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
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光合磷酸化中止,這些試劑也就成了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1)電子傳遞鏈傳遞過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其中 P700 和 P680分別為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的作用中心色素,pheo為去鎂葉綠素(2)電子傳遞抑制劑指抑制光合電子傳遞的試劑,如羥胺(NH2OH)切斷水到PSⅡ的電子流,DCMU抑制從PSⅡ上的Q到PQ的電子傳遞;KCN和Hg等則抑制PC的氧化。一些除草劑如西瑪津(simazine)、阿特拉津(atrazine)、除草定(bromacil)、異草定(isocil)等也是電子傳遞抑制劑,它們通過阻斷電子傳遞抑制光合作用來殺死植物。(3)解偶聯劑指解除磷酸化反應與電子傳遞之間偶聯的試劑。常見的這類試劑有DNP(dinitrophe......閱讀全文
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
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光合磷酸化中止,這些試劑也就成了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1)電子傳遞鏈傳遞過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
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介紹
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光合磷酸化中止,這些試劑也就成了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1)電子傳遞鏈傳遞過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
關于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的介紹
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光合磷酸化中止,這些試劑也就成了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 (1)電子傳遞鏈 傳遞過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
光合磷酸化的過程和抑制劑介紹
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光合磷酸化中止,這些試劑也就成了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1)電子傳遞鏈傳遞過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
光合磷酸化的機理
光合磷酸化的機理同線粒體進行的氧化磷酸化相似,同樣可用化學滲透學說來說明。在電子傳遞和ATP合成之間, 起偶聯作用的是膜內外之間存在的質子電化學梯度。類囊體膜進行的光合電子傳遞與光合磷酸化需要四個跨膜復合物參加:光系統Ⅱ、細胞色素b6/f復合物、光系統Ⅰ和ATP合酶。有三個可動的分子(質子):質體醌
光合磷酸化的定義
光合磷酸化是指由光照引起的電子傳遞與磷酸化作用相偶聯而生成ATP的過程。
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光合磷酸化是指由光照引起的電子傳遞與磷酸化作用相偶聯而生成ATP的過程。
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或光合細菌的載色體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與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應。有兩種類型: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前者是在光反應的循環式電子傳遞過程中同時發生磷酸化,產生ATP。后者是在光反應的非循環式
光合磷酸化的定義
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光合作用中由光驅動并貯存在跨類囊體膜的質子梯度的能量把和磷酸合成為的過程。光合磷酸化有兩個類型:非循環光合磷酸化和循環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的主要類型
與光合電子傳遞類同,光合磷酸化也被分為三種類型。1.非環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與非環式電子傳遞偶聯產生ATP的反應。按圖4-15,非環式光合磷酸化與吸收量子數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2NADP+3ADP+3Pi+2H2O → 2NADPH+2H+3
光合磷酸化的主要類型
與光合電子傳遞類同,光合磷酸化也被分為三種類型。1.非環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與非環式電子傳遞偶聯產生ATP的反應。按圖4-15,非環式光合磷酸化與吸收量子數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2NADP+3ADP+3Pi+2H2O → 2NADPH+2H+3
光合磷酸化的類型介紹
光合磷酸化有兩個類型:非循環光合磷酸化和循環光合磷酸化。?1.非循環光合磷酸化OEC處水裂解后,把釋放到類囊體腔內,把電子傳遞到PSⅡ電子在光合電子傳遞鏈中傳遞時,伴隨著類囊體外側的轉移到腔內,由此形成了跨膜的濃度差,引起了的形成;與此同時把電子傳遞到PSⅠ去,進一步提高了能位,而使還原為,此外,還
光合磷酸化的主要機制
1966年,Andre Jagendorf實驗證明,即使在暗處葉綠體也可以形成ATP,只要在類囊膜兩側形成人為的pH梯度。即將葉綠體在pH4緩沖液中泡12小時,然后迅速與含ADP、Pi的pH 8緩沖液混合,葉綠體基質的pH迅速升至8,但是類囊體中的pH仍是4,這時發現隨著類囊膜兩側pH梯度的消失,同
ATP合成的結合轉化機制
γ-亞基的轉動引起β亞基的構象依緊繃(T)、松弛(L)和開放(O)的順序變化,完成ADP和Pi的結合、 ATP的形成以及ATP的釋放三個過程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葉綠體進行光合磷酸化,必須:(1)類囊體膜上進行電子傳遞;(2)類囊體膜內外有質子梯度;(3)有活性的ATP酶。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的試劑都能使
什么是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是指由光照引起的電子傳遞與磷酸化作用相偶聯而生成ATP的過程。
關于光合磷酸化的類型介紹
與光合電子傳遞類同,光合磷酸化也被分為三種類型。 1.非環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與非環式電子傳遞偶聯產生ATP的反應。按圖4-15,非環式光合磷酸化與吸收量子數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2NADP+3ADP+3Pi+2H2O → 2NADP
假循環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中文名稱假循環光合磷酸化英文名稱pseudo-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定 義葉綠體光照時,如用黃素單核苷酸或維生素K3等還原接受電子,再被氧氧化,則看不到放氧,但仍能使ATP生成。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新陳代謝(二級學科)
環式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環式光合磷酸化:循環光合磷酸化可在光能驅動下通過電子的循環式傳遞而完成磷酸化產能反應。葉綠素受日光照射后形成激發態逐出電子經類似呼吸鏈的傳遞又回到菌綠素,使其恢復到原狀態,期間產生ATP,但不產生還原力,不放出氧氣。光合細菌屬此類。
環式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環式光合磷酸化:循環光合磷酸化可在光能驅動下通過電子的循環式傳遞而完成磷酸化產能反應。葉綠素受日光照射后形成激發態逐出電子經類似呼吸鏈的傳遞又回到菌綠素,使其恢復到原狀態,期間產生ATP,但不產生還原力,不放出氧氣。光合細菌屬此類。
光合磷酸化的化學滲透學說
關于光合磷酸化的機理有多種學說,如中間產物學說、變構學說、化學滲透學說等,其中被廣泛接受的是化學滲透學說。 化學滲透學說(chemiosmotic theory)由英國的米切爾(Mitchell,1961)提出,該學說假設能量轉換和偶聯機構具有以下特點: ①由磷脂和蛋白多肽構成的膜對離子和質
環式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環式光合磷酸化:循環光合磷酸化可在光能驅動下通過電子的循環式傳遞而完成磷酸化產能反應。葉綠素受日光照射后形成激發態逐出電子經類似呼吸鏈的傳遞又回到菌綠素,使其恢復到原狀態,期間產生ATP,但不產生還原力,不放出氧氣。光合細菌屬此類。
非循環光合磷酸化的概念
中文名稱非循環光合磷酸化英文名稱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定 義葉綠體光系統吸收的光能用于產生ATP和NADPH的過程。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光合磷酸化的主要類型介紹
1.非環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與非環式電子傳遞偶聯產生ATP的反應。按圖4-15,非環式光合磷酸化與吸收量子數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2NADP+3ADP+3Pi+2H2O → 2NADPH+2H+3ATP+O2 在進行非環式光合磷酸化的反應中,體
關于光合磷酸化的機制介紹
1966年,Andre Jagendorf實驗證明,即使在暗處葉綠體也可以形成ATP,只要在類囊膜兩側形成人為的pH梯度。即將葉綠體在pH4緩沖液中泡12小時,然后迅速與含ADP、Pi的pH 8緩沖液混合,葉綠體基質的pH迅速升至8,但是類囊體中的pH仍是4,這時發現隨著類囊膜兩側pH梯度的消失
關于光合磷酸化的基本介紹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或光合細菌的載色體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與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應。有兩種類型: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前者是在光反應的循環式電子傳遞過程中同時發生磷酸化,產生ATP。后者是在光反應的非循
光合磷酸化作用(photophosphorylation)
光合作用中與電子傳遞相偶聯的ADP與無機磷酸(Pi)酯化形成ATP的作用。由于形成ATP所需的能量是來自光能,故稱光合磷酸化以區別于與呼吸鏈相偶聯的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有2種類型:(1)循環式光合磷酸化,是與循環的電子流相偶聯,在此過程中僅形成ATP。(2)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是與非循環
光合磷酸化有哪些形式?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或光合細菌的載色體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與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應。有兩種類型: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前者是在光反應的循環式電子傳遞過程中同時發生磷酸化,產生ATP。后者是在光反應的非循環式
環式光合磷酸化的作用特點
環式光合磷酸化:循環光合磷酸化可在光能驅動下通過電子的循環式傳遞而完成磷酸化產能反應。葉綠素受日光照射后形成激發態逐出電子經類似呼吸鏈的傳遞又回到菌綠素,使其恢復到原狀態,期間產生ATP,但不產生還原力,不放出氧氣。光合細菌屬此類。
非循環光合磷酸化的作用特點
中文名稱非循環光合磷酸化英文名稱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定 義葉綠體光系統吸收的光能用于產生ATP和NADPH的過程。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光合磷酸化的定義和反應過程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或光合細菌的載色體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與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應。有兩種類型: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前者是在光反應的循環式電子傳遞過程中同時發生磷酸化,產生ATP。后者是在光反應的非循環式