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06 10:59 原文鏈接: 后疫情時代:紡織生物醫用材料新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如何積極應對疫情,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紡織生物醫用材料在“后疫情”時代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這些問題引發科學家對醫療衛生防護的深度思考。

      12月2日至3日,由東華大學主辦,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共同協辦的2021國際紡織生物醫用材料大會舉行,來自16個國家150余名高等院校、醫院、生物醫藥公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東華大學及云端,就“后疫情”時代下,紡織生物醫用材料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各抒己見、同獻良策。

      此次大會聚焦紡織生物醫用材料前沿科學研究熱點,立足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創新,以深化基礎研究為內核,以推動產業融合為目標,邀請到紡織、生物、材料、醫學等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及學術領袖做主題報告,圍繞“生物醫用新材料和生物基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和生物相容性”“醫用紡織品的防護、舒適和保健功能”“組織工程支架”“紡織生物植入體的設計、結構和性能”等10個議題,基于紡織先進材料,共同探討其在生物、醫學及其相關領域的拓展應用,為推動高端產業用紡織品向高等級醫療衛生防護、手術、護理領域的滲透拓寬了思路,進一步促進了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大會還設立青年委員會,并邀請20余位在相關領域發表了出色研究成果的優秀青年研究人員和博士研究生做口頭報告,旨在為紡織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方向積累基礎研究人才,培育紡織專業性和復合型人才隊伍。

      “紡織是東華的傳統優勢學科,我們得讓它在今天發揮更大的作用.。”此次大會主席、東華大學教授王璐作為學校紡織生物學科的主要負責人,一直致力于科研方向的重組調整以及開展高技術紡織品的研究,不斷探索科學新領域,特別在新型植物源染料和功能助劑的開發和醫療用紡織品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王璐的帶領下,團隊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生物醫用紡織材料制備及其3Bs測試評價實驗室,近幾年來建立了9家產學研醫合作科研與人才實踐基地,形成了以交叉學科為特色的課堂實驗、實訓與實習組成的校內外多環節創新型實踐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Seeram RAMAKRISHNA教授在大會上作有關智能生物材料的主旨報告時指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如人臉識別、腦機接口等非接觸式和人機交互技術需求呈井噴式發展,而這些顛覆性技術的落地深深依賴于具有傳感、響應、交互等功能的智能生物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大會國際科學委員會主席、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Martin W. KING教授在介紹大會背景和概況時,充分肯定了大會在提升學校與醫院、相關企業的合作力度,強化紡織生物材料領域重點問題基礎研究,推動國際間跨學科交流與合作,促進創新紡織醫用材料實現從實驗室樣品到商業化產品再到臨床用品的真正轉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據了解,這是東華大學第13次主辦國際紡織生物醫用材料大會。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參會人數、覆蓋院校范圍、涉及學科數目等逐年遞增,在業內形成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已經成為國內紡織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

    相關文章

    Qiagen公布第三季度財報:非新冠肺炎總收入同比增長5%

    近日,Qiagen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按固定匯率(CER)計算,報告稱受耗材需求的推動,其第三季度非新冠肺炎總收入同比增長5%。包括新冠肺炎銷售在內的總收入下降了5%。該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和調......

    AI語音診斷技術再度突破!僅6秒鐘的錄音即可診斷出2型糖尿病

    近日,《梅奧診所進展:數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AI技術結合聲音技術診斷2型糖尿病的文章。該研究顯示,只要對著智能手機說幾句......

    揭榜掛帥!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第一批)入圍揭榜單位名單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共同發布“關于公布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一批)入圍揭榜單位”的通知,經各地推薦、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確定了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

    “陽過”后免疫力低?Cell:新冠導致先天免疫系統長期改變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新冠病毒損害肺血管內皮細胞的潛在機理

    自2019年底以來,SARS-CoV-2感染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世界帶來了巨大負擔。SARS-CoV-2感染誘導嚴重的內皮病變,其特征是肺血管系統中大量內皮細胞損傷和微血栓聚集。此外......

    BCEIA2023‖后疫情大健康高峰論壇2

    BCEIA2023預登記通道:http://t2.eainfor.com/T/p/103_6時間:2023年9月7日上午地點:學術會議區W201邀請相關領導解讀健康管理等宏觀政策,行業內知名專家分享腫......

    7種慢性病大幅增加新冠肺炎重癥和病亡風險

    國際戰“疫”行動日前,法國科學研究團隊Epi-Phare發布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通過迄今最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和研究,鎖定了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癥和病亡風險的多方面因素。該報告證實,面對新冠肺炎,老年人......

    統籌動物模型資源推動新冠疫苗研發

    “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國率先建立動物模型(......

    到現在還沒陽的人,除了天選之人,還有什么原因?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已有3年多的時間了。放眼過去,在現代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一種病毒可以如此“橫行霸道”這么長時間,也算是極其罕見的。新冠病毒,對全球的很多人來講,在親眼看到它帶來的破壞力之后,如果再......

    “新冠肺炎”表述淡化官方文件屢現“新冠病毒感染者”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