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磷(Pi)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兒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 臨床意義 1、增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病、維生素D過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骨折愈合期等。使用雄激素、合成類激素及某些利尿藥物時,血磷也會增高。 2、減低見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缺乏、軟骨病、嚴重糖尿病、磷吸收不良等。正常妊娠時亦可輕度減低。服用含鋁抗酸藥物、合成雌激素、避孕藥及苯巴比妥等藥物時,血磷也會減低。 結果偏低可能疾病: 纖維性骨炎 、 新生兒佝僂病 、 小兒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 、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與腎病 結果偏高可能疾病: 惡性骨腫瘤......閱讀全文
血清磷(Pi)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兒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 臨床意義 1、增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病、維生素D過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骨折愈合期等。使用雄激素、合成類激素及某些利尿藥物時,血磷也
血清磷(Pi)的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兒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
血清磷(Pi)的臨床意義
1、增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病、維生素D過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骨折愈合期等。使用雄激素、合成類激素及某些利尿藥物時,血磷也會增高。 2、減低見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缺乏、軟骨病、嚴重糖尿病、磷吸收不良等。正常妊娠時亦可輕度減低。服用含鋁抗酸藥物、合成雌激素、避孕藥
尿無機磷(Pi)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嬰兒<6.4mol/d;兒童16~48mmol/d;成人23~48mmol/d。 臨床意義 1、尿中排泄減少 ①攝取攝取不足、嘔吐、腹瀉、低蛋白飲食、制酸劑、慢性酒精中毒。 ②腎損害急、慢性腎功能不全。 ③激素異常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維生素D中毒、堿中毒、肢端肥大癥、急性骨萎
血清磷(Pi)的檢查過程
采取適量的血,立即送檢。 檢測操作: 取血清0.2ml,加入三氯醋酸-硫酸亞鐵液4.8ml,充分混勻,放置10min后,離心沉淀。無機磷標準也同樣處理。 混勻,放置15min,用波長640nm或紅色濾光板,光徑1.0cm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吸光度至0點,讀取各管吸光度。
血清磷(Pi)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 的晚八時以后,應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 3、抽血時 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磷(Pi)
血清磷(Pi)介紹:?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1.2克,由飲食攝入的磷,主要在空腸吸收,約80%的磷以磷酸鈣形式貯存在骨骼中。血清磷(Pi)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兒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血清磷(Pi)臨床意義:
血清磷(Pi)的抽血前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 的晚八時以后,應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 3、抽血時 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血清磷(Pi)的抽血后注意事項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 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
尿無機磷(Pi)的臨床意義
1、尿中排泄減少 ①攝取攝取不足、嘔吐、腹瀉、低蛋白飲食、制酸劑、慢性酒精中毒。 ②腎損害急、慢性腎功能不全。 ③激素異常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維生素D中毒、堿中毒、肢端肥大癥、急性骨萎縮。 ④藥物及其他呼吸性堿中毒、燙傷、高Ca食。 2、尿中排泄增多 ①攝取攝取過多、牛奶、含P瀉下劑
尿無機磷(Pi)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1、尿中排泄減少 ①攝取攝取不足、嘔吐、腹瀉、低蛋白飲食、制酸劑、慢性酒精中毒。 ②腎損害急、慢性腎功能不全。 ③激素異常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維生素D中毒、堿中毒、肢端肥大癥、急性骨萎縮。 ④藥物及其他呼吸性堿中毒、燙傷、高Ca食。 2、尿中排泄增多 ①攝取攝取過多、牛奶
尿磷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16.1~42mmol/d.【臨床意義】增加:見于甲狀旁腺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堿中毒。減少: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弱癥。
尿磷地-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成人0.5~1.3g/24h。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尿磷排泄量增多:見于甲旁亢進癥、方氏綜合征、代謝性堿中毒等。 尿磷排泄量減少:見于甲旁減退癥、佝僂病、乳糜瀉、腎衰、伴有酸中毒的腎炎、糖利用增加等。 需要檢測的人群:甲亢,腎衰竭,腎炎,消瘦的人。 結果偏低可能疾病:
血清磷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降低:常見于甲亢、代謝性酸中毒、佝僂病、腎功能衰歇、長期腹瀉及吸收不良。34.血清乳酸脫氫酶(LDH)測定的臨床意義:升高:急性心肌炎發作后來2-48小時開始升高,2-4天可達高峰8-9天恢復正常。另外,肝臟疾病、惡性腫瘤
血清尿酸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1、磷鎢酸還原法男150~420μmol/L;女90~357μmol/L。 2、尿酸酶-過氧化物酶偶聯法成人90~420μmol/L。 臨床意義 1、血尿酸增高: (1)急慢性腎炎血尿酸明顯增高,且較BUN、Cr更顯著,出現更早。其他腎病晚期,如腎結核、腎盂腎炎、腎積水等血尿酸
血清磷脂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酶速率法(37℃): 以P×25計:1.7-3.2mmol/L (130-250mg/dl); 以P計: 1.7-3.2mmol/L (5.2-9.9mg/dl)。 臨床意義 (1) 升高:梗阻性黃疸、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Ziere綜合征、糖原累積病、肥胖癥、
血清尿素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1、二乙酰-肟法2.0~7.1mmol/L。 2、酶偶聯速率法2.0~7.1mmol/L。 臨床意義 1、增高: (1)腎臟疾病如急性腎衰、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腫瘤晚期等,腎功能輕度受損時,BUN可無變化。當60%~70%有效腎單位受損時,BUN才增高
血清粘蛋白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血清粘蛋白占血清總蛋白量的1%~2%,是體內一種粘多糖與蛋白質分子結合成的耐熱復合蛋白質,屬于體內糖蛋白的一種,電泳時與α球蛋白一起泳動,主要存在于α1和α2球蛋白部分。其粘多糖往往是由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甘露糖、巖藻糖及唾液酸等組成。粘蛋白成分復雜,分類和命名尚未一致。Meyer將糖與蛋白質的
血清癌胚抗原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應
血清脂蛋白α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免疫透射比濁法:0~1g/L。 臨床意義 (1)降低:見于嚴重肝病。 (2)升高:見于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腦動脈硬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外科手術等。
血清膽固醇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酶法(37℃): 臍帶:1.17~2.60mmol/L (45~100mg/dl); 新生兒:1.37~3.50mmol/L (52~135mg/dl); 嬰兒:1.82~4.55mmol/L (70~175mg/dl); 兒童:3.12~5.20mmol/L (120~200
血清鉻(cr)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全血
血清肌酸激酶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1、肌酸顯色法8~60U/L(0.5~3.6U)。 2、酶偶聯法男24~195U/L,女24~170U/L。 臨床意義 CK測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診斷,對其他系統疾病的診療也具有一定意義。 1、急性心肌梗死,在發病2~4h開始升高,12~48h達到峰值,2~4天恢復正常,其升高
血清總補體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本法測得的健康人正常值為50-100U/ml。 臨床意義 在許多病理情況下,血清補體含量可以發生變化,因此臨床上觀察補體含量的動態變化,如總補體活性、補體個別成分特別是C3和C4量的變化等,對一些疾病的診斷、病因研究及預后判斷都有一定意義。但補體量的降低,并不一定就是免疫紊亂或免疫
血清鳥嘌呤酶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酶速率法37℃0~25U/L。 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急性肝炎(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其中非甲非乙型急性期值較甲、乙型為低,慢性肝炎輕度上升、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比乙型慢性肝炎值偏高、肝硬化值偏高、而失代償性肝硬化比代償性肝硬化值低、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GOT值同時升高、脂肪肝多正常。
血清醛縮酶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1、比色法成人為5~27U/L,新生兒為成人的4倍,兒童約為成人的2倍。 2、酶偶聯法男2.61~5.71U/L。女1.98~5.54U/L。 臨床意義 血清ALD測定主要用于診斷肌肉和肝臟疾病。 1、肌肉疾病肌營養不良癥、多發性肌炎等患者血清ALD活性升高。在肌營養不良癥中,
血清學反應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異常結果: (1) 抗原與抗體結合時沒有交叉反應。 (2) 解離后的抗原、抗體性質不變。 (3) 沒有未結合的抗原或抗體游離于上清液中。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具有高度特異性,但當兩種不同抗原分子上有共同抗原決定簇存在時,則與抗體結合時可出現交叉反應
血清前白蛋白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1) 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0.28-0.35g/L。 (2) 免疫擴散法: 男:233.5-372.7mg/L。 女:217.75-337.65mg/L。 兒童:160.7-327.9mg/L。 (3) 散射比濁法:213.0-441.9mg/L。 臨床意義 (1) 升
梅毒血清試驗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人試驗呈陰性,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TPHA)1:40以下則定性為陰性。 臨床意義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目前一般作為篩選和定量試驗,觀察療效,復發及再感染。 異常結果:梅毒不同時期異常結果不同。 ①一期梅毒。即硬下疳 ,潛伏期2~4周,外生殖器部位發生暗紅色硬腫塊 、淺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