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氮氧化物的性質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硝酸霧,以二氧化氮為主。一氧化氮是無色、無刺激氣味的不活潑氣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棕紅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 五氧化二氮為硝酸的酸酐,與水化合形成硝酸。 三氧化氮不穩定,是五氧化二氮氣相分解的中間產物,存在時間很短。......閱讀全文
簡述氮氧化物的性質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硝酸霧,以二氧化氮為主。一氧化氮是無色、無刺激氣味的不活潑氣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棕紅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 五氧化二氮為硝酸的酸酐,與水化合形成硝酸。 三氧化氮不穩定,是五氧化二氮氣相分解的中間產物,存在時間很短。
簡述氮氧化物的理化性質
除五氧化二氮為固體外, 其余均為氣體。分子式NOx。其中四氧化二氮是二氧化氮二聚體,常與二氧化氮混合存在構成一種平衡態混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又稱硝氣(硝煙)。均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不同程度酸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中分解生成硝酸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300℃以上才有強氧化作用,其余有不
氮族元素的氮氧化物的理化性質
種類:N?O(俗稱 笑氣), NO, N?Oз(可遇水生成HNO?), NO? ,N?O4,N?O5(遇水生成HNOз)NO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有毒氣體 密度略大于空氣 難溶于水。化學性質:2NO+O?=2NO?制備:實驗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O?
簡述氮氧化物的毒理學
氮氧化物中氧化亞氮(笑氣)作為吸入麻醉劑,不以工業毒物論。余者除二氧化氮外,遇光、濕或熱可產生二氧化氮,主要為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損害深部呼吸道。一氧化氮尚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人吸入二氧化氮1分鐘的MLC為200ppm。
簡述支鏈淀粉的性質
外觀:白色固體。 溶解性:難溶于水。 穩定性:穩定。 危險性:刺激。對皮膚、眼睛有很低的刺激性。 生態學: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生物降解性:可降解。 特性:具有優良的緩釋、增稠、粘合、保水能力。營養成分。溶脹性能強。易糊化,不形成凝膠體。 特征反應:與碘酒呈紫紅
簡述轉錄控制的性質
一種基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調節,例如,改變轉錄的RNA的數量,或者控制基因轉錄時的時間。這種控制允許細胞或有機體對多種內細胞和細胞外的信號作出反應。這其中的一些例子包括:產生信使mRNA、編碼產生酶以適應食物來源方式的變化,以及產生參與細胞周期活動的基因產物和產生在高等真核生物中負責細胞分化的基因
簡述醛糖酸的性質
醛糖酸通常是由糖類加溴氧化而得。跟糖類形成半縮醛環狀糖類似的原理,醛糖酸會因環化而普遍以內酯的形式存在。然而,與半縮醛不同的是,內酯沒有手性異構物,且沒有辦法形成糖苷鍵。 醛糖酸普遍存在于生物體,為本氏液或Fehling's reagents氧化醛糖的產物。醛糖酸內酯為克利安尼-費歇爾合成
簡述香菇多糖的性質
(1)化學組成:香菇多糖是一種以β-D(1→3)葡聚糖殘基為主鏈,側鏈為(1→6)葡聚糖殘基的葡聚糖。 (2)性質:香菇多糖為灰白色粉末,大多為酸性多糖,溶于水、稀堿,尤其易溶于熱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機溶劑,其水溶液呈透明黏稠狀。
簡述葡糖腦苷脂的性質
系鞘脂類的中性鞘糖脂內的腦苷脂類化合物之一。最初因積累于高歇氏病(Gaucher’s癥,即家族性脾性貧血癥)患者的脾臟中而被發現。在機體各臟器中含量雖少但普遍存在。以腦和神經系統中含量頗多。其分子的結構特點是:神經酰胺的1位上羥基借β-糖苷鍵與葡萄糖分子相連接,并在細胞表面把無極性尾部伸入到細胞
簡述凝乳酶的性質
凝乳酶的溶解度受pH值、溫度和溶液離子強度影響。可溶于pH值為5.5,濃度為1mol/L的NaCl溶液,晶體結構的凝乳酶在25℃比較穩定,且溶解度隨離子強度增強而增強。凝乳酶的等電點為pH值為4.5,在pH值為5.3~6.3最穩定,但pH值為3~4時會因自身降解而活性降低。堿性條件下會發生不可逆
簡述多糖疫苗的性質
根據細菌的研究與分析,對細菌中引起特異性保護作用的抗原成份提取純化,可以生產特異的抗原疫苗。例如腦膜炎雙球菌、流感桿菌中的多糖成份為可引起保護性抗體的部分,可提取后制成多糖疫苗。多糖疫苗的免疫原性需通過加入適當的吸附劑來提高。 細菌中存在多種糖類物質,它們在細菌的識別、信號傳遞、黏附、感染及防
簡述血漿半衰期的性質
血漿藥物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如未加說明即指消除半衰期。大多數藥物是按一級動力學規律消除(即在單位時間內消除恒定比例的藥物),這些藥物有其各自相對固定的半衰期數值,不因血漿濃度高低而改變。另一些藥物劑量過大超過機體最大消除能力時可以零級動力學規律消除(在單位時間內消除恒定量藥物),此時血漿半衰
簡述鹵仿反應的性質
凡是結構式為CH3-CO-R的醛或酮(R也可為芳基),可發生鹵仿反應。同時乙醇和甲基二級醇在這一反應條件下被氧化成羰基化合物,因而也能發生鹵仿反應。其中,以碘的堿溶液生成的碘仿(CHI3)為黃色晶體,具有特殊氣味,很容易被觀察。因此在有機化學里碘仿反應(iodoform reaction),常被
簡述輔酶A的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透明金色液體帶有一種惡臭 密度:1.1335 g/cm3 (20oC) 熔點:-5oC 沸點:146 ?-147 折射率:1.53 (20oC) 穩定性:在正常儲存和操作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室溫穩定 儲存條件:-20oC
簡述輕鏈的性質介紹
輕鏈為免疫球蛋白分子中相對分子量較小的鏈。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結構是由二硫鍵連接的四條多肽鏈組成的對稱結構,稱為單體,呈“Y”或“T”字形。其中兩條相同的長鏈,由450 ~55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相對分子量較大,稱為重鏈。另兩條相同的短鏈,由21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相對分子量較小,稱為輕鏈。每條
簡述普伐他汀的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粉末 熔點:171.2-173 °C 沸點:634.5oCat 760 mmHg 閃點:213.2oC 儲存條件:2-8oC
簡述肌苷酸的物化性質
IMP(C10H11N4O8PNa2·7.5H20)為白色細結晶,不吸濕,易溶于水。結晶狀態的IMP穩定性較好,在水溶液和堿溶液中也穩定,但在酸性(pH小于4)溶液中穩定性較差,加熱易發生降解。味鮮,無臭,在乙醇或者其他有機溶劑中溶解度極小。肌苷酸主要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產生。肌苷酸型鮮味劑屬
簡述西米替丁的理化性質
1、基本信息 化學式:C10H16N6S 分子量:252.339 CAS號:51481-61-9 EINECS號:257-232-2 2、理化性質 密度:1.27 g/cm3 熔點:139-144°C 沸點:488oC 閃點:248.9oC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
簡述可待因的理化性質
一、理化性質? 熔點:154-156℃ 沸點:462℃ 密度:1.34g/cm3 閃點:75℃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二、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1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1 5.互變異構體數量:0
簡述β淀粉酶的性質
能將直鏈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淀粉酶。廣布于植物界如未發芽的大麥、小麥、燕麥、大豆、甘薯等中。可耐酸。將麥芽汁調節pH值為3.6,在0℃下可使α-淀粉酶失去活力,而余下β-淀粉酶。β-淀粉酶的唯一產物是麥芽糖,不是葡萄糖。
簡述溶菌酶的理化性質
溶菌酶純品呈白色、微黃或黃色的結晶體或無定形粉末,無異味,微甜,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溶菌酶遇堿易被破壞,但在酸性環境下,溶菌酶對熱的穩定性很強,在pH值為4-7時,100℃處理1min,仍能較好地保持活力:pH值為3時,能耐100℃加熱處理45min。 溶菌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當pH值
簡述黃酮的理化性質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多以苷類形式存在 ,并且由于糖的種類、數量、聯接位置及聯接方式不同可以組成各種各樣黃酮苷類。組成黃酮苷的糖類包括單糖、雙糖、三糖和酰化糖。黃酮苷固體為無定形粉末,其余黃酮類化合物多為結晶性固體。黃酮類化合物不同的顏色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這是由于其母核內形成交叉共軛體系,
簡述卡托普利的理化性質
密度:1.272g/cm3 熔點:104-108°C 沸點:427oC 閃點:212.1oC 外觀:白色至灰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氯仿
簡述溶菌酶的理化性質
溶菌酶純品呈白色、微黃或黃色的結晶體或無定形粉末,無異味,微甜,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溶菌酶遇堿易被破壞,但在酸性環境下,溶菌酶對熱的穩定性很強,在pH值為4-7時,100℃處理1min,仍能較好地保持活力:pH值為3時,能耐100℃加熱處理45min。 [4] 溶菌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簡述亞硝胺的物化性質
亞硝基—NO的氮原子與氨基中的氮原子連接的化合物。以芳族亞硝胺較為重要。由重氮鹽用過量堿處理而生成(見重氮鹽):在堿性介質中穩定。 制備:用酸或蒸汽處理時重新生成重氮鹽。 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快色素)等。
簡述乳清酸的性質
含一分子結晶水的乳清酸(C5H4N2O4·H2O,[50887-69-9])為白色針狀結晶。熔點345-346℃(分解)。在100ml水中通溶解0.18g,100ml沸水中能溶解13g,極微溶于醇及有機溶劑,不溶于醚。無臭,味酸。
簡述強的松的理化性質
一、基本信息 化學式:C21H26O5 分子量:358.428 CAS號:53-03-2 EINECS號:200-160-3 二、理化性質 密度:1.3g/cm3 熔點:236-238℃ 沸點:573.7℃ 閃點:314.8℃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微溶于甲醇、二氧
簡述酮康唑的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至灰白色結晶粉末 密度:1.38g/cm3 熔點:146°C 沸點:753.4oC at 760 mmHg 閃點:409.4oC 折射率:-10.5 ° (C=0.4, CHCl3) 溶解性:不溶于水 穩定性:在正常儲存和操作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室溫穩定 儲存條件:
簡述植物固醇的基本-性質
植物固醇,又稱植物甾醇,屬于植物性甾體化合物。植物固醇的主要成分包括谷固醇、菜油固醇、豆固醇、菜籽固醇和相應的烷醇等,均以環戊烷全氫菲為主架結構,并含有醇基,它們與膽固醇結構上的區別是在C24上多了一些側鏈,如谷固醇在C24上有—個乙基,菜油固醇在C24上有一個甲基,而豆固醇的結構與谷固醇一樣,
簡述安替比林的物化性質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安替比林 中文別名:非那宗;二甲基苯基吡唑酮;2,3-二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 英文名稱:antipyrine 英文別名:2,3-dimethyl-1-phenyl-3-pyrazolin-5-one;Azophen;Sedatin; CAS號: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