定。用于常規抗癲癇藥不能滿意控制或不能耐受的局限性發作的癲癇患者及局限性發作并繼而全身化的癲癇患者的附加
關于巴氏桿菌的基本介紹
巴氏桿菌為無芽孢,不運動,兼性厭氧,菌體兩端常染色濃重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因1880年巴斯德氏首先自病雞分離到本屬中的多殺巴氏桿菌而得名。鼠疫桿菌、假結核桿菌、腸道結腸炎桿菌和土拉桿菌原歸本屬,現前三者改歸耶爾森氏菌屬,最后一種改歸弗朗西斯氏菌屬。本屬已確定的種有多殺巴氏桿菌、嗜肺巴氏桿菌、
關于巴氏桿菌的基本介紹
巴氏桿菌為無芽孢,不運動,兼性厭氧,菌體兩端常染色濃重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因1880年巴斯德氏首先自病雞分離到本屬中的多殺巴氏桿菌而得名。鼠疫桿菌、假結核桿菌、腸道結腸炎桿菌和土拉桿菌原歸本屬,現前三者改歸耶爾森氏菌屬,最后一種改歸弗朗西斯氏菌屬。本屬已確定的種有多殺巴氏桿菌、嗜肺巴氏桿菌、
關于曲尼司特的基本介紹
曲尼司特其化學式為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鄰氨基苯甲酸,是一種淡黃色或淡黃綠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臨床上為抗變態反應藥,可用于支氣管哮喘及過敏性鼻炎的預防性治療。
關于拉呋替丁的基本介紹
藥理研究表明,本品為高效、長效H2受體拮抗劑,對胃酸分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分泌。本品具有胃粘膜保護作用,能劑量依賴性抑制多種實驗動物潰瘍模型潰瘍的形成,促進潰瘍愈合,緩解癥狀,預防潰瘍復發。 化學名稱:(+/-)-2-[(2-呋喃基甲基)亞硫酰]-N-
關于洛伐他丁的基本介紹
洛伐他汀(Lovastatin)可使膽固醇的合成減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臟,結果使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由此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產生作用。本品還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口服吸收良好,但在空腹時吸收減少30%。本品在肝內廣泛
關于頭孢西丁的基本介紹
頭孢西丁(cefoxitin),化學名為3-氨基甲酰基氧甲基-7-甲氧基-7-(2-噻吩乙酰胺基)-8-氧代-5-硫-1-雜氮雙環[4.2.0]辛-2-烯-2-甲酸,分子式為C16H17N3O7S2,是頭霉素類抗生素。它是由鏈霉菌StreptomycesLactamdurans產生的頭霉素(Ce
關于阿司咪唑的基本信息介紹
阿司咪唑(astemizole)化學名為1-[(4-氟苯基)-甲基]-N-[1-[2-(4-甲氧苯基)乙基]哌啶-4-基]-1H-苯并咪唑-2-胺,白色粉末,分子式為C28H31FN4O,分子量為458.57000,密度為1.2 g/cm3,熔點為172.9oC,沸點為627.3oC at 76
關于艾司唑侖片的基本介紹
艾司唑侖片,適應癥為主要用于抗焦慮、失眠。也用于緊張、恐懼及抗癲癇和抗驚厥。 常見的不良反應: 1.首次服用本品初期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嚴重過敏反應)和血管性水腫(嚴重面部浮腫)。服用本品可能引起睡眠綜合征行為,包括駕車夢游、夢游做飯和吃東西等潛在危險行為。 2.口干、嗜睡、頭昏、乏力等,
關于奎尼丁的基本信息介紹
奎尼丁(Quinidine),別名異奎寧,是一種白色至淡黃色晶體粉末的化學品(生物堿)。化學名稱(9S)-6′-甲氧基-脫氧辛可寧-9-醇,分子式為C20H25N2O2,分子量為325.4242。奎尼丁臨床上主要用于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經電轉復后的維持治療。 中文名稱:奎尼丁 中文別名:異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